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孙昌、萧云贺在宅子里休养了两日,便被周祈安安排了活儿干——公孙昌帮赵秉文张罗乡试,萧云贺则负责修建官道。
  周祈安安排给他的角色更像监理,盯着施工质量以及有无贪墨。
  公孙昌原本不是来求职的。
  他这岁数,早该退了,他是来找周祈安养老的。
  他老伴儿走了,唯一一个儿子如今在沧州当官。也是他这当爹的没本事,儿子才被发配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吃沙子。
  他和他儿子性子不对付。他是慢吞吞的性子,儿子却和他娘一样都是急脾气,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便是嫌他没出息。
  他也不想去找他儿子,便带上了全部积蓄,本想到周祈安地界过过消停日子,颐养天年,没想到一上路就被劫了。
  周祈安没事就爱逗逗这小老头,说道:“我又不是你儿子,干嘛来找我养老!”
  公孙昌面色一怔,吞吞吐吐道:“……我这不是看二公子人美心善……”
  周祈安正色道:“我如今只剩人美,可再没有心善了!荆州不养闲人,来了就得干活,不干活儿可没饭吃。”
  公孙昌:“……”
  大家纷纷忙碌了起来,赵秉文、公孙昌之前虽未组织过科考,但组织个乡试倒还绰绰有余,很快便拟出了个章程。
  堂屋内,赵秉文手握佛珠,说道:“关于王爷上回说要看童生出身的事,我和公孙大人私下也做了一番商讨。若是打了乡试的旗号,那便不好如此。无论是不准吴国高官贵族之后参加考试,还是让他们参加了,事后再悄悄抹掉他们的名额,这都有违科考的公平性。”
  这口子一开,便要坏在根上,日后科考的风评,乃至后续官员组织科考的风气都要受此影响。
  赵秉文目光一向放得又高又远,周祈安也认同这一说法,问道:“二位大人可有什么好的主意吗?”
  “不如只把此次考试当做官府的一次大规模胥吏选聘,而非乡试。”赵秉文道,“官府只把一些中低等胥吏职务放出去,考试只是其中一环。高门贵族之士自然对这些胥吏职务不感兴趣,如此便可筛选掉大部分人。”
  公孙昌应和道:“是是是。”
  “可行。”周祈安道。
  如此一来,倒是有可能与一些贤能之士也失之交臂,但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迅速招到一批可信任并且能干活儿的人,其他都可从长计议。
  赵秉文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说道:“哪怕资质差些,但只要勤奋肯学,我和公孙大人都愿意慢慢教导。”
  公孙昌点头道:“对对对。”
  周祈安说:“那就这么办吧。”
  第221章
  公孙昌、萧云贺一来, 宅子便明显不够住,恨不能游廊上一回头便撞上人。万管家这阵子也看好了一套宅邸,三进三出, 带左右两个大跨院,请周祈安去看了一眼, 周祈安点了头, 万管家便当场签订合同成交了。
  周祈安带公孙昌、萧云贺搬了出去, 这一套便留给了赵秉文,他也好把妻女接来。
  葛文州回来时荆州已经入了冬。
  荆州的冬季与长安不同,冷雨凄凄、阴寒蚀骨。
  北盛来的将士们一时都难以适应, 最近病倒了一大片, 为此营中的茶水已全部换为了姜汤, 军医也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
  荆州各县的胥吏选聘考试刚结束,在吴国时期怀才不遇之士,是此次报考的主力。
  公孙昌正带人衡文, 据说资质都还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