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亚瑟王子的信里倒是没有提及食物问题,想来老王子因为年长,王室再节约也不至于让老王子也跟着配给。再说老王子的秘书应该有屯粮,囤些肉蔬罐头之类。
  加拿大援助的运粮船已经到了威尔士地区的港口。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援助的第一批粮食也将在圣诞节后到达,将可以大大缓解伦敦地区的食物危机。
  从伦敦的食物危机,凯瑟琳想到了罗马岛的食物供应,目前食物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从阿根廷进口生牛肉、罐头牛肉和小麦,本岛的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刚起步,目前小麦已经有了一些产量,岛上东部平原还是可以种植小麦的,就是平均亩产量不高,可能是地不肥,跟农户不善精耕细作也有关系。
  畜牧业目前主要是肉食羊,从英国引进了萨福克绵羊,从南非引进了波尔山羊,这两个品种都以繁殖快、肉质好、出肉率高而闻名。
  还是要大力发展种植业,争取自产能够满足人口需求,然后适当进
  口一些粮食作为战略储备粮。罗马岛算是巴塔哥尼亚山脉的尾部,虽然四面环水临海,但东部气候干燥,适合建造粮仓储存粮食。
  开荒是很难的,万事开头难嘛。能在建国之前就选择移民的群众都是比较吃苦耐劳的,旧贵族阶层除外,旧贵族基本都是投机主义者,投机她这个皇储。
  只要他们好好工作,凯瑟琳觉得也不是不能提拔他们。
  对于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凯瑟琳采用了美国殖民地大开发时期的做法,垦荒所得土地全部归于农户所有,有意垦荒的民众可以去政府部门登记,先到先得;政府职员勘察土地后进行登记,发放土地所有权证书。
  事实证明,这一招确实很好,民众垦荒的积极性很高。
  垦荒的初期阶段必须如此,要让移民有归属感,拥有土地就是最能激发人的归属感的“财产权”,之后再考虑集体化规模化种植的问题。
  加拿大之所以农作物产量巨大,就是因为他们在逐渐转化成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播种一体化机器已经有了,农户开着播种机,犁地、翻地、播种,一次搞定,日耕百亩不在话下,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收割也如此,收割一体机也已经有了,就是还比较简单,还没有能做到脱粒之后将麦秸打包,但收割、脱粒已经十分快捷。
  果然,大型农业机械改变人类社会呀。
  凯瑟琳于是在笔记本上写下要去参观农业机械厂家的计划。
  *
  英国陆军在北非作战,打得意军抱头鼠窜,但德国方面的消息传来,意大利已经请求德国支援,可能过了新年德军便会前往北非。
  嘶,这不就是“北非战役”吗?隆美尔的成名之战。
  意大利军队初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有多菜鸡!
  呵,猪队友!
  意大利人实际安逸了数百年,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意大利就是一盘散沙,1千多年都没有能再次统一,直到撒丁王国1861年统一意大利。一盘散沙的意大利在中世纪就习惯于雇佣外国雇佣军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和城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意大利几乎全境都很富庶,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水文资源丰富,主食小麦水稻单产都很高,畜牧业牛羊饲养数量也很高,富有的群众不愿意去当兵,宁愿花钱找外援。
  如今的意大利军队如此拉胯也就不奇怪了,他们祖祖辈辈就没有什么战斗意识,光靠墨索里尼在那里口沫横飞的演讲、打鸡血也无法让意军成为王师。
  凯瑟琳终于搞明白一个问题:以前她只知道惨烈的“苏联卫国战争”,也就是“苏德战争”,然后就是“诺曼底登陆”,英美法联军反攻欧洲大陆,摧枯拉朽,德军一败涂地。但在苏联开始卫国战争之后、诺曼底之前,英军美军都在干什么?原来在北非呢。
  还有希腊,意大利在北非挨揍的同时,又去希腊干架(被揍)了。
  希腊王室之前被赶走,1935年又回到雅典,如今希腊国王是乔治二世,是菲利普和玛丽娜的堂兄。
  但王室只是个吉祥物,所有政治权利都在希腊总理梅塔克萨斯手中。
  意军10月底入侵希腊,反而被希军一路回推,现在是12月下旬快到圣诞节,希军已经推进到被意大利占领的阿尔巴尼亚境内。53万意军被困阿尔巴尼亚。
  啧啧,凯瑟琳直摇头:真是干啥啥不行,祖传猪队友!
  阿拉斯泰尔问:“希腊军队能赢吗?”
  “没有德军就会赢。”
  “德军?”他沉吟片刻,“如果德军既要支援北非,又要支援阿尔巴尼亚,他的兵力就太分散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