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从未存在于过这个世界上的“人”,或者说,是黄父口中的“那东西”。
  他一直都在,但除了文判官,谁也接触不到他,看不到他。
  文判官只是一匹马,是他所支配的傀儡,戎宣王是骑在马背上的那个主人,也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彻骨的寒意浸透了我的骨髓。
  原来如此,当年在文判官身上感受到的那种恐惧,那种遇到天敌般,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是他啊。
  我微微抬起眼睛,眼前有一道白光,依稀能看出是个人形。
  光芒微微颤动,似有似无,却流露出危险的气息。
  我终于....看到你了。
  戎宣王!
  第81章 逐光流影
  这个东西, 名字叫做“希”,早在战斗开始之前,黄父便已经将他所知的关于鬼怪方面的知识和盘托出。
  人死为鬼, 鬼死为聻,聻死为希, 希死为夷, 夷死为微, 微死无形!
  .......
  “希夷之民?我父亲也曾经和我说过,据说黄帝神游华胥古国,古国中的居民就是希夷之民, 他们入水不沉, 入火不焚, 踏空如履平地,不受任何物质的拘束。但我也只是父亲听过,对于他们的具体形态和能力一无所知, 不过道听途说而已。你捉鬼这么多年, 对此有什么了解?”
  我回应道,我的直观印象来说, 希夷应当是和聻鬼类似而更诡异的一种东西。
  “我也没有见过, 我只是个有点奇遇的大荒散修,很多内情并不清楚。但是我猜测我当年意外身死, 和这玩意儿说不准就有什么关系。你要小心, 这东西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黄父出乎意料地摇了摇头。
  “或者说,希夷之鬼不是能够看得到的, 这和修为是否高深没有关系。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你要是贸然遇上了, 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普通人的眼睛,只能勉强看到日光尘,也就是在清晨太阳的照射下,受阳光反射而被人看见的沙尘。而经过修炼的修士,随着修为日渐高深,能够看得到更深入的东西。例如水尘,金尘等。什么是水尘?从水面上丢下,此尘穿行水中,与水不能互相妨碍。什么是金尘?能够在金属的间隙中穿梭,钢铁不能遮拦它的下坠,这就是金尘。看似坚硬,牢固的金属和无孔不入的水实则都是微尘所凝聚的,微尘之间仍有间隙。修为高深,对微观的辨识能力就会提高,能够看到世界最细微的一面,但这只是物质层面的概念而已,有些鬼几乎不借助任何物质甚至能量依托,它是不存在的,无论你修为多高深也不能通过肉眼辨别它。要感知他们,只能用特定的方法,我去世之前也没有修炼到这个地步。”
  “物质与精神是互相依托的,阴阳和合而成微尘,微尘凝聚而为世界,纯阴为鬼,纯阳为仙,半阴半阳为人,但无论是其中的哪一个,仍有依托。而希夷是没有依托的,无阴也无阳,连一粒微尘的空间都不占据。我也看不见它,也不能感知得到它,希夷近乎是完全的无。”
  完全的无.....我无法想象这种形式的怪物。
  “如果将鬼魂的阴气完全打散,魂飞魄散之后,那个状态就是希夷了吧?”我突然想到黄父和父亲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
  “有点类似....但那是不一样的。”黄父解释道。
  “凡夫俗子的魂魄与精神自控力都十分虚弱,依赖于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撑,如果身体虚弱了,精神也会恍惚。失去躯体之后,精神附着于阴气之上,便称为鬼,如果再连阴气也彻底没有了,余下的部分便称为天魂。但是,天魂是无边无际无所不在的,不能约束人的精神。这时候,人的精神会不断散逸到无穷的太空中去,彻彻底底的失去记忆,自我的意识以及存在的烙印,这种情况称之为断灭,本质上来说,就相当于彻底的消失了,断灭是世间最大的恐怖。”
  断灭,大约就是《论衡》中那种“人死如灯灭”的概念吧。我静静听着,没有出言打断。
  “想要将阴气完全打散,本身其实是极难的,就如同将石头磨成细沙,石头不是消失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要令阴气彻彻底底的消散,鬼魂与世间物质和元气再不存在一丝一毫的联系,寻常的修士力量不能深入到这个地步,即使刻意想做也是做不到的。这就如同将金刚山磨成微尘一般,要么具有难以想象的神力,要么就需要历经极其漫长的岁月,海枯石烂。所以说,一般的魂飞魄散,阴气遭到祛除之后的产物也还不是希夷,仍然只能称之为聻,至多不过是已经极度虚弱的聻而已。就算果真彻底消失,但灵魂若没有意识和精神附着,就和一粒沙,一捧灰土一般,这样的状态也没有意义,不能称之为存在。所以,将凡人的魂魄打散,并不能得到希夷。”
  “那你认为,希夷到底是什么?”我问道。
  “我认为,希夷的本质,是....真空。”
  黄父沉吟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