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正见她如此识大体,面色稍霁,摆了摆手。
  两名侍卫便应声而入,一左一右立于宋迎身侧。
  直到马车辘辘远去之声渐不可闻,谢花娘才颤着手,打开那只锦包。
  锦包内多了张纸笺。
  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四个字——
  勿念,定归。
  *
  辽州距京州,路途最为迢遥。
  起初这选秀,尚是达官显贵们将自家女眷送上龙榻固宠的捷径。
  不知从何时起,宫中流言渐起,道是送进去的女儿家,不仅未得雨露,反而下场不明,杳无音信。
  朝堂之上,有不怕死的御史斗胆一问。
  谁料隔日,永昭帝竟提着头颅上殿,鲜血自玉阶一路滴淌至御座,惊得满朝文武魂飞魄散,从此,再无人提及送女入宫之事。
  于是,选秀伸向了平头百姓。
  赤贫之家自然无缘,只有宋家这般,有些薄产却无甚权势,又能供养女儿读书的乡绅地主,成了这趟浑水的首选。
  只是,十二秀女总不能清一色皆是乡绅之女。
  每年大致是“臣三绅七”的定例,挑挑拣拣。
  可到了辽州这偏远之地,年年送上去的,几乎都是乡绅之女,宋迎便是其中之一。
  自打落入司正手中,宋迎日子便难挨起来。
  不仅吃不好睡不好,一路上车马劳顿,更要时时应对司正验明真身之法。
  倒也不是旁的什么,只因司正对她身份始终心存疑虑。
  离开宋宅前,司正特意搜罗了她平日撰写的手书,一笔一划地盘问比对,才勉强打消了疑虑。
  宋迎当真后怕。
  倘若自己慢了一步,真让嫂嫂寻了个侍女顶替,又该怎么躲过笔迹这关?
  只怕早已身首异处。
  还好司正的盘问不久,等新秀女来了,他又忙着甄别新人的底细真伪。
  入京前,秀女们被管束得极为严苛,彼此间不得私下会面,也断了宋迎想探听虚实的念头。
  她只能闷在自己屋里打转。
  往日里,她跟上个世界一样,喜欢看些小说,如今书是没得看了。
  宋迎除了睡觉,就只能在纸上涂涂画画,权当消遣。
  偶然被司正撞见,只淡淡吩咐了句,让她在入京前丢干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