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3)
柳拂风:“何止过分!这种人也能成为世家家主,简直令人不耻!”
他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世家,外界每每提到,无不对这个群体充满溢美之词,什么世家风骨,百年遗学,传承不绝,现在看,实是名不副实。
殷归止:“他在外面并非如此。”
柳拂风:“嗯?”
“我听……肃王说过,”殷归止声音微缓,“世家传承不假,风骨,财富,处事心学,都有讲究,但世家族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资质偏差,心性好坏,此一点与普通百姓并无区别,举凡涉及利益牵扯,大家选择也不同,这个赵应,年轻时也颇有大家风范,遇大儒也能侃侃而谈,早年就与王相相交,共称双壁,只是内心到底如何,最终长成了什么模样,外人难窥,如今年长,大权在握,大概不想装了。”
柳拂风顿了下:“赵应与王相……是朋友?”
殷归止颌首:“是,世家同气连枝,互有联姻,紧密一体,谁都抛不开谁,以前或许有过矛盾,最近十来年,越走越近,亲睦有加。”
柳拂风若有所思:“所以赵姝以婚事试探……”
“可能不仅仅是赵家自己的意思,还有别人的试探,”殷归止顺便为肃王正名,“肃王没答应,很严厉的拒绝了。”
柳拂风却并不在意肃王,看到前方小菜铺子还没关门:“还是先回家吧,阿蕴想吃什么菜?”
二人并肩前行,最后一抹夕阳余光将尽,店铺人家屋角灯笼已经挂起,光线氤氲。
隔壁书铺正在装板收摊,灯笼随风轻摇,落在书架上的光也也随之飘忽,光影流转间,润泽纸张间书名异常清晰……柳拂风微怔。
殷归止注意到,他似乎看了一本书良久,抬眼过去,竟是《诗经》。
他平日不好读书,看不出对《诗经》有任何偏好,眼神也像透过它在看什么……
能是什么?只能是那封密信。
自住一起后,殷归止知道捕头所有行踪,包括欢云舫上,捕头一定看到了这个解码本,猜到了什么,回来对完信息,应该不会再对《诗经》好奇……为何此刻,还是像没搞明白,仍然在思的样子?
不对。
殷归止突然想到,初见那日,是他先去的小院,搜到那封信,悄悄带走,为防意外,他第二天誊写伪造了一张新的,重新放回原处,但那封信,好像从来没被打开过。
捕头既然劫到了那封密信,知道事态严重,一直在跟查,为了保密,还藏在那么严实的地方,为什么好像过后从未动过,从不检查,不看,不研究,一副好像并不知道这封信存在的样子?
可要说不知道,好像也不对,不知道的话,怎么卷进这件事里,还专门找去欢云舫,寻找解码本?
殷归止有些疑惑,原本笃定的东西,忽然逻辑不通,有点捋不清了。
这封密信确确实实存在,也的确很重要,他用来钓了两回鱼,回回有鱼上钩,捕头也次次都很配合,默契十足,现在回想,因身份演绎,他们能推心置腹聊兵器案,却没聊过小院相关的一切,他只是认为捕头是做这件事的人,理所应当知道,但捕头其实什么都没说过。
这些时日有关兵器案的一切配合,是顺势而为,还是边想边猜,边分析确定的行为?
捕头很聪明,只要有个线头,就能分析,反应也很敏锐,能猜到,能参与,再正常不过。
所以这封密信……
还是不能开诚布公谈,他无法解释自己当日的动机,除非身份全盘托出。
过不了几日,就是六月十二了,该来的人都得来,大戏马上要搭台唱,容不得半分差错……
“阿蕴!”柳拂风看到了一只长相奇形怪状的胡萝卜,是小兔子爱吃的胡萝卜,也长成了小兔子的样子,有耳朵,有腿,有短尾巴,“你看这个!是不是很可爱!”
