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4 / 5)
这种渴望,可以称得上是贪婪的新奇感,瞬间压过隐秘欢愉。
他想要的,不再是那一点点掌心了。
外头钟磬声响起。
永昭帝等了又等。
眉心不自觉地蹙起,怎么还没回来。
那点愉悦迅速发酵成了焦躁,“……隐。”
心痒难耐,他终于睁开了眼。
“去看看。”
……
……
“盛卿是辽州人士?”
阁楼高耸,四面风来。
宋迎立在窗前,目光落在远处一线积雪的寒光上。
京州尚有残雪,千里之外的辽州,想必冰封三尺。
盛向明心头一跳,愈发觉得古怪。
殿下日理万机,怎会无端问起他的籍贯?
他不敢深思,连忙藏下惊疑,恭谨回道:“回殿下,臣祖籍正是辽州。”
“本王方才……”宋迎顿了顿,深吸一口气道,“听你提及……宋晋同。”
她缓缓转身,望向盛向明,“你与他,似乎颇为熟稔?”
盛向明怔了怔,没想到殿下竟是为了此事。
他虽不解殿下为何对宋晋同如此关心,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
“是,臣与晋同兄,曾是同科进士。”
提起故人,盛向明神情复杂,有敬佩,更有痛惜。
“晋同兄他……才情卓绝,胸有丘壑。他的策论被主考官誉为‘十年难得一见’,我等无不钦佩他的抱负与远见。”
“那后来呢?”宋迎声音有些发紧。
盛向明重重叹了口气:“后来……臣与他一同外放,正欲大展拳脚,报效君王。谁知……辽州忽传急讯,说宋家……出了事。”
他只知是家事,不便多问,不太清楚其中原委。
但转念又想,或许是殿下惜才,偶然间读到了晋同兄当年的策论,故有此一问?
盛向明抬眼,觑了觑摄政王的神色。
“晋同兄听闻家变,悲痛之下,毅然辞官归乡。自那以后……便再无音讯。” ↑返回顶部↑
他想要的,不再是那一点点掌心了。
外头钟磬声响起。
永昭帝等了又等。
眉心不自觉地蹙起,怎么还没回来。
那点愉悦迅速发酵成了焦躁,“……隐。”
心痒难耐,他终于睁开了眼。
“去看看。”
……
……
“盛卿是辽州人士?”
阁楼高耸,四面风来。
宋迎立在窗前,目光落在远处一线积雪的寒光上。
京州尚有残雪,千里之外的辽州,想必冰封三尺。
盛向明心头一跳,愈发觉得古怪。
殿下日理万机,怎会无端问起他的籍贯?
他不敢深思,连忙藏下惊疑,恭谨回道:“回殿下,臣祖籍正是辽州。”
“本王方才……”宋迎顿了顿,深吸一口气道,“听你提及……宋晋同。”
她缓缓转身,望向盛向明,“你与他,似乎颇为熟稔?”
盛向明怔了怔,没想到殿下竟是为了此事。
他虽不解殿下为何对宋晋同如此关心,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
“是,臣与晋同兄,曾是同科进士。”
提起故人,盛向明神情复杂,有敬佩,更有痛惜。
“晋同兄他……才情卓绝,胸有丘壑。他的策论被主考官誉为‘十年难得一见’,我等无不钦佩他的抱负与远见。”
“那后来呢?”宋迎声音有些发紧。
盛向明重重叹了口气:“后来……臣与他一同外放,正欲大展拳脚,报效君王。谁知……辽州忽传急讯,说宋家……出了事。”
他只知是家事,不便多问,不太清楚其中原委。
但转念又想,或许是殿下惜才,偶然间读到了晋同兄当年的策论,故有此一问?
盛向明抬眼,觑了觑摄政王的神色。
“晋同兄听闻家变,悲痛之下,毅然辞官归乡。自那以后……便再无音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