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 / 4)
“你说。”
林枕书:“我知先生博览古今,才学远超常人,纵是参加科举,也必能金榜题名。所以不知道先生为何要走萌荫之路?若走科举,先生就不会受此窃语私议,长史的官位也会更加名正言顺。”
孔成玉闻言抬眸看他一眼,淡淡开口:“名正言顺?”
她的眉目总是冷淡,不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严厉。
“从备考算起,乡试、省试、殿试,最少三年。我为一个名正言顺,要莫名花费三年的时间。”
“三年之后,我依旧成了青城长史,这和现在又有何不同呢?”
林枕书微微一怔。
孔成玉端起汤盏吹了吹。
“林枕书,不要太在意规矩、体统。”
“我朝高祖起事,麾下皆屠狗贩缯之徒。定国后封侯授爵时,无一人提起商贾卑鄙之人不能授官的规矩。”
“规定由人定,只要结果是我想要的,过程并不重要。至于旁人闲言碎语,在我看来都是蝇声蛙躁,不值一提。”
孔成玉天生适合当官,在她看来这天下没有不能利用的东西,没有不能做衡量的东西。
哪怕是她本人,也是筹码之一。
至于旁人的闲言碎语,那些不是她该在意的。
“……”
林枕书面色恍惚,似在思索。
他来青城求学,自恃才学,常常与众人观点不同,离群索居。
但做学问总是一样训估考据,强调言之有据,讲究凡用典必做考证,凡理论必有渊源,困守故纸堆之中。
每每被孔成玉点拨,他才忽然生出跳出樊笼之感。
孔成玉喝完清汤,放下汤碗。
“还有什么事么?”
“哦……”
林枕书闻言恍然回神,从袖中掏出一份信件。
“这是尚贤峰那边弟子送下来的,说是先生原先住所的书房外停了一只怪鸟,任由驱赶不肯离去,他们上前一看,才发现原来那鸟儿脚上似乎绑着寄给孔先生的一封信。”
却是一件奇事。孔成玉正欲询问,眼神触及信封上头一个大大的“渊”字时,嘴角不由一抽,说了一声知道她是谁了,放下吧。
**
陆临渊千里迢迢传信而来,从以往和陆临渊接触的经验来看,孔成玉直觉不是什么好事。
她小心翼翼拆开信封,定睛一看,上头字迹铁画银钩,确实是陆临渊的字迹。
开头一句,可以总结为“我让云胧秋带了一个不错的小孩给你。”
“…………” ↑返回顶部↑
林枕书:“我知先生博览古今,才学远超常人,纵是参加科举,也必能金榜题名。所以不知道先生为何要走萌荫之路?若走科举,先生就不会受此窃语私议,长史的官位也会更加名正言顺。”
孔成玉闻言抬眸看他一眼,淡淡开口:“名正言顺?”
她的眉目总是冷淡,不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严厉。
“从备考算起,乡试、省试、殿试,最少三年。我为一个名正言顺,要莫名花费三年的时间。”
“三年之后,我依旧成了青城长史,这和现在又有何不同呢?”
林枕书微微一怔。
孔成玉端起汤盏吹了吹。
“林枕书,不要太在意规矩、体统。”
“我朝高祖起事,麾下皆屠狗贩缯之徒。定国后封侯授爵时,无一人提起商贾卑鄙之人不能授官的规矩。”
“规定由人定,只要结果是我想要的,过程并不重要。至于旁人闲言碎语,在我看来都是蝇声蛙躁,不值一提。”
孔成玉天生适合当官,在她看来这天下没有不能利用的东西,没有不能做衡量的东西。
哪怕是她本人,也是筹码之一。
至于旁人的闲言碎语,那些不是她该在意的。
“……”
林枕书面色恍惚,似在思索。
他来青城求学,自恃才学,常常与众人观点不同,离群索居。
但做学问总是一样训估考据,强调言之有据,讲究凡用典必做考证,凡理论必有渊源,困守故纸堆之中。
每每被孔成玉点拨,他才忽然生出跳出樊笼之感。
孔成玉喝完清汤,放下汤碗。
“还有什么事么?”
“哦……”
林枕书闻言恍然回神,从袖中掏出一份信件。
“这是尚贤峰那边弟子送下来的,说是先生原先住所的书房外停了一只怪鸟,任由驱赶不肯离去,他们上前一看,才发现原来那鸟儿脚上似乎绑着寄给孔先生的一封信。”
却是一件奇事。孔成玉正欲询问,眼神触及信封上头一个大大的“渊”字时,嘴角不由一抽,说了一声知道她是谁了,放下吧。
**
陆临渊千里迢迢传信而来,从以往和陆临渊接触的经验来看,孔成玉直觉不是什么好事。
她小心翼翼拆开信封,定睛一看,上头字迹铁画银钩,确实是陆临渊的字迹。
开头一句,可以总结为“我让云胧秋带了一个不错的小孩给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