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50节(2 / 4)
甚至连沈砺都被人打扰,他家那位阿爷如今是个四品官职,三品着紫,三品以下者只能穿红,沈大人心心念念的便是能在致仕之前穿上尊贵的紫袍,可四品想迈进一步犹如天堑,他在四品上已经待了十余年,不得寸进。
当年当今皇上被先皇带到身边当做继承人教养,沈大人本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这下一任的帝王与他有亲啊!他的娘子可是下一任帝王亲母的亲姑姑!将来新皇登基,自己娘子便是太后的姑姑,皇上的姑奶奶,自己则是太后的姑父,皇上的姑爷爷。
谁知新皇虽年幼,却完全不受他拉拢,他多次试图寻机会与还是皇子的新皇接触,对方都对自己不假辞色,十分的公事公办。
沈大人不禁懊恼悔恨,当初不该对娘子的娘家那般冷淡,那位太后当年曾经多次上门想向他娘子求助,偏因为他不喜娘子的娘家穷亲戚上门,娘子也只好待家人冷淡。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没血缘的侄女竟然以宫女之身入宫,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先做先皇嫔妃,又有幸诞下龙子,本来年幼的皇子没有出头之日,谁知前面年长的皇子大乱斗,没一个能留下来争位的了,这个年幼的皇子被天上掉下来的皇位砸中了。
他儿子跟太后和新皇还有血缘关系,能舔着脸厚着脸皮去攀亲戚,他这个没有血缘又没有旧情谊的姑父、姑爷爷却只能干看着。
如今眼见着长孙学业上愈发出息,虽然还是小孙子更出众,可谁也不会嫌弃自家孩子有出息的太多,沈大人便想将长孙接回来重新培养感情,现在得知长孙借住的人家竟然便是辛家,沈大人更是不肯放弃了。
沈砺碍于孝道,沈大人来寻他,他便得见,这些日子都快烦死了,不禁跟辛盛庆幸的说道:“还好我跟你们一起走了,不然你们走了留下我,半日也别想清净了。”
辛盛闻言也是苦笑,拍着沈砺的肩膀说:“嗳,是我家的事连累你了。”
沈砺皱了皱眉,说:“盛兄说的什么话?我是抱怨我那阿爷,我可不是那不识好歹的人,辛家待我这般好,辛家有这般喜事我替你们高兴都来不及。”
辛盛见状忙作揖道歉道:“是为兄说错话了,砺哥儿莫恼。”
两人话一说开便和好如初,辛年到嘴边的:大哥、哥哥别吵架,只得咽了回去。
一路上辛盛和辛长平都在指教沈砺的学业,有时辛长平和辛盛会被皇上召到御驾上,有一次连两岁多的辛年也被请去。
皇上
若不是因为先皇孝期耽误了大婚,如今这个年纪也该有辛年这般大的孩子了,辛年又是个聪慧至极的孩子,性子又大方乖巧,皇上见了一回便喜欢上了这个小儿,见辛年不怕自己,还把他叫到身边抱了半天才念念不舍的放下。
等辛家人走后,连总管忍不住催婚催生道:“皇上这么喜欢辛家小少爷,为何不听太后之言,早日大婚?”
周祺闻言皱起了眉,自一出孝,大臣们纷纷上折子催他早日选秀立后,母后也常常念叨着想抱皇孙,只是他心神全被国事占据,实在抽不出心思和时间来。
第194章
且周祺曾亲眼见过父皇在位时期,那些年长的皇兄们如何手足相残,其中之险恶还历历在目。
他如今才二十余岁,若如朝臣与母后催促般早早选秀立后择妃,到他四十来岁便会有许多成年的皇子。
周祺可不觉得自己会是个短命的帝王,他从小就身体康健强壮,在被父皇接到身边亲自教养之前就没生过几回病症,到被父皇接到身边之后,更是得了姜御医的细心调理。
那时父皇刚去,姜御医请辞告老,周祺还曾挽留道:“姜御医若离去,朕若有恙如何放心交给他人诊治?”
结果姜御医回答周祺道:“皇上龙体康健非凡,必不会有他人难医之症。”
若不是对皇上说长命百岁犯忌讳,姜御医都要直言周祺肯定能活到寿终正寝了。
当初先皇因为会亲自领军征战,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身上留下了许多暗伤,才会刚六十多岁就故去了。
周祺天生身体底子就好,生就一副长命之相,只要不作死,活个七八十岁是没问题的。
当初先皇才刚五十岁出头,底下便有一溜成年的皇子,最年长的都三十了,便都觉得父皇老迈,自己正当壮年,迫不及待想要抢班夺权,起码先争着敲定个继承人的身份。
周祺心想明相曾打趣过七老八十,人老糊涂,于是在年满七十岁之前坚决的辞官了,成祖那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见明相这般说气得脸黑了好几天,最后批了明相的告老折子,没多久就退位让贤,追着明相去山居养老了。
周祺一心追随明相,心里早就想好了,不论自己能活多少岁,等到了七十岁前便要和明相一般让位养老去,可自己若是现在就早早生下儿子,自己七十岁前的时候年长的儿子都该四、五十岁了,这对做儿子的是个折磨,对做父亲的又何尝不是折磨?
