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年受大旱影响,粮价飞涨,她出售的价格和往年持平,保持在一个合理且让朝廷能够接受的范围。
  这笔收入,加上之前的赏银,让她和赵铮的家底更加殷实。
  平安镇的老百姓,在阮玲珑抗旱方法的指导和自身的辛勤努力下,加上降雨及时,大部分人家的存粮虽不宽裕,但省吃俭用,再挖些雨后新长出的野菜,勉强能支撑到明年夏粮收获。
  然而,平安镇的这点安稳,在整个大周朝的苦难面前,如同杯水车薪。
  京城,勤政殿。
  新帝周衡昌的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几乎要将他淹没。每一份奏折都如同沉甸甸的铅块,压得他喘不过气。
  “北地三州饥民百万,饿殍载道,饥民易子而食,惨不忍睹……”
  “江南干旱后疫病横行,粮仓已空,赈济无门,民变在即……”
  “西川流民啸聚山林,攻城掠地,官府无力弹压……”
  “东郡粮价已涨至斗米千钱,富户闭粜(禁止出售粮食的行为),贫民待毙……”
  触目惊心的字眼,字字泣血。
  周衡昌的脸色阴沉得可怕,手指捏着奏折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粮荒的根源:夏季大旱导致夏粮歉收,紧接着与北狄开战又提前征收了秋粮税赋以充军需。原本寄希望于秋粮能有所弥补,谁料旱情持续,秋粮几乎绝收!
  各地官府的粮仓,早已在平定周胤叛乱的内战中消耗一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刚刚以铁血手段肃清了柳家、高家等反对势力,稳定了朝局,却立刻要面对一个更加残酷、更加棘手的难题。
  如何喂饱这嗷嗷待哺的千万子民?
  之前的内战,已经掏空了大半个国库和各地的储备粮仓。
  如今,他拿什么去赈灾?
  拿什么去平抑粮价?
  拿什么去安抚那些濒临绝境的流民?
  “混账!”周衡昌猛地将一份描述灾民惨状的奏折狠狠摔在地上,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是焦灼、愤怒,更有深深的无力感。
  他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无数双因饥饿而绝望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京城,盯着他这个刚刚坐上龙椅的皇帝。
  周衡昌派出去采购粮食的钦差,带回的消息也令人沮丧。
  周边邻国要么趁火打劫抬高粮价,要么自身粮食储备不足。大周朝内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巨贾,更是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鬣狗,纷纷捂紧了粮仓,坐等粮价飞升,大发国难财!
  难道他周衡昌,刚刚结束内乱,好不容易登上帝位,就要眼睁睁看着他的子民在饥饿中挣扎、死去,看着他的江山在粮荒中再次陷入动荡吗?
  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如同无形的巨石,狠狠压在周衡昌的心头。
  他推开窗,望着阴沉沉的天空,他眉头紧锁,仿佛在质问上苍,也仿佛在寻求那渺茫的生机。
  解决粮荒,成了周衡昌登基后,面临的最严峻、也最迫切的挑战。
  64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