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结果没多久,褚景明便在前线吃了个败仗,之后便开始节节败退,而盛军正势如破竹!
  胆子小的幕僚们便开始劝说道:“去年荆州王在荆州屯了多少兵?”他伸出十根手指道,“十万啊,没能挺过三个月啊!而咱们有多少?加上岳阳王的援兵,一共也才五万!”
  最近他们的兵正在边境布防,又在城中囤积物资,备战做得有条不紊。
  褚景明派来的虽是流民、流寇收编而成的军队,但经褚景明调教,作战素质比江州守军都要强许多。
  但汪和平心里清楚,随着荆州分田的事在江州传得沸沸扬扬,军心、民心也正在浮动。
  何止军心民心,连他自己的心也在摇摆!
  一来,他们究竟能不能守得住?
  岳阳王自顾不暇,他们凭五万守军,能否抵得住盛军的攻势?
  若他和岳阳王都抵不住,朝廷会否来援?
  二来,即便让燕王占领了江州,对百姓而言,又有何区别?
  燕王不但不杀戮百姓,还给百姓计口授田,兴许在百姓心里,已经在隐隐期盼燕王能尽快入主江州。
  与此同时,燕王派使节谈和。
  宋归根据情报,联系上了汪太守幕僚中的一位和谈派,请那位幕僚安排燕王使节与汪太守单独一会,而使节便是段方圆。
  夜深了,段方圆换了身衣裳,腰间别刀,手压着帽檐,低头自后门而入。
  管家提着灯笼,将段方圆送到了堂屋,而汪和平已等候多时。
  烛火摇摇曳曳,两人促膝长谈。
  段方圆开门见山道:“汪太守可知,贵国朝廷已经放弃了整片楚地,命岳阳王沿长江撤兵,退守江南?”
  汪太守大吃一惊,显然是闻所未闻。
  褚景明驻守楚地,楚地尚有一战之力,可褚景明一旦退兵,楚地必将是兵败如山倒!
  段方圆道:“褚景明是吴国唯一的大将,重兵在握,他和他的部队若是全折在了楚地,朝廷将损失惨重。贵国朝廷眼见褚景明战况不利,便要他向金陵撤兵,退守国都。毕竟做出这决议的人们,此时便生活在国都,他们要先确保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安全。”
  他看向汪太守道:“贵国朝廷的话事人,就是这样一帮鼠目寸光的东西。”
  听了这话,汪和平眉眼低垂,心态彻底崩了。
  褚景明一旦退兵,他的坚守便毫无意义。
  他问道:“江州若降,燕王能否保证不伤城中百姓一人,不伤守军一兵一卒?”
  “燕王可以保证!”段方圆笃定道,“所有吴军将士,只要手中没有武器,盛军绝不主动攻击。”
  “当然,军队人多且杂,局面一旦发生混乱,燕王也很难完全控制得住。所以燕王的意思是,汪太守若有意和谈,还请前往江-荆边境与燕王面谈,双方协定出一个盛军全面接收江州的章程来。”
  段方圆话说得真诚,倒没有一丝虚的。
  其实去年荆州一役,燕王也并非“未伤百姓一人”,也有盛军劫掠百姓、杀害俘虏。不过事后燕王都一一清算,在全军阵前将这些犯事者枭首示众,以儆效尤。这件事,汪和平也已经听说了。
  汪和平思虑许久,又问道:“那限田令……”
  “要颁布。”段方圆坦然道,“燕王也叫我转达此话,限田令他还是要颁布的。汪太守,还有汪太守的幕僚们,全都要一视同仁,这一点,还请汪太守有个准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