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3)
“就像小姚说的,哪怕给咱们多吸引点儿人流也不算白忙活一场!”
“那行”,姚新泉也笑了起来,“刚那个老爷子他媳妇做的这顶帽子,说是家里还有人会做,你们可以找他去问问。找手艺最好的那波人,既然做了,那就要在有限的条件了做到最好!”
石副县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站起身,开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仿佛已经看到了展览那天人潮涌动的场景。他转身对姚新泉说:“对,我们不仅要展示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还要借此机会向外界展示我们县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活动,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机会。”
“我还在想,一些文艺表演会不会也需要这些?咱们带着过去,至少告诉人家,我们会做,我们还会做得特别好看!将来如果有需要,可以找我们定做!”
众人胸中不免激动了起来,是啊,就算暂时赚不到钱,但也要让人知道我们县的存在!
第172章
姚新泉跟着队伍跑了三天,提出了不少建议,但也确实是把自己累傻了。
她瘫在躺椅上眼神放空,师月江则是把自己做好的凉皮拌了端给她,“尝尝?”
姚新泉端着碗吃了两口后没忍住给他竖了大拇指,“你可真太牛了,咋啥都会做?”
师月江眼中满是笑意,“尝试嘛!”
“你真的是个宝藏啊,师月江!”姚新泉感慨道。
师月江在她身旁坐下,笑容温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嘛,你也很厉害啊,听说你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呢。”
姚新泉轻轻摇头,“没那么夸张,我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我还是清楚的”,她对经济或者直白点说对做生意上真没多大的天赋,“我能提这些建议一方面是我出去见过一些世面,当初在上海我虽然没办法出入那些真的有钱的场所,但是那些可以只逛不买的地方我可没少去。人家是怎么营销的,什么产品卖得好,我未必知其所以然,但我长了眼睛很多东西是能看到的。”
姚新泉有些感慨,“咱们这边还是太小了,大家的眼睛局限在县里或者顶多是市里,也许一些工厂企业在本地还能苟延残喘,但是跟外地比起来,咱们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
“其实有机会还是得出去多看看”,如今外面的世界几天一个样,她如果真老老实实待在这个小地方一两年,外面都得天翻地覆,所以她也得跟得上时代才行。
“我觉得不管是干部还是一些企业的领导都得出去学学人家的先进经验,闭门造车算什么?”姚新泉忍不住吐槽,“而且咱现在的情况是自己连自行车都造不出来,人家都能上天了,不跟人学还能怎么办?”
师月江莞尔,“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别急。”
忙碌起来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家里羊全都顺利生产,500头母羊总共生下来的羊娃子有602头,算下来双胎和多胎的比例不算低了。
不过跟湖羊是没得比的,她给湖羊做了检查,300头湖羊里没有一头是单胎的!
其中三胎的高达89头,剩下全都是双胎,为此姚新泉不得不提前给它们补充营养。
一眨眼小羊娃子们都满月了,姚新泉赶忙联系了崔文建那边。
崔文建这阵子回去头确实托人打听了姚新泉的事情,不仅知道了7.2诈骗案的被揭发跟她有点关系,同时也确认了人家看着年轻,但真有一手过人的医术,这下他对姚新泉那就更重视了。
“我让皮尔开提过去一趟,确认好数量和金额,然后我这边办理转账,运费我们出就行。”
姚新泉自然是没意见,本身按她自己的说法来看,这个运费她自己出也是可以的,但对方愿意她还省了一笔钱呢!
姚新泉干脆跟着车去了一趟崔文建他们的牧场,到了后崔文建赶忙笑着招呼她,“欢迎欢迎,姚同志过来一趟不容易,我带你去转转?”
姚新泉好久没去国营牧场转了,而且这家牧场主要还是产毛的,所以心里也好奇。
牧场刚开不久,草场辽阔,站在工作区里一眼望不到边。围栏是新扎的,四周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每隔五十米就有一根水泥桩子,牢牢钉进土里。
姚新泉自家牧场下面是用泥土夯实的,上面用的网,也没用水泥什么的,造价就低了好多。
“我们这牧场占地六千多亩,按功能主要划分为三大区,东边是放牧区,中间是饲养区,西头是加工厂”,崔文建带着她往里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