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这也是因为目前赵王他们没有一个能和陈王正面对打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陈王不用多考虑程鑫死亡带来的弊处。
  就算前不久有点小风波,他准备的寿礼被顾纸弄没了,但他也报复了顾纸,算是打平,再说了,他的寿礼问题现在也能解决了——最近与璃国接触,他们要给他献上一件璃国奇珍。
  在璃国的多次登门拜访之下,陈王已经决定下次便答应他们了。
  综上,他目前算是优势占尽的,处在一个意气风发的时候,所有人中,他距离储位是最近的。
  当储位前面还有人挡道时,陈王沉稳,冷静的将人推了下去,但现在面前无人,他可以伸手够到储位的时候,可他却迟迟等不来昭武帝的立储圣旨,他便会有些急躁了,毕竟,那是储位,是半君!
  下了朝的陈王回到府里,面色带着些许阴郁,他坐在那里,浑身散发着不快的气息。
  程铄目不斜视,当没看见,他现在还在陈王这艘船上,主要是因为下不去,也无处可去。
  在他跪地求陈王救他父亲,陈王猜疑他父亲的时候,在他不能子承父业坐到吏部尚书的时候,别说什么陈王做不到,他当时是工部侍郎,再加上身后的程府,若是陈王愿意发力,他是能高升到吏部尚书的位置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承父业’,在吏部遭人针对,上不得下不去。
  人走茶凉,他程氏的势力大大削弱,他又是这样的境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陈王,他不缺人效忠,势力也没有减弱多少,他们是陈王的母族,曾几何时,是陈王麾下最核心的势力,而现在……
  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对比如此惨烈,而这一切,都要起于苏氏军需案,这样的因果下,想要程铄再对陈王像以前那样忠心耿耿,指哪打哪是不能了。
  所以,对着陈王明显不愉的神色,程铄选择忽视,根本不开口。
  “王爷?”
  程铄不开口,但吏部尚书不能不开口,已知,吏部还是陈王的势力之一,且算是核心掌控势力,又已知他是新任的,还不能完全算是被陈王信任的心腹,跟上一任陈王的外公,吏部尚书没法比,这要是在不好好表现一下,吏部尚书感觉他过几天就能因为左脚先踏进陈王府而被弄下去。
  他还不想失去头上这顶乌纱帽。
  陈王没说话,吏部尚书小心翼翼的陪笑道:“今日秦王没来上朝……”
  他知道现在陈王目前最在意的是什么,本意是想用此来安慰陈王,秦王此前的参政议政很是让陈王梗在心间,无法过去。
  今天秦王没上朝,无法参政议政,这对陈王来说,应当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但是,他没想到,这并没有安慰到陈王,茶杯碎裂的声音响起,带着主人浓浓的不愉,吏部尚书心头一跳,便是程铄也诧异的抬起了头,在他的印象里,陈王很少这么失态。
  “秦王没来上朝……何大人,能告诉本王,你当时看向秦王那个位置的时候在想什么吗?”
  吏部尚书一时还有点懵圈,他什么时候……等等,他好像是看过,在陛下明显的心情不好的时候。
  他在想,若是秦王殿下在就好了……吏部尚书猛然一悚,他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陈王笑,却不带一丝温度,“想起来了?”
  陈王以前很不能理解康王,觉得他屡次针对受父皇宠爱的顾丛嘉真蠢,这样除了能让父皇更怜惜顾丛嘉外什么好处都没有,但现在,陈王有些理解康王了。
  在这个位置,距离储位一步之遥,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兄弟,他想要再进一步,可他却看不到这个再进一步的希望——昭武帝看他与看赵王他们没有任何两样,可明明,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与他对打,在这样的情况下,昭武帝对于顾丛嘉的圣宠就是那么的刺眼,带着浓厚的心理威胁。
  在他的其他兄弟不能与他对打的时候,他依然得不到昭武帝青眼的时候,那么,一个想法徒然升起,他们这些人昭武帝都不怎么在乎,所以哪怕他能力压其他人,昭武帝也不会产生立他们为储君的想法,那顾丛嘉呢?
  若是顾丛嘉被他们弄出局呢?
  他们不就向昭武帝证实了自己的能力,同样的,昭武帝原本放在顾丛嘉身上的大部分精力就会放在他们身上,从而发现他们的优秀,立为储君。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千古明理,也是昭武帝自己埋下的祸根。
  所以,顾丛嘉被视为千方百计要除去的心腹大患。
  时到今日,顾丛嘉的威胁性还在上升,这次并非来源于昭武帝,而是诸位朝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