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3 / 3)
这是我初次尝试以感情走向为核心的题材,写起来也跟剧情向作品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刚开始写的时候不太习惯这种转变,但好在后面也算越来越上手了。
给本文写大纲的时候,预估字数只有20~30万字,核心是保留完整流畅的情感体验。因此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做了许多情节设定,但一些偏日常的部分会让阅读体验变得拖沓,变成日常水文,让情绪卡在那里,因此只能忍痛删改。
即便如此,在写到大纲进度80%的时候,还是觉得本文前半部分还有可以更加简洁流畅的余地。然而没想到这大纲里后20%的内容也是一章又一章,硬是多写了一倍,直到三十多万字才终于勉强可以标个“完结”。
……不管怎么说,至少正文的体验还是勉强保持得不错,抛出去的设定也都安全回收,这本也平稳落地了。
至于其他零碎的部分,就塞到番外里吧!
也非常庆幸各位看官对本文的支持!这可能是我好评率最高的一本书,虽然流量不如人意,但每次打开书评终于不用做挨骂的心理建设、看到的都是大家对主角们和剧情的关注和喜爱,都是我一直热情高涨地写完这个故事不可或缺的动力!
(所以这都完结了,就不能莫名其妙让我的评分突然涨到9分以上吗@平台?)
关于剧情:
灵感来源是我看过的每一部小说动漫等等作品里总有这么一个角色,和特立独行人设酷炫的主角们不同,他们普遍阳光、热情、有点笨,无条件支持着主角,一种挑不出什么错处的大众款路人,总之理所应当地就在自己该在的位置发光发热。
但这一次,我想让目光聚焦在这样一个习惯性当路人的配角身上。
他的阳光、热情和善良不是理所应当的普通设定,而是值得被夸奖的珍贵品质。他爱着世界上的一切,却也渴望自己能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成为某个人的第一和唯一。
虽然他已经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那个配角路人的位置,但这个故事的主角,从头到尾都不是什么“攻略者/玩家”,而是程思源自己。
于是这个世界以此出发,随着名为“程思源”的第一个节点的完善,一切人物、关系……也随之铺开。
然后就涉及到另一个我想刻画的部分,就是让每个人都能鲜活地活在当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决定选择这条线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放弃了一些更加鲜明又易懂的、快节奏的描写方法,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阮苏玉”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的定位究竟是什么。
“重生打脸拿回属于我的一切”这种套路固然很爽(也肉眼可见更受欢迎orz),但思考和尝试许久后我终于悟了:在选择了源源当这个世界的主角时,小玉的定位问题就已经有了属于源源自己的答案。
关于小玉究竟是个可怜人还是恶毒男配,其实就连小玉自己也无所谓这个评价。但每一个肯将他视为一个有自己经历的“人”、以此为前提而产生判断的读者,无论结论好坏,对本书来说都已经十分温柔。
最后关于祁老师。
关于祁老师,最让我纠结的一点是怎么抛出他过去的创伤——也就是何煦的事情。让源源误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好像走不通,俩人都不是那种会放任误会滋长的类型。况且在普遍流行一种亲密关系中的信任焦虑和独占欲的当下环境中,我希望我的主角们能至少在这方面给大家的感觉是健康和安全的。 ↑返回顶部↑
给本文写大纲的时候,预估字数只有20~30万字,核心是保留完整流畅的情感体验。因此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做了许多情节设定,但一些偏日常的部分会让阅读体验变得拖沓,变成日常水文,让情绪卡在那里,因此只能忍痛删改。
即便如此,在写到大纲进度80%的时候,还是觉得本文前半部分还有可以更加简洁流畅的余地。然而没想到这大纲里后20%的内容也是一章又一章,硬是多写了一倍,直到三十多万字才终于勉强可以标个“完结”。
……不管怎么说,至少正文的体验还是勉强保持得不错,抛出去的设定也都安全回收,这本也平稳落地了。
至于其他零碎的部分,就塞到番外里吧!
也非常庆幸各位看官对本文的支持!这可能是我好评率最高的一本书,虽然流量不如人意,但每次打开书评终于不用做挨骂的心理建设、看到的都是大家对主角们和剧情的关注和喜爱,都是我一直热情高涨地写完这个故事不可或缺的动力!
(所以这都完结了,就不能莫名其妙让我的评分突然涨到9分以上吗@平台?)
关于剧情:
灵感来源是我看过的每一部小说动漫等等作品里总有这么一个角色,和特立独行人设酷炫的主角们不同,他们普遍阳光、热情、有点笨,无条件支持着主角,一种挑不出什么错处的大众款路人,总之理所应当地就在自己该在的位置发光发热。
但这一次,我想让目光聚焦在这样一个习惯性当路人的配角身上。
他的阳光、热情和善良不是理所应当的普通设定,而是值得被夸奖的珍贵品质。他爱着世界上的一切,却也渴望自己能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成为某个人的第一和唯一。
虽然他已经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那个配角路人的位置,但这个故事的主角,从头到尾都不是什么“攻略者/玩家”,而是程思源自己。
于是这个世界以此出发,随着名为“程思源”的第一个节点的完善,一切人物、关系……也随之铺开。
然后就涉及到另一个我想刻画的部分,就是让每个人都能鲜活地活在当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决定选择这条线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放弃了一些更加鲜明又易懂的、快节奏的描写方法,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阮苏玉”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的定位究竟是什么。
“重生打脸拿回属于我的一切”这种套路固然很爽(也肉眼可见更受欢迎orz),但思考和尝试许久后我终于悟了:在选择了源源当这个世界的主角时,小玉的定位问题就已经有了属于源源自己的答案。
关于小玉究竟是个可怜人还是恶毒男配,其实就连小玉自己也无所谓这个评价。但每一个肯将他视为一个有自己经历的“人”、以此为前提而产生判断的读者,无论结论好坏,对本书来说都已经十分温柔。
最后关于祁老师。
关于祁老师,最让我纠结的一点是怎么抛出他过去的创伤——也就是何煦的事情。让源源误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好像走不通,俩人都不是那种会放任误会滋长的类型。况且在普遍流行一种亲密关系中的信任焦虑和独占欲的当下环境中,我希望我的主角们能至少在这方面给大家的感觉是健康和安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