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6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彩兰面露不忍,若是她没遇见公主,便跟这些宫女一样。
  辛月叹了口气,知道她们无处可去,自然不能赶走她们,便转而看向那十几个太监,那十几个太监见状连忙求情道:“公主殿下,奴才们也无处可去。”
  辛月听了不解的问刘懈:“宫女二十五岁出宫,太监们不是四五十岁还能在宫中干活吗?”
  刘懈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说:“进了宫中的太监是如此,可是他们都不是。”
  原来贫苦人家活不下去,有些人家都不等宫中招人,便自己给自己或是儿孙净了身,主动想投身进宫。
  只是宫里也没那么多岗位安
  排,便有许多净了身身体做了太监,却还得不到太监身份的人,若是没净身他们还能找别的活干混一口饭吃,可已经净了身的人,除了皇室无人敢用,他们便只能排着队等着入宫的机会。
  这十几个太监便都是这种情况。
  这回难得京中建造公主府,他们都是抢破了头才得了来伺候公主的机会,如何舍得被赶走。
  辛月傻了眼,若是她不接收这些人,感觉这些人都没有活路了。
  辛月本就是心善的人,听了他们这等身世哪还狠得下心,颇为在意的问刘懈道:“似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吗?”
  刘懈对这些人有一种同类的怜惜,也是满脸怅然的点点头,说:“还有不少呢,日日只靠着内务府施粥活着等待机会。”
  “不过日后应该不会再有这种情况了。”见辛月听得皱起眉头,刘懈笑着宽慰道:“有皇上和公主殿下为百姓努力争得了分田的机会,百姓们有活路了便少有这些不顾一切的人了。”
  辛月听了刘懈的劝慰心里也舒服了一些,看向跪了一地的人说:“快都起吧,我留你们下来便是,只是我真用不着这些人伺候,你们若想留下便要听我的安排,我给你们找些别的事情干。”
  他们只听能留下来就高兴极了,没有一个人探听要做别的事情是什么。
  辛月还没准备搬过来住,便吩咐刘懈先将那与辛家共用的院墙打个门洞出来,然后便跟着家人先回了辛家。
  回家之后宋氏好奇的问辛月:“月娘,那些太监宫女你准备怎么安置他们?都是些可怜的人。”
  宋氏也是个心软的人,她见彩兰有一手梳妆的好手艺,便问:“若是那宫女里有善针线或是愿意学针线的,我那锦绣阁倒是可以安置几个。”
  辛月点点头说:“过几日商行安顿好了,我便去仔细问问他们都擅长什么,原先还准备在京中招人的,若是他们愿意,便让他们在商行做事吧。”
  辛月没想到得了皇上一个公主府,却捎带变成了失业宫女、无业太监安置中心。
  算了算了,往好处想还省得她招人了呢,想来这些宫女太监们做办展的事情应该没问题。
  晚上家里给沈砺庆贺,见他成绩这般好,辛长平问他:“砺哥儿,不如缓一缓,多学几年再考乡试?那时还能再搏一搏前几名的好名次。”
  辛长平现在不怕明年沈砺考不上乡试,反而怕他吊着车尾考上了,日后同僚之间叙同科同年,这个名次要跟着他一生的。
  辛盛也开口劝沈砺道:“师弟,你年纪小,莫要急于一时求成,下一科再考你也才十六岁。”
  辛月见状也说:“十六岁的举人老爷都少见呢。”
  沈砺知道师父和师兄、师妹都是为自己好,想了想他便还是听了劝告,他本来家世就不好,如今只能靠科举为自己增光彩,若是乡试名次高一些,许是师父和师娘日后替师妹择婿,也能多瞧自己一眼?
  沈砺点头答应了下来,晚上回屋便研墨提笔给舅公写信,一是告知自己考过院试的好消息,二是解释了一番他明年暂时不考乡试了,但还是要跟随师父、师兄学习。
  既然沈砺明年不参加乡试了,那么家中得到后年才有科举考生,后年又是春闱之年,哥哥辛盛已有了举人功名,该下场春闱了。
  这一年多家里没有科举考生,气氛自然轻松了许多,沈砺每日除了读书做功课,便是抽空带着辛月和辛年外出游玩。
  而辛月在辛氏商行总部安顿好之后,便将公主府的宫女和太监们一一按着才能和天赋、性格给他们在辛氏商行安排了职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