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民国养弟弟 第5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虹口区一周内137人死于伤寒......”
  “12岁女工日均工作14小时......”
  报纸上的铅字像蚂蚁般爬进他的瞳孔。那张附图的照片里,女童工嶙峋的肋骨清晰可数,手腕细得能看见骨头的轮廓——比沫沫还要瘦小。
  21世纪的实验室里,有人抱怨离心机太吵。而1932年的纱厂,孩子们在震耳欲聋的纺织机声中渐渐失聪。
  “咔嚓。”
  食指关节被咬出了血,铁锈味在口腔里蔓延。林烬浑然不觉,另一只手正神经质地敲打着桌面
  程添锦端着药箱悄声走近,纱布轻轻覆上他渗血的手指:“别看了。”
  林烬猛地抬头,眼睛里烧着程添锦从未见过的火:“你早就知道是不是?”他抖着报纸,“这些......这些就在三条街外!”
  程添锦的镜片反射着报上女童工空洞的眼神,半晌才开口:“工人夜校的地下室......”他声音轻得像叹息,“收留着七个从纱厂逃出来的孩子。”
  林烬的拳头砸在报纸上,墨迹晕染了女童工的脸。
  这吃人的世道......
  程添锦的手掌覆在他颤抖的拳头上,体温透过血迹斑斑的纱布传来。书桌上的怀表指向午夜,而1932年的上海,还有无数孩童在机器旁熬着漫漫长夜。
  程添锦的指尖缠着雪白纱布,小心翼翼地为林烬包扎好伤口,末了低头在那泛红的指节上轻轻一吻。
  “喂,”林烬踢了踢他的小腿,故意扯开话题,“秦逸兴那小子有对象了,纱厂的女工,说过几天带我去见见。”他歪头,“你要不要一起去?”
  程添锦的手顿了顿,金丝眼镜链子轻轻晃动:“纱厂的?”
  “嗯,”林烬突然笑起来,“听说还是他英雄救美——”话到一半又想起报纸上那些瘦骨嶙峋的女童工,笑容淡了下去。
  窗外传来日本巡逻车的引擎声,两人同时沉默。等噪音远去,林烬才又开口:“话说这边结婚......”他想起秦逸兴的话,表情微妙,“真是先同居再提两斤白糖上门?”
  程添锦失笑,摘掉眼镜揉了揉眉心:“上海工人阶层的婚俗......”他伸手从书架取下一本《沪上风物志》,“分三步。”
  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
  “一是‘过衣服’——”程添锦的声音带着讲课时的沉稳,“男方送阴丹士林布,女方回亲手缝的布鞋。”
  林烬想起秦母最近总在纳的千层底。
  “二是‘搬嫁妆’,找几个工友抬着搪瓷脸盆、热水瓶游行。”程添锦的指尖停在某页照片上——几个码头工人正扛着绣花枕头招摇过市,“最后才是‘拜天地’,在灶披间摆桌酒......”
  突然有冰凉的东西贴上林烬的脸颊。他低头,看见程添锦不知从哪变出盒洋砂糖,铁盒上印着“怡和洋行”的英文标识。
  “不过——”程添锦突然贴近他耳畔,温热呼吸拂过耳廓,“程家娶亲,得按古礼走三书六礼。”手指点了点砂糖盒,“这是‘纳采’的甜头。”
  林烬耳根发烫,正要反驳,楼下突然传来电话铃声。程添锦起身时,那本《沪上风物志》哗啦翻到某页——
  【民国二十年纱厂女工婚嫁调查】配图里,十几个穿补丁衣裳的姑娘挤在镜头前,最瘦的那个手里攥着块白糖,笑得却比身后外滩的霓虹还亮。
  在1932年的上海,爱情可以是两斤白糖,也可以是暗夜里相握的、带伤的手…
  林烬的指尖摩挲着铁皮砂糖盒,冰凉的金属表面凝着水珠。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叠从顾安那儿“搜刮”的钞票,抽出一半塞进糖盒里。
  程添锦端着红茶推门进来时,正看见林烬把一张钞票拍在书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砂糖我要了,”林烬扬起下巴,眼底闪着狡黠的光,“拿去给老秦当贺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