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入侯府后 第24节(2 / 4)
季松也没难为她,只笑着说季家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料子,一个个进了学堂就头疼,屁股一扭一扭的就是坐不下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椅子上头长着钉子呢。
沈禾没忍住挑了挑眉,又趴伏在季松身侧,拉着一绺儿长发在手指上绕啊绕的,不怀好意地问季松他怎么就是块读书的料子了?
季松表情一僵,立刻放平了腿说困了,就这么把事情糊弄了过去。
那次季松难得吃瘪,沈禾想到一次就笑一次,一笑就越发精神了;又见俩孩子满脸坏笑地给对方递眼神,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你们两个……找我有事?”
“也没有,”俩孩子对视一眼,各自朝着沈禾扭了扭头,桌子底下的手也不住地划拳,最后输了的那个望着沈禾陪笑:“奶奶,听说咱家做了好多家具,木匠都来了。”
沈禾慢吞吞应了一句:“还好吧。”
其实,最近宁远侯府里根本没怎么做家具,唯一一套家具……就是季松给弄的这套唐时家具,这会儿就在屋子里摆着呢,俩孩子一进来就能看见。
“怎么说还好呢,我们都看见了,”俩孩子兴奋地凑到沈禾身边,一左一右地摇着沈禾的两条胳膊:“五奶奶,你知道我们打仗的事情吧?”
“知道啊,”沈禾差不多猜出来俩孩子的来意了,闻言笑了:“是不是你们挨打的那一回啊?”
宁远侯府里孩子多,尤其是男孩子多,再加上府中的人大多出身行伍、爱好比试拳脚,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们喜欢玩打仗的过家家。
上回季峻季岭俩孩子领着四五十号人逃课玩打仗的游戏,结果不知怎么有人摔了,后头的人被他绊倒,风过草似的偃伏一片,一时间哀嚎震天,好些孩子身上都带了伤。
要说孩子们伤得也不算重,就是磕破了胳膊腿儿,孩子们自己都没怎么在意;但这事闹大了,孩子们逃课的事情就被发现了,最后领头的俩孩子各自领了二十棍子,好几天都站着吃饭。
俩孩子一听这话就苦了脸:“奶奶你别说这个……那个,奶奶,你让工匠给我们做点东西呗……”
俩孩子靠在沈禾怀里仰头笑,眼睛比星星还要亮:“什么大鼓啊长枪啊大纛啊,奶奶你帮帮我们呗。”
沈禾心道果然如此。她忍不住问:“那都是什么啊?你们怎么不自己找人去做啊?”
“那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奶奶你听过吧?”谈到这些,俩孩子越发的神采飞扬:“大鼓是发号施令的东西,没有这个,那怎么打仗呢?”
“大纛是旗。还有好多好多的旗。”
“我们倒是有一点钱,可是……我们不知道那些旗都是什么样子的……”
“刚好奶奶弄了一套家具,我的意思是,奶奶让爷爷帮忙弄一套出来,我们玩着才有意思。”
听到这里,沈禾总算明白俩孩子的意思了——
行军打仗时有一系列的指令,这些指令大多要用许多工具帮忙完成,比如振奋士气的鼓、鸣金收兵的金、还有各种各样的旗帜。俩孩子虽然出身将门、耳濡目染,但到底年纪太小,没有在军营里历练过,好多东西都不清楚;刚好季松在军营里历练了许多年,就想着让季松帮他们弄一套完整的工具。
可季松太凶了,他们不敢,想来想去,就找到了沈禾。
沈禾低头沉思起来。
季家将门世家,将来这些孩子大概率也要去战场上历练,早些接触那些东西,倒也未必是坏事。
做东西要麻烦季松。虽然孩子们害怕季松,可沈禾不怕;即便没有问过季松,沈禾就是知道,只要她说了出来,季松一定会满足她的要求,帮孩子们做了这套工具。
只是嘛……
只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直接给他们做了工具,他们肯定见天地逃学玩打仗的游戏,读书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到时候大哥大嫂生气了事小,反正有季松在,她能够把事情都推到季松身上;可要是耽误了孩子们读书,让孩子长成有勇无谋的莽夫,以后孩子们上了战场难免会吃亏,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她的罪过了。
如是想着,沈禾慢慢皱起了眉头,俩孩子便越发慌了,下意识晃着沈禾的胳膊:“奶奶你说行不行啊?”
