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度寻回意识,身旁空无一人,另一床被子齐整得堆叠于床尾,昨晚横七竖八的衣衫同样以一种体面的姿态悬于衣架上,好似那时的意乱情迷不过黄粱一梦而已。
  “殿下,没错的话,今天理当去余夫人处敬茶来着……”三喜忽然记起这回事来。
  镜中人已红妆满面、珠光宝气,薛柔拨一拨耳垂的长坠子,不以为意道:“我已晚了,索性吃过饭过去吧。”
  她贵为公主,对父皇母后尚且免去了晨昏定省,打算去拜见,也全看在崔介的情面上,哪怕误了一个上午,想必余夫人也能接受的吧?
  退一万步,余夫人不接受,木已成舟,她也不具备回到过去的能耐,还能怎样。
  午后,薛柔迎着春日往余夫人住处。
  邝嬷嬷出门迎接,笑盈盈说:“夫人知道公主娇生惯养,禁不住昨日的劳碌,请您不必专程跑一趟了,以后的晨昏定省也一并免了,您只管把这当自己家,自由自在的。”
  余夫人或许开窍,或许破罐子破摔,全部不管了,崔介愿意偏袒,薛柔愿意称霸王,都随便,把崔家的房顶揭了也随便,横竖有一干姓崔的为他们收拾烂摊子。
  有这精神头,倒不如多关心关心自己,她还想多活几年呢。
  薛柔心下惊奇。
  传闻余夫人大大小小全是规矩,出门在外先跟人家热络地寒暄半日,别人的好话赖坏一股脑接着,绝不肯把话掉地上去。
  如此一个人,竟会放她顺心而为?
  蹊跷,相当蹊跷。
  “……婆母认真的?”她喊不惯婆母,酝酿一阵才不那么别扭地脱口。
  及邝嬷嬷给予肯定地答复后,薛柔略略存疑,约三喜原路折回。
  既然余夫人自己“开明”,那她也懒得犯矫情去追问过多,心安理得地盘算明日归宁带哪些礼物应景。
  三喜一语道破玄机:“全天下的奇珍异宝全在宫里了,哪里需要精心准备礼物呢?殿下带上崔大人……带上驸马爷回去,就是最妥当的。”
  话糙理不糙。
  薛柔赞许有加:“你这丫头关键时候脑子挺灵活的嘛。”
  逢景帝筹谋南征,一纸接一纸的文书、一道接一道的诏令源源不断颁布,翰林院随之晨兴夜寐,日不暇给,而景帝爱护公主,爱屋及乌,特批崔介三日假,准他早些时候回家陪公主。
  饶恩典在前,崔介依然尽忠职守,起草完毕手头上的最后一封诏书,随身携带,前往东宫,呈与东宫过目。
  从去年开始,太子逐步摆脱边缘化的处境,深受景帝信赖,每草拟一份诏令后,一定先由太子阅览,非军国大事,太子可自行决断,其余的,呈上御览,由圣上拍板。
  崔介得皇帝赏识,主要负责整理机密文书、起草诏书等职务,因此,几乎日日同太子打交道。
  然则崔介知分寸守底线,不越结党营私的雷池半步,太子自有王家扶持,崔介或是奉承或是疏远,皆无伤大雅,乃至不值一提,两人之间便长远地止步于点头之交上。
  程胜照常迎崔介步入书房,只见薛怀义正伏案处理奏折,书案一角摞了高高地两摞折子,上面有红笔书写过的痕迹,看样子尽是批阅完了的。
  “请太子殿下过目。”崔介说。
  程胜伸手接住那卷诏书,奉上,却见薛怀义不闻不问,专心致志翻阅手中的折子。
  程胜举得胳膊酸,一直咬牙硬撑着。
  上次在金銮殿外,太子便似这般冷落他的,崔介记忆犹新,姑且见怪不怪,放任自流,半垂着眼睛,静临其动。
  薛怀义还算仁慈,掐着程胜出糗以前,接了诏书,展开检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