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2 / 3)
千禧道,“也……没这回事,江祈安今日请的,都是对岚县有贡献的……”
千禧圆不下去了,实话说,她觉着江祈安这个举动就是有恶心田锦之嫌,但他是个很能忍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得罪人。
万不得已……难道……
她将江祈安这些日子的言行想了一遍,蓦地脱口而出,“他是在宣战。”
第206章 发表年会演讲年宴下午,大堂内摆……
年宴下午,大堂内摆好了茶水零嘴,江祈安姗姗来迟,一身淡雅的月白长衫,玉冠高束,风采飞扬。
介绍完莲花村的工事进度后,他清了清嗓子,十来个书吏在一旁着笔记录,他才开始演说。
第一句开场白,他问,“诸位觉着我们岚县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底下人开始参差不齐地回答,“好地方!”
“山好水好人更好!”
江祈安又发问,“倘若回到六十年前呢?”
“那可惨了,那时候人怎么说岚县的,说是个寡妇城!一进城,都是哭哭啼啼的声音,家家户户办白事,可怜哟!”
江祈安微微颔首,“是,正是如此,但我们岚县合该如此吗?又是如今成了今日模样?诸位可有想过?”
“岚县地处天山之西,良河之北,三江汇流,气候宜人,水土丰饶,冬无极寒,万年不旱!哪怕是如今最为富有的青州,也赶不上岚县得天独厚的优势,本该丰饶富足,群英荟萃,可在仁德二十三年以前,这是个行脚商都不愿踏足的地界。”
“后来薛止县令与芙蕖夫人召集仅剩的男丁开南渡,修大道,贯通南北东西,通商惠工,兴办县学,本以为能盼来一场繁荣,可实际呢?却让薛县令落了个劳民伤财的名声!甚至引发数次民乱!”
“为何会如此呢?诸位可有想过?”
底下人若有所思。
江祈安顿了顿,适时开口,“后来又是如何好的呢?”
“大约是三十年前,在场的年纪长的应该知道,芙蕖夫人挨家挨户敲门,劝在家的妇人不守丧,不守寡,不守儿女,不守父母,不守妇道,耕种,经商,读书,认字。”
“芙蕖夫人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有限,于是她成立了如今的金玉署,宗旨便是不守丧,不守寡,不守儿女,不守父母,不守妇道,这五不守。让金玉署的媒氏挨家挨户的劝,劝她们莫要再怨天尤人,劝她们莫要觉着世道荒凉,劝她们拓宽眼界,不为世俗所累。”
“借着金玉署的力量,芙蕖夫人召集了第一批女工,组成了岚县史上规模最大的织坊,也就是如今扬子江畔的云梭阁,云梭阁的在岚县可谓意义非凡,自此后,岚县女子纷纷效仿,便有了桑柔馆,绣溪草堂。”
“织坊的力量不可估量,短短五年,让种桑养蚕的农人有了保障,又催生出一批女商人,从外面纷繁商道中带来了种子,知识,技艺,自此,扭转岚县寡妇城的局面。”
“其实在金玉署出现前和出现后,岚县在五年内的人丁数量变化不大,但为何能乾坤再造,柳暗花明?”
众人议论纷纷,“是因为芙蕖夫人?”
“是因为金玉署?”
江祈安淡淡勾起嘴角,“诸位说得不错,但最重要的仅两字,——人心!”
“人都是那么些人,物资都是那么些物资,扭转乾坤的是人的心力!”
“骤然失去情郎,失去丈夫,失去儿子,失去家里的顶梁柱,守丧三年,守寡一辈子,肩负着照顾老小的责任,又没有一条给女子走的道路,岚县的妇人都被困住了,她们苦啊,若不是责任拖着,早随丈夫去了!”
“是芙蕖夫人的五不守和一条明路,在岚县老辈心里根植希望,望她们不要沉湎于痛苦,望她们自强!”
