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1 / 4)
他知道嬴政吃软不吃硬,他可以软,只要能达到他想要的结果。
“你……你真的……仁慈太过了……”嬴政的心情复杂得难以言表,有些说不出口的喜悦骄傲,又有些习以为常的无奈纵容,好像早就料到太子会出手阻止,却又被他实实在在吓了一跳。
真是的,不就是多征调了几十万农夫,加了几次劳役吗?
现在的秦国,又不是不能逼一逼!
早点把该做的大事都做完了,以后不是省很多事吗?他想要的驰道,才修了几百里呢!
“谁去找你了吗?”嬴政想找个人迁怒一下。
“不需要谁来找我,这些事都过了朝会的,稍微算一算,就知道黔首的压力有多大了。”李世民冷静道,“为王者,总得给普通黔首活下去的机会,再这样下去,人口会减少的。”
“这几年并未统计人口。”
“不统计,就不减少了吗?”太子认真地凝望着他的父亲,“阿父是想让我举几个黔首的例子,一笔一笔算给你听吗?”
那还是算了。嬴政并不想听太细枝末节的东西,他更喜欢着眼于大局。
太子的情报收集能力有多强呢,他往集市上一走,随便找几人聊聊天,要不了半天,他就能套出对方家里几口人,多少地,哪个县的,收成如何,交多少税,参加几次劳役,遇过灾吗,活的咋样,欠债吗,还得起吗,像他这样的情况占比多少,是个人问题还是群体问题……
嬴政知道这些吗?要说完全不知道,那也不可能,但他没有太在意。
太子关心民生,秦王关心天下,这不是很合理吗?
他都有太子了,还要去在意这些?
“我本来想,我多做点事,等你以后继位了,就能按你所想的,改革法制,休养生息了……”嬴政强行把他拉起来,几乎以平等的姿态与他对话。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
“已经打下来的地方,有郡的要派郡守县令等官员,非郡的要改郡,当地的文字、度量衡、邮驿、驰道等等,都得一一改,还要迁旧贵收土地,修长城,日后还要南征百越,挖灵渠,灭匈奴,移民戍边……要做的事太多了,我想一口气把事做完,这样你以后就轻松了。”
嬴政苦口婆心地说完,太子却慢吞吞道了一句。
“我是轻松了,到时候民不聊生,叛乱四起,我得考虑要不要造反了。说不准也有人对我说一句,‘陛下何故谋反?’”
嬴政木然地僵硬了两秒,盯着若无其事的太子,咬了咬牙,压抑着怒气:“胡说什么?”
“若真是胡说就好了。”李世民慢条斯理,从始至终语气都很平淡,像在阐述一个事实,而非一种夸大其词的臆想。
他现在只比嬴政矮半个头了,这样面对面,可以清晰地看见对方的眼睛。
深沉、辽阔、威严、关心……
温和、明亮、笃定、担忧……
仿佛截然不同,却又殊途同归。
“若我不是太子,等上二十年再造反,可是不错的选择。”李世民笑了一笑。
嬴政听得脑仁都疼,转过头,看了眼仿佛被龙卷风挂到树上的蒙毅。
蒙毅的笔已经停了很久了,像这种军事小会议,他一向是在的,记录完也会呈给秦王看看,就当笔记了,帮秦王回顾和梳理一下大家的建议,如果有不妥之处,及时重开会议。
但他也没想到,怎么写着写着,就又又又变成了秦王和太子的拉扯现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