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木照雪环顾石室。角落的水罐里还有小半罐清水,虽然放了很久,但密封尚好,还算清澈。木柴是现成的。她动作麻利地走到火塘边,用火折子点燃了干燥的木柴。橘红色的火焰跳跃起来,驱散了石室的一部分阴冷和黑暗,也带来了一丝暖意。
她将陶罐里的清水倒入一个粗瓷碗中,放在火塘边加热。然后走到床边,再次解开温折玉伤口上的临时包扎。血腥气和药味混合着,在温暖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她拧干一块撕下的干净里衣布条,蘸着温热的清水,开始小心翼翼地擦拭温折玉伤口周围的血污和残留的药膏。
昏迷中的温折玉似乎感受到了触碰,身体本能地瑟缩了一下,发出一声细微的抽气。
“忍一忍。”木照雪的声音低沉而平稳,手上的动作却更加轻柔。冰冷的指尖带着湿热的布巾,拂过那狰狞的伤口边缘和周围细腻却泛着病态红晕的肌肤。她的目光不可避免地再次扫过那紧紧束缚的、被血染红的束胸布,以及那道斜贯的旧疤。
这女子……到底是什么人?
木照雪一边细致地清理伤口,重新敷上厚厚一层清凉的药膏,再用干净的布条仔细包扎好,一边在心中飞速盘算。
假官银是关键!徐正清一个织造商人,手里有假官银,还握着官银护卫的衣料碎片,府里出现了制式毒镖……这绝非偶然。杀手的目标明确指向温折玉,显然认为她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温折玉昏迷前喊出的“官银”,是她偷窃的目标?还是她无意中在徐府发现的秘密?
她将温折玉小心地放平,盖好那床薄被。火光跳跃,映照着温折玉苍白而精致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浓密的阴影,脆弱得像个易碎的瓷娃娃,与白日里那个油嘴滑舌、眼神狡黠的“青公子”判若两人。
木照雪坐在床边的木椅上,从怀中再次取出那个油纸袋。她将那块靛蓝布料、三枚泛着幽蓝冷光的蛇牙镖(在慈安堂外她又仔细搜寻,在温折玉倒下的泥泞附近找到了第三枚被格飞的毒镖),以及那锭沉甸甸的假官银,一一摆在粗糙的木桌上。
火光下,假官银底部的刻字显得格外清晰刺眼:“天佑四年江南织造”、“工部督造火耗足纹”。
天佑四年……三年前……江南织造……
木照雪的记忆如同冰冷的齿轮开始转动。三年前,江南道确实发生过一件大事——一桩震动朝野的“漕银沉船案”!当时,由金陵府负责押运、解往京师的三十万两漕银,在途经镇江段运河时,遭遇“风浪”,押运官船倾覆,银鞘沉入江底,打捞多日仅寻回不足万两!此案最终以“天灾”定案,时任金陵知府引咎自尽,相关官员或被贬黜,或被申饬。
难道……那三十万两并非沉入江底,而是被……调包了?徐正清手里的假官银,就是那次被调包的赃银?而真银……早已被瓜分殆尽?
这个念头如同惊雷般在木照雪脑中炸响!如果真是如此,那徐家的灭门就绝非偶然!他一个织造商人,恐怕是参与了销赃、洗钱,或者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秘密,最终被幕后黑手灭口!而温折玉……她偷到了这锭足以致命的假官银,便成了必须被清除的活口!
蛇牙镖……这种阴狠歹毒、带有明显军器监风格的暗器……幕后之人,能量之大,手段之狠,远超想象!
木照雪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发出轻微的爆响。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直冲头顶。她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漩涡边缘,而漩涡的中心,是足以吞噬一切的黑暗。
就在这时——
“呃……”一声微弱而痛苦的呻吟从床上传来。
木照雪霍然转头。
火光下,温折玉长长的睫毛剧烈地颤抖着,如同濒死的蝶翼。她似乎陷入了极深的梦魇,眉头紧锁,嘴唇无声地开合,汗水浸湿了额前的碎发。
“……火……好大的火……”破碎的音节从她干裂的唇间溢出,带着深入骨髓的恐惧,“……爹……娘……快跑……银子……银子是假的!假的!要命啊——!”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绝望的嘶喊,身体也随之剧烈地挣扎起来,仿佛要逃离什么可怕的景象,牵动了伤口,让她痛得蜷缩成一团,剧烈地咳嗽起来。
木照雪一个箭步冲到床边,用力按住她挣扎的肩膀,沉声低喝:“温折玉!醒醒!这里安全!”
或许是那沉稳有力的声音,或许是肩膀传来的疼痛,温折玉挣扎的动作猛地一滞。她涣散的眼神艰难地聚焦,带着浓浓的惊惧和茫然,缓缓地、一点点地,落在了木照雪那张近在咫尺、冷峻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关切的脸上。
四目相对。
温折玉眼中的恐惧如同潮水般缓缓褪去,被一种更深的、劫后余生的恍惚和虚弱取代。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嘶哑的气音。
“……冰……冰块脸……”她终于艰难地吐出三个字,声音微弱得如同叹息,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茫然,“……我……还没死?”
