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晏清脸上有些发热,她能感觉到掌柜目光中的审视。她挺直了背脊,忽略掉那份尴尬,开门见山,声音尽量平稳:“掌柜的,叨扰了。在下…想问问,贵店是否需要抄书的人?”
“抄书?”掌柜的这下是真的惊讶了,镜片后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晏清,仿佛在确认眼前这人是不是冒名顶替的。“乾君是说…你要抄书?”
“是。”晏清迎上他的目光,没有躲闪,“家中境况掌柜想必也有所耳闻,在下…想自食其力,赚些家用。原…在下字迹尚可,也读得懂书,抄书应当能胜任。” 她差点说出“原主”,及时改口。
掌柜的沉吟片刻。他自然知道晏家的破事,也清楚眼前这位乾元君之前的德行。但此刻晏清的眼神确实与以往那种浑浊傲慢不同,带着一种…沉静和认真?而且镇上识字又能写一手端正字的人本就不多,愿意做抄书这种枯燥活计的读书人就更少了。
“乾君稍等。”掌柜的没有立刻答应,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薄薄的《三字经》和一叠裁好的素纸,又拿出笔墨。“请乾君写几个字看看。”
这是要试工了。晏清点点头,走到柜台旁,拿起笔。她努力摒弃原主潦草的习气,回忆着前世练字的感觉,屏息凝神,在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三字经》的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字迹算不上多么惊艳的书法,但结构端正,笔画清晰,比原主那鬼画符强了百倍,透着一股难得的认真劲儿。
掌柜的凑近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字…确实能入眼,而且看得出是用了心的。
“嗯…字尚可。”掌柜的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抄书是计件工。按页数算钱,普通经史子集,一页三文钱。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无错漏涂改。纸张笔墨小店提供,但若有污损,需从工钱里扣。乾君可能接受?”
三文钱一页!晏清心中飞快计算:一天若能抄十页,就是三十文,足够买几升糙米了!这比她预想的要好!
“可以!”晏清立刻应下,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亮光,“掌柜的放心,在下定当仔细,绝无错漏污损。”
“好。”掌柜的见她态度恳切,也不再多言,从柜台下拿出厚厚一叠纸和一册《百家姓》,“这是今日的活儿。先抄这本,傍晚前交回十页即可。工钱日结。”
晏清郑重地接过纸笔和书册,如同接过了救命的稻草。“多谢掌柜!在下这就开始。” 她环顾四周,在店内角落找到一张空闲的小方桌和条凳,立刻坐下,铺开纸笔,蘸饱墨汁,全神贯注地开始了她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份工作。
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晏清摒弃了所有杂念,沉浸在每一个横竖撇捺之中。这枯燥的抄写,此刻在她眼中却充满了希望。每一笔落下,都仿佛在为她那个摇摇欲坠的家,添上一块坚实的砖瓦。
掌柜的在一旁默默观察了一会儿。看到那个曾经浪荡的乾元君,此刻正襟危坐,眉头微锁,一丝不苟地誊写着孩童启蒙的《百家姓》,神情专注得仿佛在对待什么圣贤经典。他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世道艰难,或许…人真的会变?
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晏清专注的侧脸上。墨香书铺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一个灵魂为生存和救赎而笨拙努力的坚定心跳。
夕阳将清溪镇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柴火和饭菜的香气。晏清揉了揉酸痛发僵的手腕和脖颈,小心地将抄好的十页《百家姓》交给书铺掌柜。掌柜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字迹工整无错漏,点了点头,从柜台里数出三十枚黄澄澄的铜钱,叮当作响地放在柜台上。 ↑返回顶部↑
“抄书?”掌柜的这下是真的惊讶了,镜片后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晏清,仿佛在确认眼前这人是不是冒名顶替的。“乾君是说…你要抄书?”
“是。”晏清迎上他的目光,没有躲闪,“家中境况掌柜想必也有所耳闻,在下…想自食其力,赚些家用。原…在下字迹尚可,也读得懂书,抄书应当能胜任。” 她差点说出“原主”,及时改口。
掌柜的沉吟片刻。他自然知道晏家的破事,也清楚眼前这位乾元君之前的德行。但此刻晏清的眼神确实与以往那种浑浊傲慢不同,带着一种…沉静和认真?而且镇上识字又能写一手端正字的人本就不多,愿意做抄书这种枯燥活计的读书人就更少了。
“乾君稍等。”掌柜的没有立刻答应,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薄薄的《三字经》和一叠裁好的素纸,又拿出笔墨。“请乾君写几个字看看。”
这是要试工了。晏清点点头,走到柜台旁,拿起笔。她努力摒弃原主潦草的习气,回忆着前世练字的感觉,屏息凝神,在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三字经》的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字迹算不上多么惊艳的书法,但结构端正,笔画清晰,比原主那鬼画符强了百倍,透着一股难得的认真劲儿。
掌柜的凑近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字…确实能入眼,而且看得出是用了心的。
“嗯…字尚可。”掌柜的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抄书是计件工。按页数算钱,普通经史子集,一页三文钱。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无错漏涂改。纸张笔墨小店提供,但若有污损,需从工钱里扣。乾君可能接受?”
三文钱一页!晏清心中飞快计算:一天若能抄十页,就是三十文,足够买几升糙米了!这比她预想的要好!
“可以!”晏清立刻应下,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亮光,“掌柜的放心,在下定当仔细,绝无错漏污损。”
“好。”掌柜的见她态度恳切,也不再多言,从柜台下拿出厚厚一叠纸和一册《百家姓》,“这是今日的活儿。先抄这本,傍晚前交回十页即可。工钱日结。”
晏清郑重地接过纸笔和书册,如同接过了救命的稻草。“多谢掌柜!在下这就开始。” 她环顾四周,在店内角落找到一张空闲的小方桌和条凳,立刻坐下,铺开纸笔,蘸饱墨汁,全神贯注地开始了她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份工作。
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晏清摒弃了所有杂念,沉浸在每一个横竖撇捺之中。这枯燥的抄写,此刻在她眼中却充满了希望。每一笔落下,都仿佛在为她那个摇摇欲坠的家,添上一块坚实的砖瓦。
掌柜的在一旁默默观察了一会儿。看到那个曾经浪荡的乾元君,此刻正襟危坐,眉头微锁,一丝不苟地誊写着孩童启蒙的《百家姓》,神情专注得仿佛在对待什么圣贤经典。他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世道艰难,或许…人真的会变?
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晏清专注的侧脸上。墨香书铺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一个灵魂为生存和救赎而笨拙努力的坚定心跳。
夕阳将清溪镇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柴火和饭菜的香气。晏清揉了揉酸痛发僵的手腕和脖颈,小心地将抄好的十页《百家姓》交给书铺掌柜。掌柜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字迹工整无错漏,点了点头,从柜台里数出三十枚黄澄澄的铜钱,叮当作响地放在柜台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