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2 / 2)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静康院外,仆人们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远处传来朗朗读书声,那是她的孙儿L们在学堂用功。一切都在昭示着宁国公府的繁荣与秩序。
"映雪,去告诉厨房,今日午膳加一道蟹粉狮子头。"襄宁大长公主忽然道,"再让人去库房取两匹上好的云锦,包一些补品药材给荣国公府送去,就说是给琏儿L媳妇养身子用的。"
映雪愣了一下:"公主这是..."
襄宁大长公主微微一笑:"到底是亲戚,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给的。况且..."她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向衰败,也是件有趣的事。"
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变幻的光影。襄宁大长公主站在光与影的交界处,满头银发熠熠生辉,宛如一尊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的雕像。
而在京城的另一端,荣国公府内,王熙凤正躺在病榻上,望着帐顶发呆,想起时常陪伴自己,乖巧懂事的女儿L。她终究是将婶婶的话听了进去,压下心中撕裂般的痛,开始考虑起纳平儿L为妾的事。
五月的风轻轻吹过宁荣两府,带着芍药的芬芳,也带着命运无情的嘲弄。
第200章
晨光熹微,宁国公府的后院已是一片忙碌。嘉悦郡主由贴身丫鬟扶着,缓步穿过回廊,向襄宁大长公主的静康院行去。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湖蓝色织金缎裙,发间只簪一支点翠凤钗,既显贵气又不失端庄。
"郡主今日气色真好。"大丫鬟青鹦轻声说道。
嘉悦郡主唇角微扬:"昨夜睡得安稳,今早又得了好消息,自然精神爽利。"
静康院前,早有婆子候着。见郡主到了,连忙打起帘子:"郡主来得正好,公主刚用过早点,正在西厢房里听书呢。"
西厢房内,襄宁大长公主端坐在紫檀木雕花椅上,虽已年迈,却仍保持着皇家公主的威仪。见儿媳进来,她微微颔首:"坐吧,今日怎么来得这样早?"
嘉悦郡主行过礼,在婆母下首的绣墩上坐了半边身子,这才笑道:"儿媳有件事想禀告母亲,所以来得早些。"
"哦?"襄宁大长公主放下手中的账册,示意丫鬟上茶,"什么事这样着急?"
丫鬟奉上茶后退下,嘉悦郡主这才压低声音道:"母亲可听说了?荣国公府又在变卖产业了,这次连城南那处丝绸庄子都要出手。"
襄宁大长公主眉头微挑,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史氏和王氏那两个蠢妇,终于把家底败光了?"
"可不是么。"嘉悦郡主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儿媳让府上的管事暗中跟着,遇到合适的产业就买下来。那丝绸庄子位置极好,年产上等丝绸千匹,若能低价购入,对我们府上又是一笔进项。"
襄宁大长公主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敲:"你做得对。我们府上两代人经营,产业越做越大,他们倒好,堂堂国公府第,竟到了变卖家产的地步。"
"儿媳实在不明白,"嘉悦郡主摇头道,"荣国公夫人出身保龄侯府,王氏也是金陵大家,怎么就能把家业经营得入不敷出?前几日儿媳去赴宴,见那王氏头上戴的还是京中珍翠阁的贵重首饰,身边伺候的丫鬟也不少。"
暖阁内一时静默,只有铜炉中炭火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襄宁大长公主目光深远,似在回忆什么,半晌才道:"当年先荣国公在世时,府上何等风光。可惜子孙不肖,娶的媳妇又都是些眼皮子浅的。" ↑返回顶部↑
"映雪,去告诉厨房,今日午膳加一道蟹粉狮子头。"襄宁大长公主忽然道,"再让人去库房取两匹上好的云锦,包一些补品药材给荣国公府送去,就说是给琏儿L媳妇养身子用的。"
映雪愣了一下:"公主这是..."
襄宁大长公主微微一笑:"到底是亲戚,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给的。况且..."她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向衰败,也是件有趣的事。"
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变幻的光影。襄宁大长公主站在光与影的交界处,满头银发熠熠生辉,宛如一尊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的雕像。
而在京城的另一端,荣国公府内,王熙凤正躺在病榻上,望着帐顶发呆,想起时常陪伴自己,乖巧懂事的女儿L。她终究是将婶婶的话听了进去,压下心中撕裂般的痛,开始考虑起纳平儿L为妾的事。
五月的风轻轻吹过宁荣两府,带着芍药的芬芳,也带着命运无情的嘲弄。
第200章
晨光熹微,宁国公府的后院已是一片忙碌。嘉悦郡主由贴身丫鬟扶着,缓步穿过回廊,向襄宁大长公主的静康院行去。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湖蓝色织金缎裙,发间只簪一支点翠凤钗,既显贵气又不失端庄。
"郡主今日气色真好。"大丫鬟青鹦轻声说道。
嘉悦郡主唇角微扬:"昨夜睡得安稳,今早又得了好消息,自然精神爽利。"
静康院前,早有婆子候着。见郡主到了,连忙打起帘子:"郡主来得正好,公主刚用过早点,正在西厢房里听书呢。"
西厢房内,襄宁大长公主端坐在紫檀木雕花椅上,虽已年迈,却仍保持着皇家公主的威仪。见儿媳进来,她微微颔首:"坐吧,今日怎么来得这样早?"
嘉悦郡主行过礼,在婆母下首的绣墩上坐了半边身子,这才笑道:"儿媳有件事想禀告母亲,所以来得早些。"
"哦?"襄宁大长公主放下手中的账册,示意丫鬟上茶,"什么事这样着急?"
丫鬟奉上茶后退下,嘉悦郡主这才压低声音道:"母亲可听说了?荣国公府又在变卖产业了,这次连城南那处丝绸庄子都要出手。"
襄宁大长公主眉头微挑,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史氏和王氏那两个蠢妇,终于把家底败光了?"
"可不是么。"嘉悦郡主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儿媳让府上的管事暗中跟着,遇到合适的产业就买下来。那丝绸庄子位置极好,年产上等丝绸千匹,若能低价购入,对我们府上又是一笔进项。"
襄宁大长公主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敲:"你做得对。我们府上两代人经营,产业越做越大,他们倒好,堂堂国公府第,竟到了变卖家产的地步。"
"儿媳实在不明白,"嘉悦郡主摇头道,"荣国公夫人出身保龄侯府,王氏也是金陵大家,怎么就能把家业经营得入不敷出?前几日儿媳去赴宴,见那王氏头上戴的还是京中珍翠阁的贵重首饰,身边伺候的丫鬟也不少。"
暖阁内一时静默,只有铜炉中炭火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襄宁大长公主目光深远,似在回忆什么,半晌才道:"当年先荣国公在世时,府上何等风光。可惜子孙不肖,娶的媳妇又都是些眼皮子浅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