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世族晋升如此容易,那他拉一把寒门又如何呢?
  朝堂之上,世族一系被怼的无话可说,只是心里暗恨,苏齐贤和程鑫真是害苦了他们,陛下是动了真怒——迁怒于世族的晋升,并拔高寒门的起点。
  虽说世族子弟也在其中,但是若是原本的授官品阶,世族就是要比寒门晋升的快,但现在,寒门被拔高了,七八品晋五六品背靠家族势力容易升。
  而自古,五六品晋升三四品就是一个分水岭,根本不是能以家族势力升迁的。
  相较之下,此举,是寒门占优。
  被怼了,还怼的那般狠,他们说话一下就小心委婉了起来。
  朝臣们小心的觑着昭武帝的脸色,开口过了几道弯:“陛下,今年的学子于笔上作答皆很出色,想必平日里是苦读诗书的。”
  言下之意,纸上功夫很好,但,实事怕是没做过,这样的,恐不能有胜任六品的能力啊。
  一级一级升,没问题,朝臣没意见,但是,陛下他有不同意见啊!
  昭武帝想要将空缺的五六品官位授予此次恩科的学子,且人家还有人家的道理。
  总结下来,即就是,地方任职官员都是老油子了,小心思不少,年龄也大了,既然今年赶巧,碰上这么多官位空缺,本次恩科又是为了朝廷缺人特赦,那让这些学子从五六品的官位做起又何妨?!
  听着朝臣委婉的劝告,昭武帝面色平淡,大臣们并不能从昭武帝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陛下?”
  庄文君试探性的问道。
  此言也是有理的,科举授官起始在七八品也是经过前人检验的,就是为了让这些读书读的好的学子们在任小官时掌握做实事的能力。
  这一下上五六品,不会做事,还不如空缺着呢。
  昭武帝当然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一开始也不是冲这个去的,昭武帝思索,仿佛是被朝臣说服,后退一步,道:“朕说的是前三甲,给他们一个机会。”
  这一届的前三甲若是承受的起压力,干出实事,那么他们就会有更高的起点,且,以他们为例,往后三甲的起点也会更高,若是不能,他们的仕途会更加艰难,同样,往后三甲还遵循原样。
  这是对于学子们来说是双向的,高风险高利益。
  对昭武帝也是,昭武帝有他的考量,官员必须流通,尤其出现的新鲜面孔必须多,否则,苏氏银矿案,军需案……这都是教训。
  固化人群掌握权力久了,便会真的以为那权力是自己的,而且还都不好动,不好查……昭武帝当然要给他们找找事,让他们明白,谁才是这天下之主。
  庄文君又一下子退了回去,阖眼假寐,表明了他的态度,他不打算掺和了。
  陛下心有成数,今年的前三甲的确是很优秀的,而且,头一次,三甲都是寒门子弟,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庄文君都没打算再掺和。
  听着昭武帝的话,大臣们面面相觑,学子全授官在五六品的话当然不行,但若是只有前三甲的话,好像也不是不行,往日前三甲的官位就比其他人要高,只不过此次更高一点而已?
  世族,世族现在还很老实,废话,苏氏作为第一世族,他们联姻不少的,万一陛下以此觉得他们在私藏银矿之间有关联,那他们不得冤死……所以,现在老老实实的,安安分分的,哪里敢开口反驳陛下的意见。
  朝堂上除了世族这个略有些反骨的之外,其他人,被昭武帝先开了门——想要给这届学子授官五六品,没说只有前三甲给吓到了,现在开窗,便也接受良好了。
  昭武帝看了一眼众人,也不跟他们扯了,他最主要的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晋吏部左侍郎为吏部尚书,剩下空缺的五六品官位,着上一年各地政绩好的升,你看着办。”
  其他的调令,稍后也会传旨下去。
  昭武帝散朝散的雷厉风行。
  “所以,这就是想开窗,先开屋顶的道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