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2 / 3)
"让他进来..."隆兴帝强撑着坐直身体,示意襄宁长公主坐到一旁,"你也该...见见新君了。"
四皇子雍王风尘仆仆地踏入内殿,显然是接到诏令后马不停蹄赶来的。他身着素色常服,发髻微乱,额上还有汗珠。看到龙榻上的隆兴帝,雍王立刻跪下行大礼:"儿臣参见父皇!"
","近前来。"
雍王起身时,目光与站在一旁的襄宁长公主短暂相接。襄宁长公主注意到这个侄子眼中有着超越寻常的隐忍与沉稳,但此刻也掩不住惊惶与悲痛。
"儿臣在宫外听闻父皇身体不适,心中焦虑不安,一得到父皇传召的消息,立马赶来..."雍王跪在龙榻前,声音哽咽。
隆兴帝抬手抚上雍王的头顶,如同寻常父亲对待儿子:"朕的时问到了...这江山,就交给你了。"
雍王浑身一震:"父皇!"
"听朕说完。"隆兴有力,仿佛用尽了最后的生命力,"治国之道,首在爱民。朕这些年...改革税制,整顿吏治,但"
他的目光转向夏守忠:"
夏守忠从怀中取出一个明黄色锦囊,双手奉上。隆兴帝颤抖着解开锦囊,取出一卷盖有玉玺的诏书:"这是...传位诏书。朕早已...备好。"
雍王双手接过诏书,臣恐难当大任!"
"你可以。"隆兴帝坚定地说,"朕观察你多年...你有明君之资。只是..."他的声音低下去,"必要时可以求助你姑母..她比任何人都值得信任,这朝堂的暗流啊……"
雍王转向襄宁长公主,郑重行礼:"儿臣...谨记。"
隆兴帝似乎完成了最后的心愿,身体突然松懈下来。他的目光开始涣散,呼吸变得急促而不规则。
"皇兄!"襄宁长公主扑到榻前,握住他的手。
"夏守忠..."隆兴帝微弱地呼唤。
大总管跪行上前,老泪纵横:"老奴在..."
"照顾好...新君..."
夏守忠重重叩首:"老奴誓死效忠!"
隆兴帝的目光最后扫过在场的三人,嘴角浮现出一丝释然的微笑。他的嘴唇轻轻动了动,襄宁长公主俯身去听,却只听到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然后,大乾王朝第三位皇帝的手,在她掌中渐渐失去了温度。
殿外的铜漏恰好滴完最后一滴水,发出清脆的"叮"的一声。与此同时,紫宸殿顶悬挂的十一只金铃无风自动,发出空灵悠远的声响,传遍整个皇城。
夏守忠缓缓起身,用颤抖的手为隆兴帝合上双眼,然后转身向雍王行大礼:"老奴...参见陛下。"
襄宁长公主擦干眼泪,将鱼符紧紧攥在手心。她知道,属于隆兴帝的时代已经结束,而一场新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丧钟声从紫禁城深处传来,一声接一声,沉重而缓慢,像是要把这噩耗一字一顿地敲进每个人的心里。那声音穿透朱红宫墙,越过重重殿宇,在京城上空回荡,惊起一群栖在宫檐下的乌鸦,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铅灰色的天空,发出刺耳的鸣叫。
襄宁长公主跪在隆兴帝的龙榻前,双手紧紧攥着兄长已经冰冷的手。她年过七十,却因保养得宜,看上去不过五十出头。此刻那张素来端庄的脸庞上布满泪痕,精心描画的妆容早已花了,可她浑然不觉。
"皇兄......"她低声唤着,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殿内跪满了太医和内侍,却无人敢上前劝慰这位先帝最宠爱的胞妹。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新登基的雍王——曾经的四皇子快步走了进来。他身着素服,面容肃穆,眼中却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在襄宁长公主身后三步处停下,恭敬地行了一礼。
"姑母,请节哀。"雍王的声音低沉而克制,"父皇驾崩,举国同悲。但国不可一日无君,礼部已开始筹备丧仪,还请姑母保重身体。"
襄宁长公主缓缓转过头来,她看着这个从小就不受宠的侄子,如今却成了天下之主。 ↑返回顶部↑
四皇子雍王风尘仆仆地踏入内殿,显然是接到诏令后马不停蹄赶来的。他身着素色常服,发髻微乱,额上还有汗珠。看到龙榻上的隆兴帝,雍王立刻跪下行大礼:"儿臣参见父皇!"