这事他们和别的长辈说过,但得到的回复全是不同意;他们没了办法,才来找沈禾,想着她性格和善、脾气也软,一定会答应他们。 ↑返回顶部↑
沈禾没忍住挑了挑眉,又趴伏在季松身侧,拉着一绺儿长发在手指上绕啊绕的,不怀好意地问季松他怎么就是块读书的料子了?
季松表情一僵,立刻放平了腿说困了,就这么把事情糊弄了过去。
那次季松难得吃瘪,沈禾想到一次就笑一次,一笑就越发精神了;又见俩孩子满脸坏笑地给对方递眼神,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你们两个……找我有事?”
“也没有,”俩孩子对视一眼,各自朝着沈禾扭了扭头,桌子底下的手也不住地划拳,最后输了的那个望着沈禾陪笑:“奶奶,听说咱家做了好多家具,木匠都来了。”
沈禾慢吞吞应了一句:“还好吧。”
其实,最近宁远侯府里根本没怎么做家具,唯一一套家具……就是季松给弄的这套唐时家具,这会儿就在屋子里摆着呢,俩孩子一进来就能看见。
“怎么说还好呢,我们都看见了,”俩孩子兴奋地凑到沈禾身边,一左一右地摇着沈禾的两条胳膊:“五奶奶,你知道我们打仗的事情吧?”
“知道啊,”沈禾差不多猜出来俩孩子的来意了,闻言笑了:“是不是你们挨打的那一回啊?”
宁远侯府里孩子多,尤其是男孩子多,再加上府中的人大多出身行伍、爱好比试拳脚,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们喜欢玩打仗的过家家。
上回季峻季岭俩孩子领着四五十号人逃课玩打仗的游戏,结果不知怎么有人摔了,后头的人被他绊倒,风过草似的偃伏一片,一时间哀嚎震天,好些孩子身上都带了伤。
要说孩子们伤得也不算重,就是磕破了胳膊腿儿,孩子们自己都没怎么在意;但这事闹大了,孩子们逃课的事情就被发现了,最后领头的俩孩子各自领了二十棍子,好几天都站着吃饭。
俩孩子一听这话就苦了脸:“奶奶你别说这个……那个,奶奶,你让工匠给我们做点东西呗……”
俩孩子靠在沈禾怀里仰头笑,眼睛比星星还要亮:“什么大鼓啊长枪啊大纛啊,奶奶你帮帮我们呗。”
沈禾心道果然如此。她忍不住问:“那都是什么啊?你们怎么不自己找人去做啊?”
“那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奶奶你听过吧?”谈到这些,俩孩子越发的神采飞扬:“大鼓是发号施令的东西,没有这个,那怎么打仗呢?”
“大纛是旗。还有好多好多的旗。”
“我们倒是有一点钱,可是……我们不知道那些旗都是什么样子的……”
“刚好奶奶弄了一套家具,我的意思是,奶奶让爷爷帮忙弄一套出来,我们玩着才有意思。”
听到这里,沈禾总算明白俩孩子的意思了——
行军打仗时有一系列的指令,这些指令大多要用许多工具帮忙完成,比如振奋士气的鼓、鸣金收兵的金、还有各种各样的旗帜。俩孩子虽然出身将门、耳濡目染,但到底年纪太小,没有在军营里历练过,好多东西都不清楚;刚好季松在军营里历练了许多年,就想着让季松帮他们弄一套完整的工具。
可季松太凶了,他们不敢,想来想去,就找到了沈禾。
沈禾低头沉思起来。
季家将门世家,将来这些孩子大概率也要去战场上历练,早些接触那些东西,倒也未必是坏事。
做东西要麻烦季松。虽然孩子们害怕季松,可沈禾不怕;即便没有问过季松,沈禾就是知道,只要她说了出来,季松一定会满足她的要求,帮孩子们做了这套工具。
只是嘛……
只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直接给他们做了工具,他们肯定见天地逃学玩打仗的游戏,读书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到时候大哥大嫂生气了事小,反正有季松在,她能够把事情都推到季松身上;可要是耽误了孩子们读书,让孩子长成有勇无谋的莽夫,以后孩子们上了战场难免会吃亏,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那就是她的罪过了。
如是想着,沈禾慢慢皱起了眉头,俩孩子便越发慌了,下意识晃着沈禾的胳膊:“奶奶你说行不行啊?”
这事他们和别的长辈说过,但得到的回复全是不同意;他们没了办法,才来找沈禾,想着她性格和善、脾气也软,一定会答应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