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满身才华,不敢显露,明珠蒙布,不过如此。
  他真的要这样过一辈子吗?
  半晌,宋翎遥叫来了身边的书童,把刚写好的骈文递到了书童的手中,书童惊喜地抬起头,郎君,你终于准备扬名了吗?
  在这个时代,名声是最要紧的,只有扬名,才能获得别人的重视,才能在中正官那里评为上品。
  宋翎遥小的时候也曾有诗词获得宾客的赞赏,只是后来诗词的归属就变成了继母所生的弟弟。然后他学会了隐藏自己,宁愿烧掉自己的文稿也不想为他人做嫁衣裳。
  现在,他似乎又有搏一搏的冲动了。
  文萃楼是东都才子的聚集地,这里每天都有无数才子在柱子上贴上自己的作品供他人品评,若有极其出众的,便能一日内在东都扬名。
  这一日,文萃楼的柱子前围满了小郎君。
  这是谁的作品?文采斐然,文采斐然啊!
  宋翎遥?好像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字。
  我记得宋氏家主儿子叫宋翎辉,应当是宋氏子,可能是偏支
  宋翎遥的名字在三日之内传遍东都,可谓声名鹊起。
  可宋府却无人提起这件事,直到宋翎遥的第二篇诗文再次惊艳四座,他那简朴偏远的小院中终于有人踏足,只是继母身前的家仆。
  家主和夫人请你去前院一趟。
  知道了。
  宋翎遥早知有这一日,他深吸一口气,起身跟了过去。
  春日里繁花遍开,路过花园时,桃花树上已生了许多绿芽,他不禁感叹春晚,小厮却指着他的头顶揶揄道:即便是春晚,也有晚开的桃花钟情于郎君呢。
  原来就在宋翎遥感叹之时,有桃花瓣落在了他的发髻上。
  十七岁的少年往头上摸了一下,一枚粉色的花瓣恰在掌中央,柔嫩带着淡淡的香气,他扬唇一笑,清俊的笑颜令人心旷神怡。
  可是前面的奴仆看不得他们优哉游哉的样子,停下来冷声道:郎君还是快些走吧,别让家主夫人等急了。
  嗯。
  宋翎遥收敛笑颜跟上了家仆的脚步到达继母的院中,简单地拜见行礼后,宋翎遥主动出击。
  不知父亲唤我来有何事?
  定是要质问他扬名之事吧
  却不想宋家主声音和蔼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我儿今年已经年过十七了吧,光阴如梭啊,一转眼,你已到了成婚的年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