第22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人表面上就坡下驴,回答得很得体,但李世民直觉,萧何没有信。
  “是刘邦想问,还是你想问?”
  “是臣僭越。”
  李世民凝视着萧何静默的眼睛,这个人并不紧张害怕,只是低首,谦恭得像许许多多的臣子。
  若是一直这般敷衍对话,是永远无法更进一步的。
  “倘若我说,我是顺水行舟,因利乘便,你会觉得,我这个人很虚伪吗?”
  萧何呼吸一滞。
  现在为难的人,是他了。
  第168章
  君臣之间,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所谓忠诚、友好、默契乃至更进一步的亲密与信任,都是双向的。
  像嬴政选择了蒙家兄弟和李斯,反之亦然。这三人都是坚定的秦王心腹,然而细究起来,李斯在秦王心里,比蒙家兄弟的亲近度又稍微差那么一点点。
  甚至于,把蒙家兄弟放一起对比,嬴政更喜欢蒙毅。
  李牧其实选择了李世民,但他听从的是秦王的命令,他在楚国做的事,都是秦王让他做的。
  姜启有一点偏向太子,但不多,也就在讨论秦法的时候,会给太子开方便之门。
  尉僚很偏向太子,因为军事理论和观点很投契,但除了论战,他们很少交流私人的事。
  大秦的武将很多,荀门的弟子也很多,但李世民这辈子一直缺一个“房玄龄”似的人。
  萧何撞到了他手里。
  既然敢问这种问题,那他可就说实话了。李世民真心待人以诚的时候,能诚到对方怀疑人生。
  萧何猝不及防,愕然道:“这……”
  太子这是承认了吗?或者是一种试探?
  他在沛县为吏的时候,每次刘季从咸阳回来,都要和他胡吹乱侃,说些见闻,其中不免就要提到秦王,太子,张良等一些人物。
  言语之间的倾向性,也就表露无遗。
  “秦王威风凛凛,大丈夫当如是,但是威势太过,与他同处一室,不自在,肉都不香了,没意思,我不乐意为秦王臣。”
  “那你没什么前途了。”萧何毫不客气道,“除非等下任秦王。”
  “下任秦王很有意思。”刘季当时乐了,马上就来劲了。
  “怎么个有意思法?”萧何问。
  “他看得见,摸得着。”
  “这是什么话?哪个人看不见,摸不着?”
  “你能摸着秦王吗?能摸着楚王吗?楚王就算一年换一个,换上十年,你能看见谁?”刘季嗤之以鼻。
  萧何明白他的意思了,若有所思:“你是想说,太子亲民,愿意怜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