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2 / 3)
他小抿了一口茶,说道:“我自己便恭敬不如从命,余爱那边,我再问问她。”
“好。”周祈安应道。
赵秉文岔开话头道:“谭玉英,我已经盘查清楚了。她祖父是个直臣,曾试图在吴国实行改革,劝说皇上削弱皇室宗亲的开支与士大夫阶层的势力。”
“只是他亲手教出来的皇帝,却始终站在中间摇摆不定,一面贪图改革所带来的富强,一面又念着这些宗亲和臣子们的情,下不去狠手。最终改革失败,谭廉成了众矢之的。”
“后来先帝、谭廉接连病故,谭家便也彻底失了庇佑。”
“她伯父、父兄的确是为国捐躯,可她兄长走后,谭廉之前得罪过的那些人,还是没有放过谭家。”
“他们构陷她兄长在救疫之时贪墨了皇粮,导致她家男丁皆被流放。但所谓男丁,也只有她兄长一个半大儿子,已经死在了流放途中。她对吴国已经心寒。此人,可用。”
“知道了。”周祈安应道。
她爷爷是改革派,她那篇策问能将吴国的沉疴痼疾分析得句句见血,日后若有幸能一统南吴,如何治理吴国的问题,谭玉英必将是绝佳的谋士。
第223章
几日过后, 周权、卫吉陆续抵达荆州,在周祈安宅邸下榻。
眼看要过年了,万管家命人在宅门外和游廊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大灯笼。仆役们忙着置办年货, 东西一车车地拉进来,皆从侧门抬入, 宅子里每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衙门封印, 公孙昌、萧云贺闲在了家, 见宅子里客人们接踵而至,有些他们也不大认识,一老一少便都躲在了院子里不大爱出来。
连绵了一整个腊月的阴雨终于停了, 这两日天气放晴, 阳光和煦, 两人用过饭,便在院子里消食晒太阳。
庭院里的腊梅开的正盛,公孙昌折了几支, 坐在树下石凳上修剪了起来, 颇有雅兴。
萧云贺坐在公孙昌对面喝酒,烈酒入喉, 一路辣到了肠子。
他之前滴酒不沾, 这阵子却又杯不离手。
他头一回在异地过年,又忽然闲了下来, 心中多少有些思乡的愁苦, 说道:“老头儿,你觉得以燕王如今的势头, 多久能打回长安?”
“小王爷也难呐……”公孙昌剪着梅枝, 说道,“他要整军经武, 他要治理州府,他还要想办法搞钱、搞粮草,喂饱我们这么多的人。这桩桩件件,又有哪一件容易了?背了个弑君的反贼罪名,打回长安也得师出有名……只能先以盛军旗号攻打南吴,长安,”他轻叹一口气道,“还需从长计议啊……”
萧云贺道:“那岂不是要放任奸党在长安做大,放任奸党霍乱天下了?”
“如今的长安,就像那脓包,你得等它长熟了再去捅破,硬挤是挤不出来的……”公孙昌道,“说实在的,这奸党把国家折腾得越惨,燕王收复起来便越是容易!”
