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河道要清淤,堤坝要加固,百姓的屋舍要重修,田地里的积水要排——这些事,本宫给你三个月。”
  周明远忙应:“下官遵旨!”
  “别忙着应。”许连城抬手止住他:“本宫把话放在前头,三个月后,若廉州还是这副泥沼模样,若百姓还住着草屋,你这顶戴,就别想要了。”
  她看着他发白的脸,又添了句:“哦,不止顶戴,你那‘不贪’的体面,也保不住。”
  周明远的喉结滚了滚,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见许连城朝门外瞥了一眼。
  廊下不知何时立着个青衣小吏,见她看过来,躬身行了个礼,悄无声息地退了。
  “廉州的风,向来是最快的。”许连城端起茶,指尖沾了点水汽:“哪家的屋舍修得慢了,哪段的河堤偷工减料了,甚至你今日在衙门里多喝了半盏茶——这些事,都会顺着风,吹到本宫耳朵里。”
  这话没点破,却比明说“有人监视”更让人发怵。
  周明远想起前几日粮店突然换了掌柜,想起夜里总在暗处巡逻的陌生身影,后背的冷汗又冒了一层,忙不迭地跪下。
  “下官不敢懈怠!定当以百姓为重,三个月内,必还廉州一个安稳!”
  许连城看着他伏在地上的背影,没叫他起来,只慢悠悠地啜了口茶。
  茶是卫锦绣泡的,水温刚好,带着点淡淡的回甘。
  她侧头看了眼站在堂侧的卫锦绣,对方正望着窗外,阳光落在她肩上,侧脸的线条柔和了许多,见她看来,微微颔首,眼里带着点认可的笑意。
  许连城心里暖了暖,转回头时,语气终于松了些:“起来吧,本宫不是要逼你,只是这廉州的百姓,经不起再一次折腾了。”
  她将茶盏放在案上,发出轻响:“需要银粮,直接报给卫将军,她会给你批,需要人手,卫家军也能帮衬——但前提是,你得真的在做事。”
  周明远这才敢起身,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没了往日的慵懒,只剩敬畏:“下官谢长公主殿下恩典!定不负所托!”
  等周明远退出去,卫锦绣才走过来,拿起案上的重建章程,指尖划过周明远补写的密密麻麻的条款,笑道:“你这敲打,比军棍还管用。”
  许连城伸手揉了揉眉心,方才那番话耗了些心神,此刻在她面前,便懒得再端着架子:“对付这种人,就得恩威并施,他不是坏,是怕担责,逼一逼,总能拿出些力气。”
  她抬头看卫锦绣,眼里的锐气散去,又成了那个带着点狡黠的模样:“再说,有你的人帮着盯着,他想偷懒也难。”
  卫锦绣挑眉:“我的人?”
  许连城见卫锦绣眸底警惕渐浓,心里咯噔一下,才惊觉自己方才话说得太急,竟把那层没挑明的窗户纸捅破了些。
  她忙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袖口,声音软了几分,带着点刻意装出来的懵懂:“啊……我是说,卫家军向来严谨,既然接手了这边的事,总得留些人手盯着进度吧?难不成还能全指望那些地方官不成?”
  她边说边偷瞄卫锦绣,见对方眉头未松,又赶紧补充,语气里添了点讨好:“我方才话说得急了,许是想岔了……锦绣你别多想。”
  卫锦绣盯着她看了片刻,许连城这副低眉顺眼、甚至带点慌张的模样,倒和前几日那个言辞犀利、锐气暗藏的样子判若两人。
  可方才那句“你的人”,分明带着笃定,绝不像随口胡诌。
  她指尖在膝上轻轻叩了叩,最终只淡淡“嗯”了一声,没再追问,眼底的狐疑却未散去。
  这个许连城,到底哪一面才是真的?是装傻充愣的柔顺,还是藏在暗处的精明?
  返程的马车里,气氛沉得像灌了铅。
  卫锦绣靠着车窗,侧脸隐在晃动的光影里,自始至终没再开口。
  她闭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不知是真的累了,还是故意用沉默隔开距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