殷归止回过神来,看到的就是对方淡淡的笑脸,干净澄澈,温暖治愈,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底。
这么单纯的人,怎么可能骗他呢? ↑返回顶部↑
他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世家,外界每每提到,无不对这个群体充满溢美之词,什么世家风骨,百年遗学,传承不绝,现在看,实是名不副实。
殷归止:“他在外面并非如此。”
柳拂风:“嗯?”
“我听……肃王说过,”殷归止声音微缓,“世家传承不假,风骨,财富,处事心学,都有讲究,但世家族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资质偏差,心性好坏,此一点与普通百姓并无区别,举凡涉及利益牵扯,大家选择也不同,这个赵应,年轻时也颇有大家风范,遇大儒也能侃侃而谈,早年就与王相相交,共称双壁,只是内心到底如何,最终长成了什么模样,外人难窥,如今年长,大权在握,大概不想装了。”
柳拂风顿了下:“赵应与王相……是朋友?”
殷归止颌首:“是,世家同气连枝,互有联姻,紧密一体,谁都抛不开谁,以前或许有过矛盾,最近十来年,越走越近,亲睦有加。”
柳拂风若有所思:“所以赵姝以婚事试探……”
“可能不仅仅是赵家自己的意思,还有别人的试探,”殷归止顺便为肃王正名,“肃王没答应,很严厉的拒绝了。”
柳拂风却并不在意肃王,看到前方小菜铺子还没关门:“还是先回家吧,阿蕴想吃什么菜?”
二人并肩前行,最后一抹夕阳余光将尽,店铺人家屋角灯笼已经挂起,光线氤氲。
隔壁书铺正在装板收摊,灯笼随风轻摇,落在书架上的光也也随之飘忽,光影流转间,润泽纸张间书名异常清晰……柳拂风微怔。
殷归止注意到,他似乎看了一本书良久,抬眼过去,竟是《诗经》。
他平日不好读书,看不出对《诗经》有任何偏好,眼神也像透过它在看什么……
能是什么?只能是那封密信。
自住一起后,殷归止知道捕头所有行踪,包括欢云舫上,捕头一定看到了这个解码本,猜到了什么,回来对完信息,应该不会再对《诗经》好奇……为何此刻,还是像没搞明白,仍然在思的样子?
不对。
殷归止突然想到,初见那日,是他先去的小院,搜到那封信,悄悄带走,为防意外,他第二天誊写伪造了一张新的,重新放回原处,但那封信,好像从来没被打开过。
捕头既然劫到了那封密信,知道事态严重,一直在跟查,为了保密,还藏在那么严实的地方,为什么好像过后从未动过,从不检查,不看,不研究,一副好像并不知道这封信存在的样子?
可要说不知道,好像也不对,不知道的话,怎么卷进这件事里,还专门找去欢云舫,寻找解码本?
殷归止有些疑惑,原本笃定的东西,忽然逻辑不通,有点捋不清了。
这封密信确确实实存在,也的确很重要,他用来钓了两回鱼,回回有鱼上钩,捕头也次次都很配合,默契十足,现在回想,因身份演绎,他们能推心置腹聊兵器案,却没聊过小院相关的一切,他只是认为捕头是做这件事的人,理所应当知道,但捕头其实什么都没说过。
这些时日有关兵器案的一切配合,是顺势而为,还是边想边猜,边分析确定的行为?
捕头很聪明,只要有个线头,就能分析,反应也很敏锐,能猜到,能参与,再正常不过。
所以这封密信……
还是不能开诚布公谈,他无法解释自己当日的动机,除非身份全盘托出。
过不了几日,就是六月十二了,该来的人都得来,大戏马上要搭台唱,容不得半分差错……
“阿蕴!”柳拂风看到了一只长相奇形怪状的胡萝卜,是小兔子爱吃的胡萝卜,也长成了小兔子的样子,有耳朵,有腿,有短尾巴,“你看这个!是不是很可爱!”
殷归止回过神来,看到的就是对方淡淡的笑脸,干净澄澈,温暖治愈,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底。
这么单纯的人,怎么可能骗他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