“你这老头,唯恐天下不乱啊!”萧云贺嗤之以鼻道。
“我这把岁数逃到了这儿来,便没想过要活着回去。”公孙昌摆弄腊梅的手依旧不停,说道,“哪日燕王若得了天下,萧小公子,拜托你帮我联系联系我那在沧州的儿子,叫他把我的棺椁牵回咱济州祖坟去,我在九泉之下也就能瞑目啦。”说话间,一瓶腊梅已经插好。
萧云贺瞥了一眼,插得还挺雅致。
///
周权是前夜抵达的荆州,下马用了顿饭,便又马不停蹄赶往了边防军营。
褚景明上一回便是趁年节打了盛军一个措手不及,此次过年必然要加强巡防,一点也马虎不得。
卫吉昨日才到,还未与周权打上照面。
如今他是一面帮周祈安打理茶叶生意,一面协理青州政务,一面还要养病,说道:“许知府那边已经交接清楚了,往后青州府官印便交由若云代掌。估摸着过完年,许知府便可动身,来帮你料理西南政务。”
为此,周祈安已在鹭州置了一套宅邸,用以安顿许知府一家老小。 ↑返回顶部↑
“好。”周祈安应道。
赵秉文岔开话头道:“谭玉英,我已经盘查清楚了。她祖父是个直臣,曾试图在吴国实行改革,劝说皇上削弱皇室宗亲的开支与士大夫阶层的势力。”
“只是他亲手教出来的皇帝,却始终站在中间摇摆不定,一面贪图改革所带来的富强,一面又念着这些宗亲和臣子们的情,下不去狠手。最终改革失败,谭廉成了众矢之的。”
“后来先帝、谭廉接连病故,谭家便也彻底失了庇佑。”
“她伯父、父兄的确是为国捐躯,可她兄长走后,谭廉之前得罪过的那些人,还是没有放过谭家。”
“他们构陷她兄长在救疫之时贪墨了皇粮,导致她家男丁皆被流放。但所谓男丁,也只有她兄长一个半大儿子,已经死在了流放途中。她对吴国已经心寒。此人,可用。”
“知道了。”周祈安应道。
她爷爷是改革派,她那篇策问能将吴国的沉疴痼疾分析得句句见血,日后若有幸能一统南吴,如何治理吴国的问题,谭玉英必将是绝佳的谋士。
第223章
几日过后, 周权、卫吉陆续抵达荆州,在周祈安宅邸下榻。
眼看要过年了,万管家命人在宅门外和游廊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大灯笼。仆役们忙着置办年货, 东西一车车地拉进来,皆从侧门抬入, 宅子里每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衙门封印, 公孙昌、萧云贺闲在了家, 见宅子里客人们接踵而至,有些他们也不大认识,一老一少便都躲在了院子里不大爱出来。
连绵了一整个腊月的阴雨终于停了, 这两日天气放晴, 阳光和煦, 两人用过饭,便在院子里消食晒太阳。
庭院里的腊梅开的正盛,公孙昌折了几支, 坐在树下石凳上修剪了起来, 颇有雅兴。
萧云贺坐在公孙昌对面喝酒,烈酒入喉, 一路辣到了肠子。
他之前滴酒不沾, 这阵子却又杯不离手。
他头一回在异地过年,又忽然闲了下来, 心中多少有些思乡的愁苦, 说道:“老头儿,你觉得以燕王如今的势头, 多久能打回长安?”
“小王爷也难呐……”公孙昌剪着梅枝, 说道,“他要整军经武, 他要治理州府,他还要想办法搞钱、搞粮草,喂饱我们这么多的人。这桩桩件件,又有哪一件容易了?背了个弑君的反贼罪名,打回长安也得师出有名……只能先以盛军旗号攻打南吴,长安,”他轻叹一口气道,“还需从长计议啊……”
萧云贺道:“那岂不是要放任奸党在长安做大,放任奸党霍乱天下了?”
“如今的长安,就像那脓包,你得等它长熟了再去捅破,硬挤是挤不出来的……”公孙昌道,“说实在的,这奸党把国家折腾得越惨,燕王收复起来便越是容易!”
“你这老头,唯恐天下不乱啊!”萧云贺嗤之以鼻道。
“我这把岁数逃到了这儿来,便没想过要活着回去。”公孙昌摆弄腊梅的手依旧不停,说道,“哪日燕王若得了天下,萧小公子,拜托你帮我联系联系我那在沧州的儿子,叫他把我的棺椁牵回咱济州祖坟去,我在九泉之下也就能瞑目啦。”说话间,一瓶腊梅已经插好。
萧云贺瞥了一眼,插得还挺雅致。
///
周权是前夜抵达的荆州,下马用了顿饭,便又马不停蹄赶往了边防军营。
褚景明上一回便是趁年节打了盛军一个措手不及,此次过年必然要加强巡防,一点也马虎不得。
卫吉昨日才到,还未与周权打上照面。
如今他是一面帮周祈安打理茶叶生意,一面协理青州政务,一面还要养病,说道:“许知府那边已经交接清楚了,往后青州府官印便交由若云代掌。估摸着过完年,许知府便可动身,来帮你料理西南政务。”
为此,周祈安已在鹭州置了一套宅邸,用以安顿许知府一家老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