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夜色降临,紫禁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万寿节,将永远改变大乾王朝的权力格局。
  宫墙内的厮杀声渐渐平息,但空气中仍弥漫着血腥与硝烟的味道。襄宁长公主立于大殿外的汉白玉台阶上,银发在夜风中微微飘动,手中龙头拐杖稳稳地拄在地上,仿佛这根隆兴帝御赐的紫檀木杖是她此刻唯一的倚仗。
  "母亲,叛军已经退了。"嘉悦郡主扶着襄宁长公主的手臂,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她华美的翟衣上沾着尘土,发髻微乱,却仍保持着国公夫人的端庄仪态。
  明月郡主站在长公主另一侧,纤细的手指紧紧攥着祖母的衣袖。她尚且年轻,不过花信年华,此刻脸色苍白如纸,只有那双杏眼亮得惊人。"祖母,我们快去寻皇祖母吧,这里...这里..."她环顾四周横七竖八的尸首,喉头滚动,强忍着作呕的冲动。
  襄宁长公主拍了拍明月郡主的手背,转头对身后众人道:"老二家的,你带着妯娌几个照看好其他女眷,先去偏殿安置。嘉悦、明月,你们随我去见皇后。"
  二儿媳荀氏福身应是,她素来沉稳,此刻拢着女儿贾玥,虽眼中含泪,却已开始低声安抚几位惊魂未定的年轻媳妇。襄宁长公主满意地点头,这才在儿媳和孙媳的搀扶下,缓步向大殿行去。
  宫灯半数熄灭,台阶上的血迹还未清理干净。嘉悦小心地为襄宁长公主提着裙摆,避开那些暗红色的痕迹。明月郡主则警惕地环视四周,生怕从哪里又窜出叛军余孽。
  "别怕,"襄宁长公主察觉到两人的紧张,声音沉稳如古井,"禁军已经控制住了局面。我活了七十多年,历经两朝,什么风浪没见过?这点乱子,伤不了大乾的根基。"
  大殿门前,侍卫见是襄宁长公主,连忙行礼让路。殿内灯火通明,皇后正忙着安抚几位受惊的妃嫔,见襄宁长公主进来,立刻迎上前。
  "襄宁!"皇后执起襄宁长公主的手,眼中是真切的关切,"你没事吧?我正准备派人去寻你.……"
  襄宁长公主微微一笑:"皇嫂莫要担心,本宫这把老骨头还经得起折腾。倒是皇嫂,可有惊着?"
  皇后摇头,“本宫没事。”目光却越过襄宁长公主,落在明月郡主身上。她快步上前,握住明月郡主的手:"好孩子,你没事吧?"语气中的关切远胜方才对襄宁长公主的问候。
  明月郡主眼眶一红,低声道:"皇祖母,明月无碍。"
  皇后仔细打量她,确认她确实没有受伤,这才长舒一口气,虽早安排了人暗中护着,但心中还是担忧。
  “宫里乱糟糟的,不见到你,本宫如何放心?"她说着,轻轻抚过明月郡主微微隆起却刻意用披风遮掩的腹部,眼中闪过只有二人才懂的深意。
  襄宁长公主看在眼里,心中了然。她早察觉明月郡主近日体态有异,只是这孩子倔强,不肯明言。如今看来是有了身孕,皇后也是知情的。
  "皇嫂,"襄宁长公主适时开口,"本宫想问问,攸儿他们..."
  皇后会意,安抚道:"襄宁别急。宁国公他们一切安好,我已派人去传话,让他们直接去西暖阁寻你们。"她转向身旁的宫女,"春桃,你带长公主和宁国公府女眷去西暖阁休息,备上热茶点心,再请太医去给长公主和各位夫人看看。"
  襄宁长公主谢过皇后,带着嘉悦郡主、明月郡主随宫女离开。走出大殿时,她回头望了一眼,只见皇后已重新投入到安抚众命妇的工作中,那挺直的背影在混乱中显得格外坚毅。
  "母亲,您累了吧?"嘉悦郡主担忧地问。她注意到襄宁长公主的脚步比平日迟缓许多。
  襄宁长公主没有否认:"是有些乏了。老了,不中用了。"
  "祖母哪里老!"明月郡主急忙道,"方才在宴席上,若不是祖母当机立断,护着我们聚在一起..."她声音低下去,想起那些冲进宴席四处砍杀的叛军,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襄宁长公主拍拍她的手:"都过去了。记住,你是皇室郡主,流着大乾皇室的血脉,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挺直腰杆。"她说着,自己也不由得挺了挺背,"珍儿他们很快就会来寻我们,到时候……"
  第188章
  宣平侯徐晟踏入偏殿时,宁国公贾攸才松开了紧握的拳头,掌心四道深深的月牙形血痕无声地诉说着方才的惊心动魄。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五兄弟脸上未褪的惊惶,一众子侄们四处戒备。贾攸作为当家人,强自镇定地整了整被扯破的锦袍袖口,那上好的云纹苏绣此刻沾满了不知是谁的血迹。
  "大哥,刚刚有宫女来传话,母亲和嫂嫂她们被安排在了西暖阁!"五弟贾牧的声音带着颤抖,他左颊上一道细长的伤口仍在渗血。
  贾攸没有回答,只是大步流星地向西对面走去,四位弟弟和一众子侄紧随其后。穿过回廊时,随处可见倒伏的侍卫尸体和散落的兵器,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火油混合的刺鼻气味。贾攸的胃部一阵抽搐,却不敢有丝毫停顿。
  西暖阁外,十余名侍卫持刀而立,见到宁国公一行到来,纷纷行礼。贾攸一眼认出那是父亲生前的副将之子,心中稍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