于是周祺便有意拖延选秀立后择妃的日子,只要一日不立后,他就可以以长子非嫡恐生是非为由,让后宫的两个庶妃避孕。 ↑返回顶部↑
当年当今皇上被先皇带到身边当做继承人教养,沈大人本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这下一任的帝王与他有亲啊!他的娘子可是下一任帝王亲母的亲姑姑!将来新皇登基,自己娘子便是太后的姑姑,皇上的姑奶奶,自己则是太后的姑父,皇上的姑爷爷。
谁知新皇虽年幼,却完全不受他拉拢,他多次试图寻机会与还是皇子的新皇接触,对方都对自己不假辞色,十分的公事公办。
沈大人不禁懊恼悔恨,当初不该对娘子的娘家那般冷淡,那位太后当年曾经多次上门想向他娘子求助,偏因为他不喜娘子的娘家穷亲戚上门,娘子也只好待家人冷淡。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没血缘的侄女竟然以宫女之身入宫,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先做先皇嫔妃,又有幸诞下龙子,本来年幼的皇子没有出头之日,谁知前面年长的皇子大乱斗,没一个能留下来争位的了,这个年幼的皇子被天上掉下来的皇位砸中了。
他儿子跟太后和新皇还有血缘关系,能舔着脸厚着脸皮去攀亲戚,他这个没有血缘又没有旧情谊的姑父、姑爷爷却只能干看着。
如今眼见着长孙学业上愈发出息,虽然还是小孙子更出众,可谁也不会嫌弃自家孩子有出息的太多,沈大人便想将长孙接回来重新培养感情,现在得知长孙借住的人家竟然便是辛家,沈大人更是不肯放弃了。
沈砺碍于孝道,沈大人来寻他,他便得见,这些日子都快烦死了,不禁跟辛盛庆幸的说道:“还好我跟你们一起走了,不然你们走了留下我,半日也别想清净了。”
辛盛闻言也是苦笑,拍着沈砺的肩膀说:“嗳,是我家的事连累你了。”
沈砺皱了皱眉,说:“盛兄说的什么话?我是抱怨我那阿爷,我可不是那不识好歹的人,辛家待我这般好,辛家有这般喜事我替你们高兴都来不及。”
辛盛见状忙作揖道歉道:“是为兄说错话了,砺哥儿莫恼。”
两人话一说开便和好如初,辛年到嘴边的:大哥、哥哥别吵架,只得咽了回去。
一路上辛盛和辛长平都在指教沈砺的学业,有时辛长平和辛盛会被皇上召到御驾上,有一次连两岁多的辛年也被请去。
皇上
若不是因为先皇孝期耽误了大婚,如今这个年纪也该有辛年这般大的孩子了,辛年又是个聪慧至极的孩子,性子又大方乖巧,皇上见了一回便喜欢上了这个小儿,见辛年不怕自己,还把他叫到身边抱了半天才念念不舍的放下。
等辛家人走后,连总管忍不住催婚催生道:“皇上这么喜欢辛家小少爷,为何不听太后之言,早日大婚?”
周祺闻言皱起了眉,自一出孝,大臣们纷纷上折子催他早日选秀立后,母后也常常念叨着想抱皇孙,只是他心神全被国事占据,实在抽不出心思和时间来。
第194章
且周祺曾亲眼见过父皇在位时期,那些年长的皇兄们如何手足相残,其中之险恶还历历在目。
他如今才二十余岁,若如朝臣与母后催促般早早选秀立后择妃,到他四十来岁便会有许多成年的皇子。
周祺可不觉得自己会是个短命的帝王,他从小就身体康健强壮,在被父皇接到身边亲自教养之前就没生过几回病症,到被父皇接到身边之后,更是得了姜御医的细心调理。
那时父皇刚去,姜御医请辞告老,周祺还曾挽留道:“姜御医若离去,朕若有恙如何放心交给他人诊治?”
结果姜御医回答周祺道:“皇上龙体康健非凡,必不会有他人难医之症。”
若不是对皇上说长命百岁犯忌讳,姜御医都要直言周祺肯定能活到寿终正寝了。
当初先皇因为会亲自领军征战,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身上留下了许多暗伤,才会刚六十多岁就故去了。
周祺天生身体底子就好,生就一副长命之相,只要不作死,活个七八十岁是没问题的。
当初先皇才刚五十岁出头,底下便有一溜成年的皇子,最年长的都三十了,便都觉得父皇老迈,自己正当壮年,迫不及待想要抢班夺权,起码先争着敲定个继承人的身份。
周祺心想明相曾打趣过七老八十,人老糊涂,于是在年满七十岁之前坚决的辞官了,成祖那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见明相这般说气得脸黑了好几天,最后批了明相的告老折子,没多久就退位让贤,追着明相去山居养老了。
周祺一心追随明相,心里早就想好了,不论自己能活多少岁,等到了七十岁前便要和明相一般让位养老去,可自己若是现在就早早生下儿子,自己七十岁前的时候年长的儿子都该四、五十岁了,这对做儿子的是个折磨,对做父亲的又何尝不是折磨?
于是周祺便有意拖延选秀立后择妃的日子,只要一日不立后,他就可以以长子非嫡恐生是非为由,让后宫的两个庶妃避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