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51节(3 / 4)
现在好了,朝廷要给无地少地的百姓发田地,他家能有自己的田地了,又听说有明相指点去海外寻回的高产粮种,一个能亩产上千,一个更是亩产数千,那以后就再也不怕吃不饱了。
到时候他在家种地,让儿子出去找点事干,攒上两三年的银子,正经给儿子说个娘子,然后再攒个两三年的银子,给闺女做嫁妆,寻个好人家让闺女风光的嫁出去。
光是想一想,他这几日便是睡在旷野,以地为床以天为被,也都日日是美梦。
小心的抱着这身新衣裳,他心想这衣裳他可不能穿,别穿坏了,还是留给儿子到时候穿着去相看才好呢!
领完了衣裳,辛氏甚至还要给他一把精铁打的农具,那分发农具的辛氏族人还问他想要哪个,他眼馋的望着那些种田的利器,有镰刀、有锄头,还有铁锹和铁铲,他想了想要了一把铁锹。
一路空着手来,回程却又得了吃穿又得了农具,上千名贺州同乡纷纷和见到遇到的每个辛氏族人谢了又谢,再才红着眼眶满脸笑容的踏上回家的路。
辛氏的流水席要办十天,皇上却是第二日就要掉头返程回京了。
中午这顿宴席吃完,皇上主动提起要去辛氏商行看看,于是辛月便带着皇上先在长河村参观了一下辛氏蚕所,然后便去了清水镇瞧过辛氏丝坊和辛氏染坊。
丝坊和染坊的工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辈子竟然能见到皇上,尤其是皇上还特意将去年选为贡品的那几种布料的织工叫来夸赞了两句。
等皇上走后,这些织工各个都脚步飘忽如踩在云端,被别的织工们围着羡慕的叽叽喳喳个不停。
天色渐晚,便是御驾也不会赶夜路,不过潍县的驿站规格可不够迎接皇上入住,御驾大得很,相当于是一个移动的房子,于是御驾便如在来时的路途一般驻扎在了潍县城内的一处空地。
辛长平他们便脱离了队伍,回到自家的宅子住一晚,本来沈砺准备和辛月说几句话便回姜家住一晚的,谁知皇上突然带着护卫亲至辛家在潍县的宅子,说要在辛家吃晚食。
护卫围住了辛家的宅子,沈砺这会儿要走也不好走了,辛长平便说让沈砺也留下一起吃饭。
辛姑母作为辛氏女子,辛氏宗族这般的喜事,她又是擅厨艺的,便留在了长河村帮着操办流水席,本来准备今天晚上宋氏随便做点吃食的,这下只能赶紧去醉香阁订上一桌。
席上周祺说:“皇妹,今日我也瞧过了辛氏的蚕所、丝坊与染坊,都各有得力的管事管理,皇妹似乎不必常在潍县亲力亲为,只需做一个掌舵之人把握方向便是。”
辛月闻言一愣,看向周祺道:“皇兄的意思是?”
周祺笑着说:“皇妹,京中的公主府已经修缮好了,等日后各地蚕所都建成了,你便不只是潍县这蚕所、丝坊、染坊的大管事了,天下蚕所都需向你汇报,何不将商行的总部设立在京城呢?”
听了皇上这番话,辛月垂目沉思起来,想起去年她离开那几个月,确实大家都各自做得很好,自己便是通过书信往来,也和常在潍
县的效果差不多。
而且日后各地蚕所也都有辛氏商行的股份,确实也不好以小小的潍县做总部。
辛月想明白之后点点头说:“皇兄说得对,商行的总部确实不该拘泥在潍县了,我会开始着手将商行总部迁至京城。”
听了辛月这话,周祺高兴的点头,日后皇妹在京城,他也能时常召她入宫相见了。
宋氏也很是高兴,如今瞧着自家在京城要待上许多年,今年过完年女儿一走,家里冷清得不行,若不是砺哥儿那孩子住了过来,年哥儿脸上都没什么笑脸了。
现在好了,女儿要常住京城,哪怕是住那什么公主府,可总归都在京城,挨得这么近,不说让女儿天天回家,可女儿不回家的时候自己也能走几步去看她。
辛长平和宋氏的想法一样,辛盛更是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容,小辛年没听明白,被沈砺解释之后知道姐姐日后能经常回家陪他,顿时高兴的拍起手掌来。
周祺瞧见辛家众人的反应,会心一笑,又说:“公主府旁边还有一个空置的宅子,朕一并赏给辛爱卿,免得皇妹年岁还小,孤身住在公主府里害怕,两间宅子中间有一堵共用的院墙,你们可将墙上掏个门,这便和住在一起也没什么分别了。”
别说京城的宅子寸土寸金,更何况建公主府的地方肯定是好地方,这宅子定然价值不菲,而且皇上这般贴心替辛月和辛家人着想,辛月和辛家众人皆是感动非常,纷纷跪下谢恩。
等说完了辛家的事,周祺眼神略带疑惑的看向沈砺问:“这位是辛爱卿家的亲戚吗?”
