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民国养弟弟 第9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烬站在码头,望着对岸租界的霓虹。怀表里的日历指向11月,而表盖内侧的“程林氏”三个字,被摩挲得发亮。
  身后传来脚步声,程添锦将一份新印的《救亡情报》递给他——头版是红军会师的照片,角落里却藏着张学良的密电节选:
  “西北事,待雪至则决。”
  江水呜咽,秋夜无星。
  殡仪馆的挽联在风中飘荡,墨迹未干:“民族魂”。
  而黄浦江上,日本军舰的探照灯,正扫过这座不眠的城市。
  1936年11月上海黄浦江畔
  江风凛冽,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军靴踏过外滩的石板路,整齐划一的步伐震得沿街商铺的玻璃嗡嗡作响。
  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膏药旗高高扬起,像一片血渍染在十一月的天空。
  林烬站在码头货堆后,望远镜的镜片倒映着日军演习的炮口——他们故意将靶船设在中国渔民的作业区,每一次炮击都掀起巨浪,将附近的舢板掀翻。
  “第三起了。”秦逸兴压低声音,手里装卸的麻袋里藏着刚印好的《救亡情报》,“昨天又有个渔老大被浪卷走......”
  他没说完,但两人都清楚——这不是演习,是威慑。
  沧浪阁茶楼密室
  邹韬奋被捕前最后一篇社论《我们的立场》被紧急刻印,油墨未干就分发出去。
  “七君子全进去了。”张冠清把算盘摔得震天响,“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连史良女士都没放过!”
  程添锦的钢笔尖在名单上划出深深墨痕:“租界法院明天开庭,罪名是‘危害民国’。”
  沫沫突然举起刚收到的密信:“绥远大捷!傅作义将军收复百灵庙!”
  欢呼声还未落下,林时又递来另一份电报:“蒋介石调了三十个师围陕北......”
  室内瞬间死寂。
  杜老慢悠悠合上《孟子》,枯瘦的手指点了点某行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顾公馆
  顾安将威士忌泼在军事地图上,酒液沿着陇海铁路线流淌:“张学良昨天密电延安,说‘剿共’部队已经故意延误行军。”
  林烬盯着西安的位置:“杨虎城那边呢?”
  “他的十七路军更绝——”顾安冷笑,“把弹药箱里的子弹全换成了空包弹。”
  窗外,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装甲车隆隆驶过,车灯扫过公馆外墙的“中日亲善”标语。
  11月23日租界法庭外
  寒风刺骨,林烬和程添锦挤在抗议人群中。学生、工人、报童......黑压压的人群像一道血肉长城,堵住了法庭的每一个入口。
  “释放爱国领袖!”沫沫的嗓音已经嘶哑,却仍举着邹韬奋的照片。林时护在她身前,少年人的脊背挺得笔直。
  突然,印度巡捕的水龙对准人群——
  “蹲下!”程添锦一把将林烬护在身下。刺骨的水柱冲散了队伍,却冲不散此起彼伏的《义勇军进行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