温折玉眼中的焦距艰难地凝聚,涣散的瞳孔里,木照雪那张冷玉雕琢般的脸,如同穿透浓雾的月光,逐渐清晰。冰冷,紧绷,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近乎审视的凝重。颈窝处残留的滚烫触感,肩头撕裂般的剧痛,还有周身无处不在的、深入骨髓的阴冷麻痹,都在提醒她刚才发生了什么。
没死……真的没死。
“……冰……冰块脸……”她喉咙干得冒烟,声音嘶哑破碎,像被砂纸磨过,“……我……还没死?” 每一个字都牵扯着伤处的神经,疼得她眉头紧蹙。 ↑返回顶部↑
她将陶罐里的清水倒入一个粗瓷碗中,放在火塘边加热。然后走到床边,再次解开温折玉伤口上的临时包扎。血腥气和药味混合着,在温暖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她拧干一块撕下的干净里衣布条,蘸着温热的清水,开始小心翼翼地擦拭温折玉伤口周围的血污和残留的药膏。
昏迷中的温折玉似乎感受到了触碰,身体本能地瑟缩了一下,发出一声细微的抽气。
“忍一忍。”木照雪的声音低沉而平稳,手上的动作却更加轻柔。冰冷的指尖带着湿热的布巾,拂过那狰狞的伤口边缘和周围细腻却泛着病态红晕的肌肤。她的目光不可避免地再次扫过那紧紧束缚的、被血染红的束胸布,以及那道斜贯的旧疤。
这女子……到底是什么人?
木照雪一边细致地清理伤口,重新敷上厚厚一层清凉的药膏,再用干净的布条仔细包扎好,一边在心中飞速盘算。
假官银是关键!徐正清一个织造商人,手里有假官银,还握着官银护卫的衣料碎片,府里出现了制式毒镖……这绝非偶然。杀手的目标明确指向温折玉,显然认为她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温折玉昏迷前喊出的“官银”,是她偷窃的目标?还是她无意中在徐府发现的秘密?
她将温折玉小心地放平,盖好那床薄被。火光跳跃,映照着温折玉苍白而精致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浓密的阴影,脆弱得像个易碎的瓷娃娃,与白日里那个油嘴滑舌、眼神狡黠的“青公子”判若两人。
木照雪坐在床边的木椅上,从怀中再次取出那个油纸袋。她将那块靛蓝布料、三枚泛着幽蓝冷光的蛇牙镖(在慈安堂外她又仔细搜寻,在温折玉倒下的泥泞附近找到了第三枚被格飞的毒镖),以及那锭沉甸甸的假官银,一一摆在粗糙的木桌上。
火光下,假官银底部的刻字显得格外清晰刺眼:“天佑四年江南织造”、“工部督造火耗足纹”。
天佑四年……三年前……江南织造……
木照雪的记忆如同冰冷的齿轮开始转动。三年前,江南道确实发生过一件大事——一桩震动朝野的“漕银沉船案”!当时,由金陵府负责押运、解往京师的三十万两漕银,在途经镇江段运河时,遭遇“风浪”,押运官船倾覆,银鞘沉入江底,打捞多日仅寻回不足万两!此案最终以“天灾”定案,时任金陵知府引咎自尽,相关官员或被贬黜,或被申饬。
难道……那三十万两并非沉入江底,而是被……调包了?徐正清手里的假官银,就是那次被调包的赃银?而真银……早已被瓜分殆尽?
这个念头如同惊雷般在木照雪脑中炸响!如果真是如此,那徐家的灭门就绝非偶然!他一个织造商人,恐怕是参与了销赃、洗钱,或者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秘密,最终被幕后黑手灭口!而温折玉……她偷到了这锭足以致命的假官银,便成了必须被清除的活口!
蛇牙镖……这种阴狠歹毒、带有明显军器监风格的暗器……幕后之人,能量之大,手段之狠,远超想象!
木照雪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发出轻微的爆响。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直冲头顶。她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漩涡边缘,而漩涡的中心,是足以吞噬一切的黑暗。
就在这时——
“呃……”一声微弱而痛苦的呻吟从床上传来。
木照雪霍然转头。
火光下,温折玉长长的睫毛剧烈地颤抖着,如同濒死的蝶翼。她似乎陷入了极深的梦魇,眉头紧锁,嘴唇无声地开合,汗水浸湿了额前的碎发。
“……火……好大的火……”破碎的音节从她干裂的唇间溢出,带着深入骨髓的恐惧,“……爹……娘……快跑……银子……银子是假的!假的!要命啊——!”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绝望的嘶喊,身体也随之剧烈地挣扎起来,仿佛要逃离什么可怕的景象,牵动了伤口,让她痛得蜷缩成一团,剧烈地咳嗽起来。
木照雪一个箭步冲到床边,用力按住她挣扎的肩膀,沉声低喝:“温折玉!醒醒!这里安全!”
或许是那沉稳有力的声音,或许是肩膀传来的疼痛,温折玉挣扎的动作猛地一滞。她涣散的眼神艰难地聚焦,带着浓浓的惊惧和茫然,缓缓地、一点点地,落在了木照雪那张近在咫尺、冷峻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关切的脸上。
四目相对。
温折玉眼中的恐惧如同潮水般缓缓褪去,被一种更深的、劫后余生的恍惚和虚弱取代。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嘶哑的气音。
“……冰……冰块脸……”她终于艰难地吐出三个字,声音微弱得如同叹息,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茫然,“……我……还没死?”
温折玉眼中的焦距艰难地凝聚,涣散的瞳孔里,木照雪那张冷玉雕琢般的脸,如同穿透浓雾的月光,逐渐清晰。冰冷,紧绷,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近乎审视的凝重。颈窝处残留的滚烫触感,肩头撕裂般的剧痛,还有周身无处不在的、深入骨髓的阴冷麻痹,都在提醒她刚才发生了什么。
没死……真的没死。
“……冰……冰块脸……”她喉咙干得冒烟,声音嘶哑破碎,像被砂纸磨过,“……我……还没死?” 每一个字都牵扯着伤处的神经,疼得她眉头紧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