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4)
正想着的时候,外头突然又传来了话,让宫皎月去大伯母的院子候着。
宫皎月的小院落又是一通忙乱。
她刚刚回来时脱下来的束胸,此时又不免手忙脚乱地缠上。
素馨一边帮她缠着一边心疼:
“就这一会儿工夫,都勒出红了,大宅就是这么能折腾人。”
虽是这样说,手上的动作却没有松上半分。
宫皎月被勒得眼泪汪汪,终于好了后,急喘了几口气:
“真的……不行了,等过了这一遭,我再也不吃玉梅做的饭菜了,平白长了这么多的肉!”
主仆三人又闹嚷了一会儿,终于将整个人都收拾得干净,宫皎月这才随着赵嬷嬷去了大房的院落。
宫家的长房大伯名唤宫行钊,如今在户部任员外郎,是个从五品的官职。自从宫老太爷逝世之后,宫大爷如今便算是宫家实打实的掌权人,从官职品阶到子女前程,稳稳地压了二房一头。
不过,如今因着三堂姐逃婚的这一出,大房的名声受损,能不能压得下二房,还得看这件事办得如何。
宫皎月一边跟着前头嬷嬷的脚步,一边想着方前堂上二伯母那若有若无的笑意,倒也是觉得有些趣味。
不多时,几个人便到了大房所在的芳草堂。
宫行钊是个读书人,芳草堂也被修建得颇为雅趣,不过,宫皎月倒是不怎么识得这些,只是觉得堂上的文玩四宝圆润可爱,像是四喜丸子一般,甚是可爱。
她到了之后,大伯母徐氏着人奉茶给她。
没有宫老夫人和其他人在场,她倒是比上午放得开许多,见到宫皎月便说:
“你如今也是长大了,这家里头的事情我也不瞒着你。”
“你三堂姐她……是因生了疫症被送到观子里将养去了。她这病起来,没有一年半载的好不了,可眼下尉迟家已经来了人来求娶。那尉迟家如今颇得圣上宠眷,若是知道你三堂姐这般情形悔婚的话,我们宫家便是得罪人了。因此思前想后,不如将这极好的婚事落在咱们自己家闺女身上,不至于失了体面,也不至于影响了和尉迟家的往来。”
宫皎月半信半疑地听着,准确地提炼出了中心思想:
“所以,是为了不得罪尉迟家,所以才让我嫁过去,是吗?”
徐氏噎了一下,看着宫皎月纯然的眼神,却偏偏说不出什么,只得说:
“这个道理没错,可你大伯父和我的打算,也是为了你好。你如今也有十六了,你爹娘不着急,大伯母我为了你着急啊!”
宫皎月点点头,眼神从桌子上的绿豆糕移到那一盏清亮的茶汤上:
“我年十六未嫁伯母为了我急,反倒是不为年十七的四表姐急,大伯母果然对我好。”
四表姐是二房的宫若微,比宫皎月还大上了一岁多。这番话下来,更是让徐氏一肚子假模假式的话说不出来。
可偏偏宫皎月又生了一张纯然的俏脸,一番话说出来,硬是让人不知道是真心所言,还是挖苦。
她心里头却在暗暗地骂着宫皎月,表面却还不能流露半分。
正说话间,却听下人通传,说尉迟家的人已经来了。
徐氏连忙打发了宫皎月在堂后的小厅内候着。
这本是京中男女相看常见的方式,先让男方到厅上由女方长辈相看。待男方拜访过离开,再将女方唤出来,由男方家女眷相看一二。 ↑返回顶部↑
宫皎月的小院落又是一通忙乱。
她刚刚回来时脱下来的束胸,此时又不免手忙脚乱地缠上。
素馨一边帮她缠着一边心疼:
“就这一会儿工夫,都勒出红了,大宅就是这么能折腾人。”
虽是这样说,手上的动作却没有松上半分。
宫皎月被勒得眼泪汪汪,终于好了后,急喘了几口气:
“真的……不行了,等过了这一遭,我再也不吃玉梅做的饭菜了,平白长了这么多的肉!”
主仆三人又闹嚷了一会儿,终于将整个人都收拾得干净,宫皎月这才随着赵嬷嬷去了大房的院落。
宫家的长房大伯名唤宫行钊,如今在户部任员外郎,是个从五品的官职。自从宫老太爷逝世之后,宫大爷如今便算是宫家实打实的掌权人,从官职品阶到子女前程,稳稳地压了二房一头。
不过,如今因着三堂姐逃婚的这一出,大房的名声受损,能不能压得下二房,还得看这件事办得如何。
宫皎月一边跟着前头嬷嬷的脚步,一边想着方前堂上二伯母那若有若无的笑意,倒也是觉得有些趣味。
不多时,几个人便到了大房所在的芳草堂。
宫行钊是个读书人,芳草堂也被修建得颇为雅趣,不过,宫皎月倒是不怎么识得这些,只是觉得堂上的文玩四宝圆润可爱,像是四喜丸子一般,甚是可爱。
她到了之后,大伯母徐氏着人奉茶给她。
没有宫老夫人和其他人在场,她倒是比上午放得开许多,见到宫皎月便说:
“你如今也是长大了,这家里头的事情我也不瞒着你。”
“你三堂姐她……是因生了疫症被送到观子里将养去了。她这病起来,没有一年半载的好不了,可眼下尉迟家已经来了人来求娶。那尉迟家如今颇得圣上宠眷,若是知道你三堂姐这般情形悔婚的话,我们宫家便是得罪人了。因此思前想后,不如将这极好的婚事落在咱们自己家闺女身上,不至于失了体面,也不至于影响了和尉迟家的往来。”
宫皎月半信半疑地听着,准确地提炼出了中心思想:
“所以,是为了不得罪尉迟家,所以才让我嫁过去,是吗?”
徐氏噎了一下,看着宫皎月纯然的眼神,却偏偏说不出什么,只得说:
“这个道理没错,可你大伯父和我的打算,也是为了你好。你如今也有十六了,你爹娘不着急,大伯母我为了你着急啊!”
宫皎月点点头,眼神从桌子上的绿豆糕移到那一盏清亮的茶汤上:
“我年十六未嫁伯母为了我急,反倒是不为年十七的四表姐急,大伯母果然对我好。”
四表姐是二房的宫若微,比宫皎月还大上了一岁多。这番话下来,更是让徐氏一肚子假模假式的话说不出来。
可偏偏宫皎月又生了一张纯然的俏脸,一番话说出来,硬是让人不知道是真心所言,还是挖苦。
她心里头却在暗暗地骂着宫皎月,表面却还不能流露半分。
正说话间,却听下人通传,说尉迟家的人已经来了。
徐氏连忙打发了宫皎月在堂后的小厅内候着。
这本是京中男女相看常见的方式,先让男方到厅上由女方长辈相看。待男方拜访过离开,再将女方唤出来,由男方家女眷相看一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