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1 / 3)
时间仿佛过得很快,又似乎过得太慢了一些。
*
凯瑟琳正在考虑要不要“预言”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尚未成为战场,日军的脚步仍然局限在中国战场。但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局势已经非常恶化,美国不再出售战略资源给日本,日本对铁矿、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的持有量严重不足,因此加大了掠夺中国的步伐,包括黄金、钨矿在内,都是他们的目标。
美国也不赞同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战争,要求日本退出中国。这倒不是罗斯福政府支持中国目前的执政政府,而是如果日本撤出中国,那么苏联部署在西伯利亚以防日本入侵苏联的部队就能通过铁路回到莫斯科。
日本怎么可能放弃辽阔的中国领土,中国拥有日本没有的无数自然资源,没有资源,日本如何称霸亚洲?
那么当然是谈不成的,因此美日关系愈发紧张。
啧。
美国海军事先知道日军将要偷袭珍珠港吗?凯瑟琳之前对于太平洋战场的关注超过对欧洲战场的关注,因此还真看了不少分析珍珠港事件的书籍和论文。大多数作者都认为,美国海军事前已经得到日军或将入侵太平洋各国的分析,但他们不知道“何时”,也完全没有想到日军疯狂到居然真的敢“不宣而战”,搞偷袭。
美国海军是一支很新(相对于大英皇家海军)的军队,就在前几年老约瑟夫肯尼迪担任海事委员会主席的时候,海军还没有太多军舰,航母只有7艘,排水量不等;战列舰19艘,排水量不等;这26艘主力战舰中还有许多是一战前就服役的老年军舰。
这些军舰一半在大西洋舰队一半在太平洋舰队。
日本海军目前有7艘排水量不等的航母,全部在太平洋上,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大鹰,战列舰11艘。看上去日本海军军舰的总排水量不及美国海军,但美国海军军舰此时大约60%都在大西洋舰队担任为商船护航的任务,太平洋舰队目前只有3艘航母、8艘战列舰,其他军舰若干,主要军港为位于夏威夷州瓦胡岛的珍珠港。
美国海军或许得到了日军将进攻海军军舰的消息,但应该不知道日军会直接袭击珍珠港,此时各国海军都还以战列舰为海战主力,航空母舰多数时候都是作为运输大队长存在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舰载机。否则太平洋舰队不会让航母出港执行任务,而放任自家8艘宝贵的战列舰被击沉。
战列舰的造价可是很贵的,少说也得数百万美元,罗斯福政府还没有有钱到可以自导自演苦肉计的地步。
凯瑟琳考虑了好几天:写它!
*
署名“叶卡捷琳娜三世,俄罗斯帝国女皇”的文章首先发表在《新俄罗斯日报》上,文章标题为《富士山的野望:日本将在太平洋发起对美国的挑战》。当天稍晚时候发售的《新俄罗斯时政报》、《罗马每日新闻报》也都刊登了陛下的文章。
次日,美国东海岸数家纸媒纷纷转载叶卡捷琳娜三世的文章,报纸很快送到白宫椭圆办公室。
年轻女皇再次“预言”,她从日本的军国主义者的角度出发,日本是个弹丸小国,资源极度匮乏,根本无法支持它的军事行动;而日本会首先挑起战争,是因为他们害怕美国会阻止日本入侵东南亚各国。
除了铁、石油之外,东南亚各国广泛种植的橡胶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橡胶主要用来制造车轮,美国是菲律宾的宗主国,东南亚三大橡胶生产国是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肯定不会放任日本入侵菲律宾,那么日本就会选择先下手为强,先击败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从而保证美国无法插手日本的入侵。
罗斯福仔细阅读文章,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日本人的性格”,称他们是“鼠目寸光”但“好勇斗狠”的无赖的性格,日军一定会袭击珍珠港,时间不确定,应该会在今年年底之前。
第323章
俄国人并不在意小小亚洲岛国要搞什么事,美国人在意,但也有限。
罗斯福略有不安,年轻女皇的预言从未失败,德国进攻波兰、法国、苏联,全都准确预言。当然她可能提前知道消息——她在德国有自己的情报人员?没准。德军中有不少俄罗斯人,他们会很愿意向他们的陛下提供情报。可是美国的情报人员肯定要比她一个刚建立的小国家的情报人员多,为什么他的情报部门从来没有如此肯定、准确的情报?
他不知道年轻女皇在日本也有情报人员。她会关注亚洲战场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哦,也算不上“奇怪”,身为君主、实际掌权人,她理应关心关心一切。
每次都能预言成功显然靠的不是提前知道的情报,或是“幸运”。
一个女孩,罗斯福想,谁能知道,这个女孩或许会影响世界。
*
罗斯福要求海军情报部密切关注日本方面的消息,尤其是日本海军舰队的动向;另一方面,美国派人去东京走正常外交路线打探情况;海军则派出情报人员走暗线打探情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