","近前来。"
雍王起身时,目光与站在一旁的襄宁长公主短暂相接。襄宁长公主注意到这个侄子眼中有着超越寻常的隐忍与沉稳,但此刻也掩不住惊惶与悲痛。
"儿臣在宫外听闻父皇身体不适,心中焦虑不安,一得到父皇传召的消息,立马赶来..."雍王跪在龙榻前,声音哽咽。
隆兴帝抬手抚上雍王的头顶,如同寻常父亲对待儿子:"朕的时问到了...这江山,就交给你了。"
雍王浑身一震:"父皇!"
"听朕说完。"隆兴有力,仿佛用尽了最后的生命力,"治国之道,首在爱民。朕这些年...改革税制,整顿吏治,但"
他的目光转向夏守忠:"
夏守忠从怀中取出一个明黄色锦囊,双手奉上。隆兴帝颤抖着解开锦囊,取出一卷盖有玉玺的诏书:"这是...传位诏书。朕早已...备好。"
雍王双手接过诏书,臣恐难当大任!"
"你可以。"隆兴帝坚定地说,"朕观察你多年...你有明君之资。只是..."他的声音低下去,"必要时可以求助你姑母..她比任何人都值得信任,这朝堂的暗流啊……"
雍王转向襄宁长公主,郑重行礼:"儿臣...谨记。"
隆兴帝似乎完成了最后的心愿,身体突然松懈下来。他的目光开始涣散,呼吸变得急促而不规则。
"皇兄!"襄宁长公主扑到榻前,握住他的手。
"夏守忠..."隆兴帝微弱地呼唤。
大总管跪行上前,老泪纵横:"老奴在..."
"照顾好...新君..."
夏守忠重重叩首:"老奴誓死效忠!"
隆兴帝的目光最后扫过在场的三人,嘴角浮现出一丝释然的微笑。他的嘴唇轻轻动了动,襄宁长公主俯身去听,却只听到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然后,大乾王朝第三位皇帝的手,在她掌中渐渐失去了温度。
殿外的铜漏恰好滴完最后一滴水,发出清脆的"叮"的一声。与此同时,紫宸殿顶悬挂的十一只金铃无风自动,发出空灵悠远的声响,传遍整个皇城。
夏守忠缓缓起身,用颤抖的手为隆兴帝合上双眼,然后转身向雍王行大礼:"老奴...参见陛下。"
襄宁长公主擦干眼泪,将鱼符紧紧攥在手心。她知道,属于隆兴帝的时代已经结束,而一场新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丧钟声从紫禁城深处传来,一声接一声,沉重而缓慢,像是要把这噩耗一字一顿地敲进每个人的心里。那声音穿透朱红宫墙,越过重重殿宇,在京城上空回荡,惊起一群栖在宫檐下的乌鸦,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铅灰色的天空,发出刺耳的鸣叫。
襄宁长公主跪在隆兴帝的龙榻前,双手紧紧攥着兄长已经冰冷的手。她年过七十,却因保养得宜,看上去不过五十出头。此刻那张素来端庄的脸庞上布满泪痕,精心描画的妆容早已花了,可她浑然不觉。
"皇兄......"她低声唤着,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殿内跪满了太医和内侍,却无人敢上前劝慰这位先帝最宠爱的胞妹。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新登基的雍王——曾经的四皇子快步走了进来。他身着素服,面容肃穆,眼中却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在襄宁长公主身后三步处停下,恭敬地行了一礼。
"姑母,请节哀。"雍王的声音低沉而克制,"父皇驾崩,举国同悲。但国不可一日无君,礼部已开始筹备丧仪,还请姑母保重身体。"
襄宁长公主缓缓转过头来,她看着这个从小就不受宠的侄子,如今却成了天下之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