沈砺连忙起身自我介绍道:“学生沈砺见过皇上。”
辛长平则出言说:“禀皇上,沈砺是臣子辛盛的至交好友,因故借住在臣家,他亦有亲人在潍县,故此次回潍县便带着他一起同归。” ↑返回顶部↑
到时候他在家种地,让儿子出去找点事干,攒上两三年的银子,正经给儿子说个娘子,然后再攒个两三年的银子,给闺女做嫁妆,寻个好人家让闺女风光的嫁出去。
光是想一想,他这几日便是睡在旷野,以地为床以天为被,也都日日是美梦。
小心的抱着这身新衣裳,他心想这衣裳他可不能穿,别穿坏了,还是留给儿子到时候穿着去相看才好呢!
领完了衣裳,辛氏甚至还要给他一把精铁打的农具,那分发农具的辛氏族人还问他想要哪个,他眼馋的望着那些种田的利器,有镰刀、有锄头,还有铁锹和铁铲,他想了想要了一把铁锹。
一路空着手来,回程却又得了吃穿又得了农具,上千名贺州同乡纷纷和见到遇到的每个辛氏族人谢了又谢,再才红着眼眶满脸笑容的踏上回家的路。
辛氏的流水席要办十天,皇上却是第二日就要掉头返程回京了。
中午这顿宴席吃完,皇上主动提起要去辛氏商行看看,于是辛月便带着皇上先在长河村参观了一下辛氏蚕所,然后便去了清水镇瞧过辛氏丝坊和辛氏染坊。
丝坊和染坊的工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辈子竟然能见到皇上,尤其是皇上还特意将去年选为贡品的那几种布料的织工叫来夸赞了两句。
等皇上走后,这些织工各个都脚步飘忽如踩在云端,被别的织工们围着羡慕的叽叽喳喳个不停。
天色渐晚,便是御驾也不会赶夜路,不过潍县的驿站规格可不够迎接皇上入住,御驾大得很,相当于是一个移动的房子,于是御驾便如在来时的路途一般驻扎在了潍县城内的一处空地。
辛长平他们便脱离了队伍,回到自家的宅子住一晚,本来沈砺准备和辛月说几句话便回姜家住一晚的,谁知皇上突然带着护卫亲至辛家在潍县的宅子,说要在辛家吃晚食。
护卫围住了辛家的宅子,沈砺这会儿要走也不好走了,辛长平便说让沈砺也留下一起吃饭。
辛姑母作为辛氏女子,辛氏宗族这般的喜事,她又是擅厨艺的,便留在了长河村帮着操办流水席,本来准备今天晚上宋氏随便做点吃食的,这下只能赶紧去醉香阁订上一桌。
席上周祺说:“皇妹,今日我也瞧过了辛氏的蚕所、丝坊与染坊,都各有得力的管事管理,皇妹似乎不必常在潍县亲力亲为,只需做一个掌舵之人把握方向便是。”
辛月闻言一愣,看向周祺道:“皇兄的意思是?”
周祺笑着说:“皇妹,京中的公主府已经修缮好了,等日后各地蚕所都建成了,你便不只是潍县这蚕所、丝坊、染坊的大管事了,天下蚕所都需向你汇报,何不将商行的总部设立在京城呢?”
听了皇上这番话,辛月垂目沉思起来,想起去年她离开那几个月,确实大家都各自做得很好,自己便是通过书信往来,也和常在潍
县的效果差不多。
而且日后各地蚕所也都有辛氏商行的股份,确实也不好以小小的潍县做总部。
辛月想明白之后点点头说:“皇兄说得对,商行的总部确实不该拘泥在潍县了,我会开始着手将商行总部迁至京城。”
听了辛月这话,周祺高兴的点头,日后皇妹在京城,他也能时常召她入宫相见了。
宋氏也很是高兴,如今瞧着自家在京城要待上许多年,今年过完年女儿一走,家里冷清得不行,若不是砺哥儿那孩子住了过来,年哥儿脸上都没什么笑脸了。
现在好了,女儿要常住京城,哪怕是住那什么公主府,可总归都在京城,挨得这么近,不说让女儿天天回家,可女儿不回家的时候自己也能走几步去看她。
辛长平和宋氏的想法一样,辛盛更是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容,小辛年没听明白,被沈砺解释之后知道姐姐日后能经常回家陪他,顿时高兴的拍起手掌来。
周祺瞧见辛家众人的反应,会心一笑,又说:“公主府旁边还有一个空置的宅子,朕一并赏给辛爱卿,免得皇妹年岁还小,孤身住在公主府里害怕,两间宅子中间有一堵共用的院墙,你们可将墙上掏个门,这便和住在一起也没什么分别了。”
别说京城的宅子寸土寸金,更何况建公主府的地方肯定是好地方,这宅子定然价值不菲,而且皇上这般贴心替辛月和辛家人着想,辛月和辛家众人皆是感动非常,纷纷跪下谢恩。
等说完了辛家的事,周祺眼神略带疑惑的看向沈砺问:“这位是辛爱卿家的亲戚吗?”
沈砺连忙起身自我介绍道:“学生沈砺见过皇上。”
辛长平则出言说:“禀皇上,沈砺是臣子辛盛的至交好友,因故借住在臣家,他亦有亲人在潍县,故此次回潍县便带着他一起同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