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凤可疑地沉默了,煎熬地瞟了一眼屏幕里抱头痛哭、腻腻歪歪的父子二人,复杂地感叹:“他们……感情这么好吗?刚刚打得那么狠,这会儿就抱一起去了?”
  “爱之深,责之切罢了。十二岁的太子偷偷上战场,奔袭千里对战李牧,挨打不是很正常?”
  “打赢了吗?”二凤只关心这个。
  “你还不了解你自己?当然赢了。”
  “赢了还要挨打?”二凤不服。
  “要是输了,哪还有挨打的机会?”
  “也是,那秦国可能就没有太子了,历史也许会回归它本来的样子。”二凤本是随口一说,谁知始皇却突兀地凝重了起来,略带郁色。
  “怎么了?”二凤奇道。
  “收到了一个新消息。有一个世界的秦太子世民,死在了二十五岁。”
  第133章 大秦官场团建活动
  李世民什么样的美玉没见过,但他确实没见过这个名气最大的和氏璧。
  和氏璧,在他的时代,早就失传了。
  他之所以能一口叫出名字来,是因为这里是邯郸的赵王宫,而和氏璧在“完璧归赵”那个知名故事之后,就回到了赵王手里。
  既然在赵王手里,那么如今邯郸城破,也该落到秦王手里。
  一般的玉,秦王也看不上。
  这圆形的玉璧触手温润,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像一汪活的湖泊,晴阴光暗的变换,都会转换它的色泽,莹莹生辉,美丽绝伦。
  李世民好奇地转动着它,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这可爱鲜活的碧绿蜿蜒流动,如水如云,几近透明,仿若悬空的流波。
  他歪了歪头,那流光便半绿半白,冰清玉洁,霜华烟翠,像最洁净的月光投在四时的湖心,自成一个仙气飘飘的世界,隔绝尘俗。
  只为这玉,都值得写一篇赋出来。
  “是和氏璧吧?”
  “是。赵迁献上的。”嬴政心情很好,“和氏璧与邯郸,终究还是都归秦了。”
  这不仅是嬴政一个秦王的执念,往上数几代,一直到昭襄王嬴稷,都对这玉这城有执念。
  “回去之后告慰太庙,昭襄王定然很欢喜吧。”李世民把玉拎在手里,拨弄它转了几个圈圈。
  碧雪的颜色不停流转变换,透着灯烛的火彩,润润地洒下来。
  “休息吧,过两日我们回咸阳。”嬴政摸摸他的头。
  李世民把玉还给他,却被按住了手:“你拿着玩吧。若没有你,邯郸也没这么快打下来。”
  这次的战功,在嬴政看来,王翦是要占一半的,因为邯郸这块硬骨头是王翦啃下来的,桓齮和杨端和起了合兵的助力作用,蒙武搞定了代郡雁门,太子身份特殊,是不好跟臣子争功的。
  不合程序的地方实在是多,御史的奏都快堆成山了,明面上不能表彰得太过分。
  “那我的‘天策上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