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3 / 3)
她顿了顿,打开通讯录。
划到通讯录前缀为学校-的区域,顶端的名字李衡很熟悉。
这人曾是她MBA期间的导师,如今是业内立良基金的管理合伙人。
李衡犹豫片刻,看了眼时间,晚饭时间已过,此时打过去也不会显得太无礼。
最终还是拨了出去。
电话拨出,响了两声就被接起,熟悉的亲切女声传来:“喂,小李?有事吗?”
“老师,打扰了,我是李衡。”她的声音平稳而坚定,叙述得口齿清晰,不失礼数,“我这边有个新方向的项目在推进,目前公司把目光放在轻工业文创,主要是搪瓷和珐琅,我们现在遇到点融资瓶颈,我想问问您这边最近有没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VC朋友?我已经把材料和前期数据都发过去了。”
电话那头顿了顿,随后传来打开电脑的声音,对方大致浏览后笑了,“小李,我没想到你现在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
李衡心头一紧,“……我也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
“明天我帮你约一轮看。放心吧,小李,想投你项目的人,只会多,不会少。”
挂断电话后,李衡靠着椅背闭眼深呼吸,随后打开电脑开始整理项目的路演资料和过往现金流的情况。
住家阿姨见状,端了茶水和点心过来放在桌边,李衡连忙道谢。
光靠自己那点资金远远不够,如果要守住这个项目,让它走到陆周执看得起的高度,必须迅速响应,做出更多的努力。
李衡一边咬着点心,一边开始逐一回忆过往接触过的VC机构、基金的天使投资人,一一列表后开始联络,她不断地写邮件、发微信,再在联络后一个个划去。
有的人为李衡推荐创业项目的孵化报名,也有人为她推荐来几位投资人的联系方式,但也有人送上简短的字句:
帮不上忙,抱歉。
不感兴趣。
李衡皱起眉头,默默攥紧手中的笔,把对方的名字从纸面划去。
没人有义务帮忙,这很正常,李衡不死心,继续尝试,直到最后一个名字也被划去。
屏幕的冷光映着李衡的面庞,最终有投资意愿的人还是太少了,她忍不住捏捏眉心,有些受挫。
深呼吸后她继续拟设初步的融资材料,还未来得及发出,又绞尽脑汁,重新翻看起早年积攒下来的会议联络人列表。她的眼神扫过一排排熟悉又感到遥远的名字时,指尖在某一个名字上方忽然顿住。
赵珩远。
李衡盯着这个名字,脑中飞速运转。
这位赵氏家族中最年轻的女性投资人,传言来自美国最大的华裔财团,旗下产业遍布全球。她曾在会议上说过:“我相信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力,或许就藏在怀旧的釉彩里。”
这指的是她斥巨资拍下的珐琅制品。那套制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场大获关注,当天竞价直逼高珠,现场焦灼,但最终还是被赵珩远拿下。
两人曾有一面之缘,只是当时没有太深接触。
但李衡记得当时在新加坡的投资聚会时,赵珩远似乎对会场的珐琅花瓶很感兴趣,见自己是中国人,还过来搭话。聊及珐琅工艺,赵珩远还眼睛一亮,连连称赞李衡。赵珩远明明是ABC,中文却十分流利,两个人当时相处还不错。 ↑返回顶部↑
划到通讯录前缀为学校-的区域,顶端的名字李衡很熟悉。
这人曾是她MBA期间的导师,如今是业内立良基金的管理合伙人。
李衡犹豫片刻,看了眼时间,晚饭时间已过,此时打过去也不会显得太无礼。
最终还是拨了出去。
电话拨出,响了两声就被接起,熟悉的亲切女声传来:“喂,小李?有事吗?”
“老师,打扰了,我是李衡。”她的声音平稳而坚定,叙述得口齿清晰,不失礼数,“我这边有个新方向的项目在推进,目前公司把目光放在轻工业文创,主要是搪瓷和珐琅,我们现在遇到点融资瓶颈,我想问问您这边最近有没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VC朋友?我已经把材料和前期数据都发过去了。”
电话那头顿了顿,随后传来打开电脑的声音,对方大致浏览后笑了,“小李,我没想到你现在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
李衡心头一紧,“……我也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
“明天我帮你约一轮看。放心吧,小李,想投你项目的人,只会多,不会少。”
挂断电话后,李衡靠着椅背闭眼深呼吸,随后打开电脑开始整理项目的路演资料和过往现金流的情况。
住家阿姨见状,端了茶水和点心过来放在桌边,李衡连忙道谢。
光靠自己那点资金远远不够,如果要守住这个项目,让它走到陆周执看得起的高度,必须迅速响应,做出更多的努力。
李衡一边咬着点心,一边开始逐一回忆过往接触过的VC机构、基金的天使投资人,一一列表后开始联络,她不断地写邮件、发微信,再在联络后一个个划去。
有的人为李衡推荐创业项目的孵化报名,也有人为她推荐来几位投资人的联系方式,但也有人送上简短的字句:
帮不上忙,抱歉。
不感兴趣。
李衡皱起眉头,默默攥紧手中的笔,把对方的名字从纸面划去。
没人有义务帮忙,这很正常,李衡不死心,继续尝试,直到最后一个名字也被划去。
屏幕的冷光映着李衡的面庞,最终有投资意愿的人还是太少了,她忍不住捏捏眉心,有些受挫。
深呼吸后她继续拟设初步的融资材料,还未来得及发出,又绞尽脑汁,重新翻看起早年积攒下来的会议联络人列表。她的眼神扫过一排排熟悉又感到遥远的名字时,指尖在某一个名字上方忽然顿住。
赵珩远。
李衡盯着这个名字,脑中飞速运转。
这位赵氏家族中最年轻的女性投资人,传言来自美国最大的华裔财团,旗下产业遍布全球。她曾在会议上说过:“我相信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力,或许就藏在怀旧的釉彩里。”
这指的是她斥巨资拍下的珐琅制品。那套制品在纽约苏富比拍卖场大获关注,当天竞价直逼高珠,现场焦灼,但最终还是被赵珩远拿下。
两人曾有一面之缘,只是当时没有太深接触。
但李衡记得当时在新加坡的投资聚会时,赵珩远似乎对会场的珐琅花瓶很感兴趣,见自己是中国人,还过来搭话。聊及珐琅工艺,赵珩远还眼睛一亮,连连称赞李衡。赵珩远明明是ABC,中文却十分流利,两个人当时相处还不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