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些孩子一岁多,他们就说孩子生下来就比平常小孩儿大。有些孩子三四岁,已经会跑、会跳、会说话了,他们也说是这孩子是刚生的……还有带着媳妇来,说媳妇马上要生了,问能不能提前入籍的。”
  “还有媳妇快生了,找大夫开催生药。”萧云贺双手抱臂,仰坐在圈椅上道,“还有猛喝催生药,闹出了个一尸两命的。”
  “总之是怪相频出……”赵秉文说着,看向了周祈安,“这些事如何处理是好?”
  衙役端来了一壶凉水,周祈安倒入杯中猛灌了一杯。
  水冰冰凉凉地入了喉,他这才活过来了。
  他放下水杯,说道:“他们不知道田不是现场分的,是衙门根据今年年初重造的户籍册,早就提前分好了的吗?不管是真新生儿、假新生儿,现在入籍,早就已经分不到田地了。”
  这件事,一线工作人员也强调过许多遍,只是信息一口口相传,便难免扭曲,百姓不认为这是百分百确切的信息,还是会抱着“万一能分呢?”的心态。
  他说道:“这些‘新生儿’一律按正常岁数正常入籍,但不分田地。让各县乡的士兵沿街敲锣打鼓地宣告,现在入籍已经晚了,已经分不到地了!”
  “抱来一个三岁小孩儿,承认自己当初瞒报了人丁,那我也不追究。但若抱来一个三岁小孩儿,非说这小孩儿是最近刚出生的,那我可要按瞒报人丁的罪名罚了!”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赵秉文应了声“是”,又说道:“其实这样的人也是少数。许多黎庶分得了田地,纷纷跪地谢恩,官兵扶都扶不起来;有些百姓分得的田地差了一些,但也毫无怨言,只说感恩;还有许多小孩儿,说将来要参军报效燕王。”
  周祈安得了空,也会骑马到各地抽查情况,他知道大部分百姓都是淳朴向善的。
  赵秉文微微垂眸,顿了片刻才又道:“但我担心一件事。”
  “嗯?”周祈安回过神来道,“你说。”
  “王爷抄没这些藩王、官宦、地主们的田产,恐怕会树敌太多……”赵秉文面露担忧,说道,“这恐怕会让秦王在前线遭到更加强烈的抵抗。”
  “看事看两面。”周祈安道,“我抄没田产,树立了敌人,但我计口授田,这些分得田地的人,将来也会支持我不是吗?”
  不是东风压了西风,便是西风压了东风。
  他要做的事,便是带领黎庶压倒既得利益集团。
  周祈安道:“那些藩王、官宦、地主,也许会团结起来反抗我,但他们忘记了,能为他们守卫家园的士卒也是黎庶!之前在荆州战场上投降的数万吴军俘虏,我也给他们分了田地,如今镇守前线的吴军,若是得知此事,会不会就更想不战而降了呢?”
  第229章
  这阵子, 周权和褚景明对垒,周祈安也没闲着,派了段方圆前去游说隔壁的江州投降。
  江州没有藩王, 只有一个太守。
  太守能调动的资源毕竟有限,褚景明败退、荆州王投降之后, 与之唇亡齿寒的汪太守便也一直瑟瑟发抖。
  “快!十日之内, 所有物资必须入城!”
  江州云城城门大开, 吴军将领站在城门前,大声指挥着官兵运送辎重。
  辎重车上载满了物资,正一辆辆排队入城, 碰上走得慢的牲畜, 将领抬手就是一鞭。
  城池四面八方已围满了前来逃难的百姓。
  一对中年夫妻在车上驮着家当、老人和小孩, 恳求官兵放他们进城避难,可汪太守已下令不接收一个难民。
  他们吸取了荆州的教训,一旦接收难民, 城中不说物资, 连空间都不够用。
  到时候不等外面打进来,里面自己人就闹着要打出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