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事但凭陛下做主,臣等无权置噱
  高殷脸上的怒色慢慢消了下去,少年天子的面容继承了鲜卑人一贯的轮廓分明,戴着冕旒,长长的珠帘垂下来已经有了几分威严。
  朕乏了,今日就先这样吧,退朝
  而处于这场风波中心的高孝瓘却早早称病不朝了,陪着自己夫人演一出好戏。
  这这昨日人都是好好的,怎么说去就去了!这下可好,人死在郑府,看你怎么跟歆儿交代去!
  听闻下人传过来的噩耗,郑夫人绞着帕子一脸焦急,在屋里转过来转过去,又猛地停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也是一条人命,还是让歆儿来看看吧,或许她有什么办法也
  你还真把咱们女儿当神医了?郑羲的眉头自从下朝后就没舒展过,一甩袖袍在椅子上坐下,冷着一张脸道。
  死了也好,死了干净,让人抬出去埋了吧,再抚恤抚恤她的家人
  府里的大夫早已检查过了,暴毙而亡,被人发现的时候身子都凉了,郑夫人本想派人去知会子歆一声,但怕她伤心还是作罢,先料理了后事,缓缓再告诉她吧。
  于是一卷破草席匆匆一裹,几个下人趁着夜黑风高带上家伙事悄悄从后门抬了出去,一般家里出了这种丑事的,不是暴尸荒野就是扔到乱葬岗了事,能有一卷草席裹身,一处埋骨之地,已经让白芷家人感激不尽了,于是也不敢多言,跟在队伍后面偷偷抹着眼泪。
  杨大人,看看这些折子,全都是为了高将军上奏请求朕恢复她的宗室身份,甚至加官进爵的
  案牍上堆了厚厚一摞,高殷随手拿起来几本递给他,杨愔低着头,冷汗直冒,并未伸手去接,而是深深磕了一个头。
  那里面也有他的折子。
  陛下折煞老臣了,军国大事岂容老臣过目,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高殷一笑就露出两颗虎牙,还是有几分稚气未脱,亲自扶他起来坐定了才道。
  杨大人一片忠心耿耿朕明白
  满朝文武若论谁最忠心,杨愔莫属,三朝老臣,无论这个龙椅上坐的是谁,都会尽心竭力去辅佐,他是真正高风亮节的君子,而且为人刚正不阿,不会说谎也不会拐弯抹角,和郑羲一个圆滑一个方正,都是朝中的中流砥柱。
  但他和郑羲相交多年,他不得不探探他的口风,如此才能放下心来。
  高殷叹了一口气,内侍递上一盏刚沏好的庐山云雾,他示意给杨愔端过去。
  朕又何尝不想让高将军恢复宗室的身份,想当初她同朕一起玩耍,还教过朕兵法说到往事,高殷的眼中多了些怀念,又有些为难。
  只可惜父皇已去,旨意已下,我若是抗旨就是不忠不孝,若是不给四堂哥这个机会,那么便是不仁不义,朕也十分为难啊
  因为着急上火的缘故,近来他都没怎么睡好,脸色偏白,嘴角也起了皮,杨愔看着心下感慨,又听他言下之意,一口一个堂哥,便知此事已有眉目。
  他缺的只是一个理由或者是台阶罢了。
  当年高将军手握重兵,又是当朝第一人,权倾天下的兰陵王,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陛下又尚年幼,根基未稳,北齐素来立贤不立长,先皇亦是非常手段才登上的皇位,若论实力论民心论大势所趋,那么兰陵王是当之无愧的储君人选,而且身份也名正言顺,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这话不怎么中听,理却是没错,高殷点了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如今不一样了,陛下登基已有半年,风调雨顺,战事初定,正是修生养息的时候,陛下又广施仁政,民心所向,谁也不愿意再大动干戈,高将军亦是个聪明人,她若是想坐上这个位置,那么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陛下不如法外开恩,高将军赏无可赏,就重重赏赐她的家人,若是高夫人诞下世子或郡主,也可加官进爵,好让群臣闭嘴,也免得凉了功臣之心
  高殷简直要拍手称快了,杨愔一席话解了他数日燃眉之急,这事若是拿去问郑羲,肯定是又将皮球给他踢了回来,聪明圆滑是真,滑不留手毫无破绽也是真。
  杨大人可真是朕的智囊!周武王之姜太公,汉高祖之诸葛亮,曹孟德之司马懿也!
  虽然人不在庙堂,但这些天发生了什么,高孝瓘还是一清二楚的,她展开暗卫呈上来的情报阅后,面无表情地放在了烛火上,任凭橙红的火舌飞快舔舐到了自己指尖才松开,不留一丝痕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