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12章 体面地走江祈安到梁京赶赴皇后寿……
  江祈安到梁京赶赴皇后寿宴的那些日子,皇帝并不召见他,他只能在老师家住着。
  就一个字,等。
  他并不喜欢等,没有结果,无法掌控,这让他心生焦躁。
  老师顾枳下朝后,他鞍前马后,只想问个结果。
  顾枳已经是多次向皇帝请示,这会儿到家,他几乎是难以面对江祈安,于是叫后厨炒了下酒菜,与江祈安促膝长谈。
  “祈安呐,老师不想瞒你,情势不容乐观。”顾枳说完这话,都不敢看他。
  “宁西候失踪已有四月,八万军队杳无音信,达鲁人蠢蠢欲动,时不时进犯边城,陛下为此事愁得夜不能寐,南疆部族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已经有动乱迹象。”
  “偏巧前朝那群人突然示好,值此情势,你觉着陛下能为你和青州翻脸么?”
  江祈安挂上勉强的微笑,“当然不能。”
  “昨日杨公公给我吐了个消息,有好几个折子是参你的,参你在岚县把自个儿都当土皇帝了,妄改律令,越权擅专,贪墨银钱,煽动造反,还有什么言行无状,恃才傲物,说法儿可多了……”顾枳原本在笑,却忽然顿住,眸光一凛,“且这样的折子越来越多了。”
  顾枳说完找补,“呵呵呵,我知道,这都是子虚乌有的罪名。”
  江祈安垂眸,睫毛微微一颤,心里却是针扎一般的疼。
  罪名属不属实已经不重要了,越来越多的折子才是重点,这意味着大势所趋。
  青州突然的示好笼络,不仅对皇帝皇后,甚至可能是满朝文武,连坐在面前的老师也可能是其中之一,没有人能帮他……
  岚县的路,是他从小思索到大的,他知道这是一条会让岚县更好的路,恰好考上了状元,他几乎是以钻营投机的姿态,才让这条路变成可走的现实。
  可要怎么才能走得更平顺,走到头呢?
  他运气算不得好,倘若宁西候的军队不是在此时消失,倘若西北打了胜仗,倘若南疆安定和平,倘若皇帝再多信他一点,倘若前朝势力再散漫一些……
  倘若再给他两年,情势会不会大不一样?
  没有那么多倘若。
  微薄之力,何以撼天动地?
  他甚至不想再与老师诉说那些苦楚,只是呼吸颤抖地问,“老师是前虞德高望重的太傅,前虞为何而亡,老师比我清楚千百倍,老师知祈安是对的,对否?”
  顾枳也有些心痛,“是。”
  “我的确妄改律令,像强制婚配这样的政令,祈安以为是对牲畜的政令,哪怕有历史遗留的因素,我仍然承认这是越权擅专举动,被人揪到错处无可厚非。”
  “可哪个地方官没有如此举动呢?遥远的政令层层而下,每一层都有人越权擅专,没有更好的制度,要做事的人,就不可能不越权擅专,但哪些决定是为国,哪些是为民,哪些又是为一己私利,满朝文武怎会看不出来?追与不追罢了。”
  江祈安仰起头,一声沉沉的呼吸,“祈安也懂,权力的更迭总会有流血牺牲,不打仗是最好的,但蠹众木折,积弊难返,面上和平了,便是文官的战场。”
  “老师,我可以死。”
  此言一出,顾枳拧紧了眉头,望着这个年轻的后生,不见颓丧。
  江祈安心知肚明,皇帝和老师在等着确认他能做到哪一步,他们心底都期盼他策论里写的都能成真,粮食民力不再受人掣肘,可他们此刻外忧内患,面对不了来势汹汹的青州人。
  不见,是为了逼他,逼至孤立无援的角落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