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2 / 3)
武长安不甘心,“我插秧呢!”
“爹,就你插那两根不抵用啊!”千禧直言不讳。
武长安只好认栽,“行!我送他回去!”
武长安走前头,放慢了脚步,“能走不?不能走我背你?”
徐玠惊讶,他块头比武长安还大,捂着伤口直摇头,“我能走……肥料如何了?”
仍是发不出声音的气声,他又使了劲儿,“肥料有没有事?”
武长安勉强听清,心里舒坦了不少,自家闺女干的活儿还是有用的,至少徐玠真的变了,没有吊儿郎当,将种地这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欣慰啊。
武长安笑道,“没事了,多亏你发现得及时,肥料还没撒下地,不然今年所有人白干!”
“有多少损失?”
徐玠虚弱的问。
“还在清点,你歇着就行,其他事情交给官府。”
徐玠还想问更多,但人已经到家,体力实在支撑不住,恍恍惚惚之间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隔壁李大姐正巧端了一碗粥放在他床头,一碟分好的菜,徐玠艰难唤住李大姐,“这是?”
李大姐在围裙上擦擦手,“咱们邻里邻居的,我正好要做饭,多做一个人的不打紧。”
徐玠指了指旁边的钱袋子,无声说话,“这儿有钱……”
李大姐欣喜又不好意思,犹豫半晌,她还是动手拿了几个铜板,徐玠开口,“都拿去……”
李大姐犹豫纠结,徐玠一直指着,李大姐还是拿了,不好意思笑道,“这顿饭值不了几个钱,算我家感激你发现了肥料掺毒的事儿,从下顿开始算吧,能吃一个月,我拿你这些钱去买些滋补的,我全家都跟着你吃好的,大哥你看行不?”
徐玠艰难的点头,他想说,等他好了定会感谢她,却没力气说出口。
李大姐走后,他爬起来吃了那碗粥,又困倦得闭上了眼。
闭眼的一瞬,他忽然觉着心里满满当当,装的是千禧,是梁玉香,是武长安,是李大姐,是莲花村,是秧苗稻谷,是满满的期许。
而不再是那风声鹤唳,被称作大哥的那些年了。
两行眼泪滚滚落下。
他恍然明白,原来幸福是能让人落泪的。
千禧勉强插完一块地,才回到乡舍歇息。
乡舍里,被抓到几人被官兵押着齐齐跪在屋里,翁四娘的桌案拍了一遍又一遍,“恶毒!太恶毒了!糟蹋粮食的都该下地狱!”
“让家家户户都给我把门看紧了,这几日,决不能让别人进家门,什么卖货的走亲戚的串门的,这几日严禁串门!自己就在肥料面前摊张席子,谁也不能在肥料里动手脚!”
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抓到的人有卖货郎,假装媒人上门的,有装作远亲串门的,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那些搞破坏的人堪称暗中走访,无孔不入,见缝插针,总有人会为钱心动,他们以寻常面貌挑唆,唆使人掺盐以后,就消失不见了,混入人群追无可追。
乡长王策也窝火得很,“官府又没有那么多人手,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每一户人家,现在还不知哪些人家被掺了盐,哪些没掺,等过两天插完秧,就该撒肥了,又不可能全换了……”
翁四娘是气得直想打人,“当然不可能全换,这些肥是江祈安刚上任时托我准备的,我沤了一年才有这么多!” ↑返回顶部↑
“爹,就你插那两根不抵用啊!”千禧直言不讳。
武长安只好认栽,“行!我送他回去!”
武长安走前头,放慢了脚步,“能走不?不能走我背你?”
徐玠惊讶,他块头比武长安还大,捂着伤口直摇头,“我能走……肥料如何了?”
仍是发不出声音的气声,他又使了劲儿,“肥料有没有事?”
武长安勉强听清,心里舒坦了不少,自家闺女干的活儿还是有用的,至少徐玠真的变了,没有吊儿郎当,将种地这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欣慰啊。
武长安笑道,“没事了,多亏你发现得及时,肥料还没撒下地,不然今年所有人白干!”
“有多少损失?”
徐玠虚弱的问。
“还在清点,你歇着就行,其他事情交给官府。”
徐玠还想问更多,但人已经到家,体力实在支撑不住,恍恍惚惚之间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隔壁李大姐正巧端了一碗粥放在他床头,一碟分好的菜,徐玠艰难唤住李大姐,“这是?”
李大姐在围裙上擦擦手,“咱们邻里邻居的,我正好要做饭,多做一个人的不打紧。”
徐玠指了指旁边的钱袋子,无声说话,“这儿有钱……”
李大姐欣喜又不好意思,犹豫半晌,她还是动手拿了几个铜板,徐玠开口,“都拿去……”
李大姐犹豫纠结,徐玠一直指着,李大姐还是拿了,不好意思笑道,“这顿饭值不了几个钱,算我家感激你发现了肥料掺毒的事儿,从下顿开始算吧,能吃一个月,我拿你这些钱去买些滋补的,我全家都跟着你吃好的,大哥你看行不?”
徐玠艰难的点头,他想说,等他好了定会感谢她,却没力气说出口。
李大姐走后,他爬起来吃了那碗粥,又困倦得闭上了眼。
闭眼的一瞬,他忽然觉着心里满满当当,装的是千禧,是梁玉香,是武长安,是李大姐,是莲花村,是秧苗稻谷,是满满的期许。
而不再是那风声鹤唳,被称作大哥的那些年了。
两行眼泪滚滚落下。
他恍然明白,原来幸福是能让人落泪的。
千禧勉强插完一块地,才回到乡舍歇息。
乡舍里,被抓到几人被官兵押着齐齐跪在屋里,翁四娘的桌案拍了一遍又一遍,“恶毒!太恶毒了!糟蹋粮食的都该下地狱!”
“让家家户户都给我把门看紧了,这几日,决不能让别人进家门,什么卖货的走亲戚的串门的,这几日严禁串门!自己就在肥料面前摊张席子,谁也不能在肥料里动手脚!”
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抓到的人有卖货郎,假装媒人上门的,有装作远亲串门的,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那些搞破坏的人堪称暗中走访,无孔不入,见缝插针,总有人会为钱心动,他们以寻常面貌挑唆,唆使人掺盐以后,就消失不见了,混入人群追无可追。
乡长王策也窝火得很,“官府又没有那么多人手,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每一户人家,现在还不知哪些人家被掺了盐,哪些没掺,等过两天插完秧,就该撒肥了,又不可能全换了……”
翁四娘是气得直想打人,“当然不可能全换,这些肥是江祈安刚上任时托我准备的,我沤了一年才有这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