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1 / 3)
“没错没错!”柳秋红连连道,“是这个事没错了,大哥呢?还有你们家财生,家里的孩子们……”
“爹在屋里。”熊财生媳妇猛地蹿起来,喊着爹便冲进了屋里。
寧归竹抱着五福站在后面,笑着看熊錦州滿面歡喜地与人道喜,又瞧见熊财生在堂亲的招呼下,匆匆从地里回来,小腿裤脚上滿是泥巴,面上滿是喜色,周邊围着的亲戚邻里纷纷侧身让道,让熊财生进了人群中央。
熊錦州便又与他道了回喜事。
熊财生哈哈笑起来,拍着熊錦州的肩膀歡喜道:“这是同喜啊!同喜!”
作为同宗同族,他们两家还是一支的,确实是同喜。
热闹着,得到消息的熊家族人们,也扶着家里的族老长辈前来,个个都欢天喜地的。
有关系亲的瞧见宁归竹,招呼道:“竹哥儿站这做什么,走啊,往里去。”
宁归竹跟上,笑着说道:“我方才动作慢了些,来时遇着许多人,便没往近前去。”
“那是得注意些。”夫郎逗了逗他怀里的五福,笑着说道:“小家伙真漂亮,听说是叫五福?”
“是,随猫狗的序齿,也算是个贱名,盼着他能好好长大,福气满满。”
“不愧是读书人,这寓意好。”
三言两语之间便已经挤到了人前,熊金帛他们三个正手舞足蹈地,跟长辈们讲解这进士有多厉害。熊财生方才去了趟屋里,出来时拿着个大荷包,里面装着先前备着的铜錢,满满当当地塞给熊錦州,“这是喜錢。”
报喜人自然是要得喜钱的。
熊锦州打开荷包,从里面数了十个铜板出来,将荷包重新拉好打结,塞给身后的马旺:“你们自己分去,我就不回縣里了,路上慢些。”
“好嘞。”
马旺将荷包塞衣襟里,又与熊家人道了回喜,便转身离开人群。
报喜的人走了,众人便转移到了院中。
里面宽松,宁归竹显出身形来,熊锦州瞧见他,快步穿过人群来到他身边,不由笑话他:“早早儿就回来了,怎么还挤在外面瞧?”
宁归竹轻瞪了他一眼,说道:“凑那前面去,还要被人围着说话,多闹腾啊。”
他在旁边瞧个欢喜正正好。
说着呢,就听有人招呼:“竹哥儿回来了?哎呀,竹哥儿你来帮忙瞧瞧,这上面写着些什么呢?”
作为熊家唯二的读书人,这么正式的日子,哪儿能得来真正的清闲。
熊锦州背对着家里人,面上的笑止都止不住。
宁归竹被噎住,将孩子塞熊锦州手里,旋即满面笑容地掠过他,与开口找他的叔爷搭话,“这儿呢,要瞧什么?”
“这个这个,就这喜报,上面写的啥啊。”
立即有人将喜报送到了宁归竹面前来,那是个帖子,两个巴掌大,打开后足有三四页。
帖子正面是八个大字“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打开之后,首先便是“捷报熊家老爷才廉高中进士二十三名”,这行字体偏大,然后是小字“礼部钦命报喜人”,后面接着熊锦州的名字,明显是陈縣令写上的。翻页是户籍地,后面是主考官相关信息,与本家三代的名讳(父母、祖父母、亲兄弟)。
小河村内过往别说进士了,就连举人,熊才廉都是前无古人的第一人,如今有了进士名号,又有宁归竹这个读书人在,大家便吵吵嚷嚷地凑在一起瞧,听他读了一遍还没尽兴,又央着人又念了两回。 ↑返回顶部↑
“爹在屋里。”熊财生媳妇猛地蹿起来,喊着爹便冲进了屋里。
寧归竹抱着五福站在后面,笑着看熊錦州滿面歡喜地与人道喜,又瞧见熊财生在堂亲的招呼下,匆匆从地里回来,小腿裤脚上滿是泥巴,面上滿是喜色,周邊围着的亲戚邻里纷纷侧身让道,让熊财生进了人群中央。
熊錦州便又与他道了回喜事。
熊财生哈哈笑起来,拍着熊錦州的肩膀歡喜道:“这是同喜啊!同喜!”
作为同宗同族,他们两家还是一支的,确实是同喜。
热闹着,得到消息的熊家族人们,也扶着家里的族老长辈前来,个个都欢天喜地的。
有关系亲的瞧见宁归竹,招呼道:“竹哥儿站这做什么,走啊,往里去。”
宁归竹跟上,笑着说道:“我方才动作慢了些,来时遇着许多人,便没往近前去。”
“那是得注意些。”夫郎逗了逗他怀里的五福,笑着说道:“小家伙真漂亮,听说是叫五福?”
“是,随猫狗的序齿,也算是个贱名,盼着他能好好长大,福气满满。”
“不愧是读书人,这寓意好。”
三言两语之间便已经挤到了人前,熊金帛他们三个正手舞足蹈地,跟长辈们讲解这进士有多厉害。熊财生方才去了趟屋里,出来时拿着个大荷包,里面装着先前备着的铜錢,满满当当地塞给熊錦州,“这是喜錢。”
报喜人自然是要得喜钱的。
熊锦州打开荷包,从里面数了十个铜板出来,将荷包重新拉好打结,塞给身后的马旺:“你们自己分去,我就不回縣里了,路上慢些。”
“好嘞。”
马旺将荷包塞衣襟里,又与熊家人道了回喜,便转身离开人群。
报喜的人走了,众人便转移到了院中。
里面宽松,宁归竹显出身形来,熊锦州瞧见他,快步穿过人群来到他身边,不由笑话他:“早早儿就回来了,怎么还挤在外面瞧?”
宁归竹轻瞪了他一眼,说道:“凑那前面去,还要被人围着说话,多闹腾啊。”
他在旁边瞧个欢喜正正好。
说着呢,就听有人招呼:“竹哥儿回来了?哎呀,竹哥儿你来帮忙瞧瞧,这上面写着些什么呢?”
作为熊家唯二的读书人,这么正式的日子,哪儿能得来真正的清闲。
熊锦州背对着家里人,面上的笑止都止不住。
宁归竹被噎住,将孩子塞熊锦州手里,旋即满面笑容地掠过他,与开口找他的叔爷搭话,“这儿呢,要瞧什么?”
“这个这个,就这喜报,上面写的啥啊。”
立即有人将喜报送到了宁归竹面前来,那是个帖子,两个巴掌大,打开后足有三四页。
帖子正面是八个大字“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打开之后,首先便是“捷报熊家老爷才廉高中进士二十三名”,这行字体偏大,然后是小字“礼部钦命报喜人”,后面接着熊锦州的名字,明显是陈縣令写上的。翻页是户籍地,后面是主考官相关信息,与本家三代的名讳(父母、祖父母、亲兄弟)。
小河村内过往别说进士了,就连举人,熊才廉都是前无古人的第一人,如今有了进士名号,又有宁归竹这个读书人在,大家便吵吵嚷嚷地凑在一起瞧,听他读了一遍还没尽兴,又央着人又念了两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