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宦(作者:明灵不顾) 第4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千里江山,风景自是各异。而据说,那距离澧都并不多远的淮扬河一带已然有了些许春暖的迹象。
  也不知这是否为诱商的噱头,其中真假虽难以辨别,可那催人痒的春风倒确确实实是吹到了那皇城里去,刮进了元璟帝的耳中。
  于是,天子便在那位最是衬他心意的掌印魏玠陪同之下辞别,不顾反对劝谏地摞下朝中琐事,浩浩荡荡地逍遥快活去了,这倒苦了一众清流大臣忙得脚不沾地。
  “苏大人,您先前要的六部事务簿已然送至,现在可要过目?”来人恭敬道。
  “容后观阅。”苏禀辰轻轻抬眼,血丝已清晰可见,“有劳徐左给事。”
  “不不不,职责所在怎称劳烦,能为苏大人出一份力实为荣幸。”徐有谅忙谦卑道。
  他与苏禀辰共事也有一段时日了,心里多少有着几分计较。
  苏禀辰所任职的吏科给事中为正七品职位,品级很低,但有些方面的权力却很大,甚至可以抗衡尚书。日常除了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察六部,其余的就是负责归档登记,抄送内阁备案等,还有权参与朝堂廷议。
  品性作风如何,在细微之处自见分晓。而苏禀辰显然是个有抱负有能耐的,不愁没有出息,徐有谅倒不介意多和他套套近乎,拉拉关系。
  “纵是公事繁忙,也得当心身体。”徐有谅说。
  苏禀辰礼貌地笑笑,继续埋头整理着桌案之上被堆得满满的奏章,道:“内政不修,外乱不止,国势日衰,吏民失业。我能为之处寥寥无几。”
  浊世不乏为民请命者,汲汲营营。
  徐有谅微叹,沉默了会儿后,复微笑道:“良辰吉日近,到了秦娘子进苏家门的那日,我定上门讨一杯喜酒,备薄礼送上聊表心意。”
  苏禀辰怔了怔,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一瞬,面上染了浅浅的笑意,疲色不见。
  婚期将至,寤寐思之。
  第45章 愁永昼
  扬州湖畔, 清秀婉丽,一枝独异。不乏文人骚客前来此感受细雨如丝,于如烟雾般飘渺中吟诗赋词, 亦尤适帝王隆至,添上点虚无的龙气也能被传成一段佳话妙谈。
  乍暖还寒, 初闻莺啼, 湖心小亭, 雅致怡人。
  可今日的李延瞻却忽然失了初来时的兴致,他郁郁地扫了一眼面前玉湖上往来不绝的商船,不大得劲地摇了摇手中的折扇, 转脸对身边陪行的昭王道:“商旅繁荣, 也不知是沾了何光?朕难得亲临此, 竟也不识停舟驻足,当真是惯得了这些贪图蝇头小利吊钱货。”
  且论先皇余子李延晁,于洪武十年嗣位, 得封昭王后逾二年就藩太宁, 其封地为淮扬河渡峰口外以河南布政司官署为历代王府官邸。今元璟帝有兴游经此处,便得了昭王的随同伴驾。
  昭王闻言哈哈一笑, “扬州的盐商和徽商虽闻名百里, 又怎及陛下余音一声?他们不识好歹,大可一改通商税令, 也好让他们反省反省。”
  商为政限, 当权者之策,可决商路商情。
  “此话在理。”李延瞻神色缓和。
  “龙潜浅渊, 虾米不知者不怪。自是陛下有心微服私访, 不劳扰民众,故而甚寂。”于一边躬身低眉侍奉的魏玠有心活络气氛, 讨巧地道,“就是可惜了那玉人佳颜难露于天子前,不叫红颜落华殿。”
  李延瞻闻言豪迈一笑,若志吞万里,“朕倒是有心瞧瞧这贵地好风光。”
  素闻淮扬岸边的女子多素雅温婉,却自带一种别样的柔媚,和着这醉到流光里去的风景尽迷人眼。怎奈多拘束,轻易不抛头露面。
  昭王眸光微动,低头沉吟片刻,旋即若有深意地提议道:“陛下不妨随臣前往一地。”
  古刹公祠,林堂芳圃。
  前来烧香拜佛的世俗香客皆被屏退而去,青衣师太们个个战战兢兢,侍候这到此来的几尊大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