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3)
这是二十年前,他的女婿赵承德寄来的唯一一封报平安信。
信中告知他,女儿徐晓筱平安康健,他们已成婚,生了一个名叫赵铮的男娃。信末提到晓筱尚未原谅父亲,故未留地址,望他保重身体。
“赵铮……铮哥儿……”
徐闻道的手指颤抖着,极其轻柔地抚过那模糊的“赵铮”二字,仿佛能透过纸背,触摸到那个未曾谋面的婴孩。
他略微有些浑浊的双眼,紧紧盯着信纸,仿佛要将这寥寥数语看穿。
这个与他外孙儿同名同姓的平安镇屠夫,会是晓筱的孩子吗?
他那倔强又心软的晓筱,这些年……究竟在哪里?
她还……活着吗?
巨大的期盼如同藤蔓缠绕心脏,勒得他生疼,而更深的恐惧则如同冰冷的潮水,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已经七十八岁了,虽有内力加持,但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清楚。
他的身体如同深秋的枯叶,一日不如一日。他经历过太多次希望燃起又破灭的煎熬,每一次都让他心力交瘁。他害怕这次若再是一场空欢喜,他那早已不堪重负的身心,恐怕会彻底垮掉,再也支撑不住。
一行滚烫的老泪,毫无预兆地顺着徐闻道布满沟壑的眼角滑落,滴在脆弱的信纸上,迅速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徐闻道慌忙用袖子去擦,动作笨拙而慌乱,生怕这承载着最后一丝念想的纸片就此化去。
好在,好在命运待他不算太薄。
徐闻道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心绪。他看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墙壁,穿透院落,看向更远的地方。
赵铮和玲珑,都是顶好的孩子。
赵铮沉稳可靠,肯吃苦,学医虽笨拙却异常专注。玲珑坚韧聪慧,心地纯良,在农事一道的天赋更是惊人。
将自己一身衣钵传给这两个孩子,无论赵铮是否是他的亲外孙,都足以慰藉他这残年的心了。
这或许,是上天对他另一种形式的补偿。
至于黄天泽的突然离开……徐闻道心中了然。
这个老家伙,一辈子在太医院沉浮,见惯了宫廷倾轧,最是懂得明哲保身。
如今新帝登基,朝局虽定但暗流未息,他选择此时“回老家处理未了之事”,不过是远离是非的托词罢了。黄天泽在平安镇清静养老,本就是为了避开漩涡中心。如今,他不过是走得更偏僻些,彻底隐入尘埃。
几天后,徐闻道和文静在仆人的细心照料下,顺利搬入了赵铮和阮玲珑的新家,分别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东厢房和西厢房。
对于新环境,徐闻道和文静都适应良好。
赵铮和阮玲珑的新家,虽不如黄府大,但处处都透着一股温馨的氛围,住着也舒坦。
这天午后,阳光正好,赵铮刚从外面忙完回家,额上还带着薄汗。
此时的徐闻道正坐在廊下的藤椅上晒太阳,文静则安静地坐在一旁,摸索着手中的丝线,像是在编制什么。
“铮小子,你过来。”徐闻道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郑重。
赵铮连忙走过去:“徐爷爷,有事您尽管吩咐。”
徐闻道抬起眼皮,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直视着赵铮,问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你准备什么时候娶我孙女?” ↑返回顶部↑
信中告知他,女儿徐晓筱平安康健,他们已成婚,生了一个名叫赵铮的男娃。信末提到晓筱尚未原谅父亲,故未留地址,望他保重身体。
“赵铮……铮哥儿……”
徐闻道的手指颤抖着,极其轻柔地抚过那模糊的“赵铮”二字,仿佛能透过纸背,触摸到那个未曾谋面的婴孩。
他略微有些浑浊的双眼,紧紧盯着信纸,仿佛要将这寥寥数语看穿。
这个与他外孙儿同名同姓的平安镇屠夫,会是晓筱的孩子吗?
他那倔强又心软的晓筱,这些年……究竟在哪里?
她还……活着吗?
巨大的期盼如同藤蔓缠绕心脏,勒得他生疼,而更深的恐惧则如同冰冷的潮水,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已经七十八岁了,虽有内力加持,但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清楚。
他的身体如同深秋的枯叶,一日不如一日。他经历过太多次希望燃起又破灭的煎熬,每一次都让他心力交瘁。他害怕这次若再是一场空欢喜,他那早已不堪重负的身心,恐怕会彻底垮掉,再也支撑不住。
一行滚烫的老泪,毫无预兆地顺着徐闻道布满沟壑的眼角滑落,滴在脆弱的信纸上,迅速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
徐闻道慌忙用袖子去擦,动作笨拙而慌乱,生怕这承载着最后一丝念想的纸片就此化去。
好在,好在命运待他不算太薄。
徐闻道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心绪。他看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墙壁,穿透院落,看向更远的地方。
赵铮和玲珑,都是顶好的孩子。
赵铮沉稳可靠,肯吃苦,学医虽笨拙却异常专注。玲珑坚韧聪慧,心地纯良,在农事一道的天赋更是惊人。
将自己一身衣钵传给这两个孩子,无论赵铮是否是他的亲外孙,都足以慰藉他这残年的心了。
这或许,是上天对他另一种形式的补偿。
至于黄天泽的突然离开……徐闻道心中了然。
这个老家伙,一辈子在太医院沉浮,见惯了宫廷倾轧,最是懂得明哲保身。
如今新帝登基,朝局虽定但暗流未息,他选择此时“回老家处理未了之事”,不过是远离是非的托词罢了。黄天泽在平安镇清静养老,本就是为了避开漩涡中心。如今,他不过是走得更偏僻些,彻底隐入尘埃。
几天后,徐闻道和文静在仆人的细心照料下,顺利搬入了赵铮和阮玲珑的新家,分别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东厢房和西厢房。
对于新环境,徐闻道和文静都适应良好。
赵铮和阮玲珑的新家,虽不如黄府大,但处处都透着一股温馨的氛围,住着也舒坦。
这天午后,阳光正好,赵铮刚从外面忙完回家,额上还带着薄汗。
此时的徐闻道正坐在廊下的藤椅上晒太阳,文静则安静地坐在一旁,摸索着手中的丝线,像是在编制什么。
“铮小子,你过来。”徐闻道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郑重。
赵铮连忙走过去:“徐爷爷,有事您尽管吩咐。”
徐闻道抬起眼皮,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直视着赵铮,问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你准备什么时候娶我孙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