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1 / 4)
其后,老美的太平洋铁路计划,需要大量劳力,华人劳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多数都是从国内过来的。
华人留居数量的增加,使得居住地也在不断的扩大。整个唐人街大约有9个街区,华人社区随旧今山城市规模的拓展而不断发展、扩大。后来,正式确立唐人街的范围:南边以加利福尼亚街为界,东至干尼街,北至百老汇,西至士德顿街,共12个街区。至此,唐人街也不再只是一条华人聚居的街道,变成了一座小型城市——华埠。
林彩蝶在这个过程中也了解到了当初老一辈过来开创事业的不容易。
其实什么是容易的,别看鹭岛圆沙洲上都是那些下南洋闯荡后富起来的人回来建设的,但是,当初下南洋的有多少人,能够出头的又有多少。
凤毛麟角。
同时,老头也说道了这边的堂口,其实就是开始时华埠各大会馆,主要是为了解决华人之间的矛盾,后来延伸至于白人之间的矛盾,其实创立是好的,但是后来就发展成了堂口。
老头说这些的时候就不详细了,浅尝辄止,似乎也怕说多了惹来事端。
了解了后,林彩蝶也不着急了,既然这都形成华人小镇了,那这里肯定有超级市场的,也肯定会有那些比较比较大的购物中心,慢慢找就是了。
林彩蝶这次过来本就没有什么针对性的目标,但是还是在这里隐晦的打听装配式建筑的一些信息。
她是太想给空间好好休整一下,最主要的就是在几个岛上建立一个好的房子。
其实林彩蝶这不需要修地基,建房子还是很简单的。哪怕就是没有装配式建筑,就是木屋别墅都行。
反正直接整体搬迁到空间里就行,不行自己再收拾一下,基本上也可以了。
林彩蝶也只是想着,但是现在也没有头绪,也不着急去做。
现在她手上只有将近8万美刀,其实够做很多事了,她得详细的打探一下,之后才能有计划的去实施。
林彩蝶看到这里也有旅馆,就打算找家旅馆住。
即便是有空间,林彩蝶也可以住旅馆然后再进空间。
林彩蝶找到了一个挂着“闵东人家”牌子的旅馆,就走了进去。
没别的,这里是自己老家那边的,怎么也有些亲切感吧。人家都说在国内出去,一个省的都是老乡,那在国外,不是更近一些。
林彩蝶进去,这个旅馆也很有特色,和林彩蝶今天吃面的那个馆子很像,都是从一楼的一个仅一米宽的过道上楼,前台接待都是在二楼。
唯一的不同是,这旅馆是二楼三楼都有房间,占了两层。
看到林彩蝶进来,在前台处的一个女的放下手上的杂志,站起来问林彩蝶:“柴克印。”
林彩蝶:··· ···
女子一看,又换了汉语说道:“住店吗?”
林彩蝶点点头:“嗯。”
这女的就笑了:“我看你年轻,以为你是说英语的呢。”
林彩蝶:“英语懂的不多,说家乡话就好。”
女的听了眼睛都亮了两分:“你也是闵东的?”
林彩蝶:“我是闽南的。”
女子笑着说:“那也是老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