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民国养弟弟 第108节(3 / 4)
照片一角还写着日期:1931年夏。
“我是程添锦的朋友,”她轻声说,目光扫过程修远,“也是林烬的...朋友。”
林烬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怀表。左南萧的目光在那块表上停留了一瞬,又很快移开。
“我知道沫沫他们在香港很安全,”她继续道,声音很轻,却让林烬的肩膀微微放松下来,“程伯父伯母...他们也很好。”
张冠清哼了一声:“你大老远跑来,就为说这个?”
“当然不是。”左南萧拍了拍骡子背上捆着的三弦琴,“我是来工作的——报道你们,也帮你们。”她看向那些躺在草铺上的伤员,“添锦哥...他一定会希望我这么做。”
当晚,左南萧在龙王庙前唱起了大鼓书。
她脚踩条凳,三弦琴搁在膝头,沙哑的嗓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不说那张良韩信楚霸王,单表那四行仓库好儿郎——”
唱到谢晋元率部升旗那段,几个从上海撤下来的老兵突然跟着哼起来。
程修远坐在最前排,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个陌生女人唱的故事里,有他熟悉的闸北,有他听林烬提过的四行仓库,甚至还有“明德书店”这个名字。
左南萧的绑腿渗着血。沈知微帮她换药时,发现小腿上蜿蜒着道新鲜的刀伤。
“穿越同蒲铁路时挨的鬼子刺刀。”左南萧满不在乎地说,顺手从包袱里抽出一沓文稿。最上面是篇未完成的通讯稿,标题写着:《怀表与手术刀——记120师卫生队的特殊战士》。
程修远好奇地凑过来:“你...你认识我另一个哥哥?”
左南萧的笔尖顿了顿:“林时?我当然认识。”她的目光变得柔和,“那年他在闸北卖报,总爱往明德书店跑,那个时候跟你差不多高,现在长得比林烬还高了。”
林烬站在药棚门口,怀表在掌心发烫。月光透过茅草棚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左南萧突然抬头:“对了,这个给你。”她从笔记本里取出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是张铅笔素描,画着林时和沫沫在香港的校园生活。
“上个月路过香港时偷偷去看的,”她轻声说,“沫沫长高了不少,林时...他很像你。”
张冠清不知何时站在了旁边,镜片后的眼睛微微发红:“就你多事。”
左南萧笑了,那笑容让程修远突然觉得,这个陌生女人好像也没那么陌生了。
第二天,左南萧跟着担架队去了五寨。临行前,她把三弦琴留给了卫生队。
“等打下太原,”她跨上骡子对林烬说,“我要在城楼上唱全本《八百壮士》——添锦哥当年也爱听这段。”
山风卷起她军装衣角,露出腰间别着的钢笔——那是程添锦送她的“密信笔”,笔杆里能藏微缩胶卷。
林烬站在山道上,看着那个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庙里的伤员突然齐声唱起《救亡进行曲》,跑调的歌声惊得崖壁上的山鸡扑棱棱飞起。沈知微领着小孩子们在晒绷带,那些洁白的布条在春风里舒展,像无数振翅欲飞的白鸽。
程修远抱着左南萧留下的三弦琴,突然觉得,那些关于哥哥、关于程添锦、关于明德书店的故事,似乎离自己又近了一些。
——
山风卷着黄土掠过龙王庙的屋檐,程修远蹲在药碾子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左南萧留下的那张素描
画上的林时穿着整洁的学生装,站在香港某所学校的台阶上,笑容明亮得刺眼。
少年突然抬头,望向正在整理药材的林烬:“哥,我的另一个林时哥哥......什么时候可以见面?就是你之前给我说的那个。”
林烬的手顿了顿,柴胡的根须在他指间簌簌落下。远处传来伤员换药时的呻吟声,混着张冠清不耐烦的训斥。 ↑返回顶部↑
“我是程添锦的朋友,”她轻声说,目光扫过程修远,“也是林烬的...朋友。”
林烬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怀表。左南萧的目光在那块表上停留了一瞬,又很快移开。
“我知道沫沫他们在香港很安全,”她继续道,声音很轻,却让林烬的肩膀微微放松下来,“程伯父伯母...他们也很好。”
张冠清哼了一声:“你大老远跑来,就为说这个?”
“当然不是。”左南萧拍了拍骡子背上捆着的三弦琴,“我是来工作的——报道你们,也帮你们。”她看向那些躺在草铺上的伤员,“添锦哥...他一定会希望我这么做。”
当晚,左南萧在龙王庙前唱起了大鼓书。
她脚踩条凳,三弦琴搁在膝头,沙哑的嗓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不说那张良韩信楚霸王,单表那四行仓库好儿郎——”
唱到谢晋元率部升旗那段,几个从上海撤下来的老兵突然跟着哼起来。
程修远坐在最前排,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个陌生女人唱的故事里,有他熟悉的闸北,有他听林烬提过的四行仓库,甚至还有“明德书店”这个名字。
左南萧的绑腿渗着血。沈知微帮她换药时,发现小腿上蜿蜒着道新鲜的刀伤。
“穿越同蒲铁路时挨的鬼子刺刀。”左南萧满不在乎地说,顺手从包袱里抽出一沓文稿。最上面是篇未完成的通讯稿,标题写着:《怀表与手术刀——记120师卫生队的特殊战士》。
程修远好奇地凑过来:“你...你认识我另一个哥哥?”
左南萧的笔尖顿了顿:“林时?我当然认识。”她的目光变得柔和,“那年他在闸北卖报,总爱往明德书店跑,那个时候跟你差不多高,现在长得比林烬还高了。”
林烬站在药棚门口,怀表在掌心发烫。月光透过茅草棚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左南萧突然抬头:“对了,这个给你。”她从笔记本里取出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是张铅笔素描,画着林时和沫沫在香港的校园生活。
“上个月路过香港时偷偷去看的,”她轻声说,“沫沫长高了不少,林时...他很像你。”
张冠清不知何时站在了旁边,镜片后的眼睛微微发红:“就你多事。”
左南萧笑了,那笑容让程修远突然觉得,这个陌生女人好像也没那么陌生了。
第二天,左南萧跟着担架队去了五寨。临行前,她把三弦琴留给了卫生队。
“等打下太原,”她跨上骡子对林烬说,“我要在城楼上唱全本《八百壮士》——添锦哥当年也爱听这段。”
山风卷起她军装衣角,露出腰间别着的钢笔——那是程添锦送她的“密信笔”,笔杆里能藏微缩胶卷。
林烬站在山道上,看着那个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庙里的伤员突然齐声唱起《救亡进行曲》,跑调的歌声惊得崖壁上的山鸡扑棱棱飞起。沈知微领着小孩子们在晒绷带,那些洁白的布条在春风里舒展,像无数振翅欲飞的白鸽。
程修远抱着左南萧留下的三弦琴,突然觉得,那些关于哥哥、关于程添锦、关于明德书店的故事,似乎离自己又近了一些。
——
山风卷着黄土掠过龙王庙的屋檐,程修远蹲在药碾子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左南萧留下的那张素描
画上的林时穿着整洁的学生装,站在香港某所学校的台阶上,笑容明亮得刺眼。
少年突然抬头,望向正在整理药材的林烬:“哥,我的另一个林时哥哥......什么时候可以见面?就是你之前给我说的那个。”
林烬的手顿了顿,柴胡的根须在他指间簌簌落下。远处传来伤员换药时的呻吟声,混着张冠清不耐烦的训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