“效果很好,女人开始承担起各行各业的责任,连最苦的打铁撑船磨豆腐,也能见到女子的身影,如此,她们养活了一批孩子,现如今坐在这里的诸位,大多都是那批孩子,如今你们有男人有女人,也都承担起了家业,不怕苦不怕累,成了岚县的股肱之力,撑起了岚县这片天。” ↑返回顶部↑
千禧圆不下去了,实话说,她觉着江祈安这个举动就是有恶心田锦之嫌,但他是个很能忍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得罪人。
万不得已……难道……
她将江祈安这些日子的言行想了一遍,蓦地脱口而出,“他是在宣战。”
第206章 发表年会演讲年宴下午,大堂内摆……
年宴下午,大堂内摆好了茶水零嘴,江祈安姗姗来迟,一身淡雅的月白长衫,玉冠高束,风采飞扬。
介绍完莲花村的工事进度后,他清了清嗓子,十来个书吏在一旁着笔记录,他才开始演说。
第一句开场白,他问,“诸位觉着我们岚县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底下人开始参差不齐地回答,“好地方!”
“山好水好人更好!”
江祈安又发问,“倘若回到六十年前呢?”
“那可惨了,那时候人怎么说岚县的,说是个寡妇城!一进城,都是哭哭啼啼的声音,家家户户办白事,可怜哟!”
江祈安微微颔首,“是,正是如此,但我们岚县合该如此吗?又是如今成了今日模样?诸位可有想过?”
“岚县地处天山之西,良河之北,三江汇流,气候宜人,水土丰饶,冬无极寒,万年不旱!哪怕是如今最为富有的青州,也赶不上岚县得天独厚的优势,本该丰饶富足,群英荟萃,可在仁德二十三年以前,这是个行脚商都不愿踏足的地界。”
“后来薛止县令与芙蕖夫人召集仅剩的男丁开南渡,修大道,贯通南北东西,通商惠工,兴办县学,本以为能盼来一场繁荣,可实际呢?却让薛县令落了个劳民伤财的名声!甚至引发数次民乱!”
“为何会如此呢?诸位可有想过?”
底下人若有所思。
江祈安顿了顿,适时开口,“后来又是如何好的呢?”
“大约是三十年前,在场的年纪长的应该知道,芙蕖夫人挨家挨户敲门,劝在家的妇人不守丧,不守寡,不守儿女,不守父母,不守妇道,耕种,经商,读书,认字。”
“芙蕖夫人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有限,于是她成立了如今的金玉署,宗旨便是不守丧,不守寡,不守儿女,不守父母,不守妇道,这五不守。让金玉署的媒氏挨家挨户的劝,劝她们莫要再怨天尤人,劝她们莫要觉着世道荒凉,劝她们拓宽眼界,不为世俗所累。”
“借着金玉署的力量,芙蕖夫人召集了第一批女工,组成了岚县史上规模最大的织坊,也就是如今扬子江畔的云梭阁,云梭阁的在岚县可谓意义非凡,自此后,岚县女子纷纷效仿,便有了桑柔馆,绣溪草堂。”
“织坊的力量不可估量,短短五年,让种桑养蚕的农人有了保障,又催生出一批女商人,从外面纷繁商道中带来了种子,知识,技艺,自此,扭转岚县寡妇城的局面。”
“其实在金玉署出现前和出现后,岚县在五年内的人丁数量变化不大,但为何能乾坤再造,柳暗花明?”
众人议论纷纷,“是因为芙蕖夫人?”
“是因为金玉署?”
江祈安淡淡勾起嘴角,“诸位说得不错,但最重要的仅两字,——人心!”
“人都是那么些人,物资都是那么些物资,扭转乾坤的是人的心力!”
“骤然失去情郎,失去丈夫,失去儿子,失去家里的顶梁柱,守丧三年,守寡一辈子,肩负着照顾老小的责任,又没有一条给女子走的道路,岚县的妇人都被困住了,她们苦啊,若不是责任拖着,早随丈夫去了!”
“是芙蕖夫人的五不守和一条明路,在岚县老辈心里根植希望,望她们不要沉湎于痛苦,望她们自强!”
“效果很好,女人开始承担起各行各业的责任,连最苦的打铁撑船磨豆腐,也能见到女子的身影,如此,她们养活了一批孩子,现如今坐在这里的诸位,大多都是那批孩子,如今你们有男人有女人,也都承担起了家业,不怕苦不怕累,成了岚县的股肱之力,撑起了岚县这片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