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2 / 3)
宁归竹道:“这个我也不懂,不过若是能开放荒地,并明确棉花收购,大家应该会很愿意弄的。”
安和县县衙公信力足够,只要陈县令明确表态,百姓也不会太过抗拒。
陈县令很是心动,不过还是按捺住了,“我再考虑考虑。”
朝廷限制荒地开垦并非只是出于民生,更多的是考虑到这背后的利益纠缠,若是开放荒地开垦,先不说他只能保证他活着时的安定,朝堂上肯定会多不少与他相关的弹劾,总不能指望皇帝对他无脑信任。
宁归竹不懂这背后的纠缠,不过陈县令这么说,他便没再说下去,而是转而跟人聊起五福。
小孩着实可爱,再冷硬的心都会软化。
陈县令高高兴兴地逗了会儿孩子,跟宁归竹说好时间,便先回了陈府。
奶娘是第二天来的。
因着宁归竹和熊锦州不爱家里进外人,她只是白天过来帮忙带带孩子,晚上便回了不远处的院落休息。
那个院落还是宁归竹孕后期时,吕天骄派过来照顾他的人住的。
工学堂里没有纺线的工具。
宁归竹暂时不用去学堂教学,闲来无事,便与陈县令沟通过后,去瞧了瞧本朝拥有的纺机。
相较于织机,脚踏纺车算得上小巧,宁归竹借用人家的试了试,又去瞧麻线制作需要的工具。
麻线制作的技术虽然复杂,但并不算是什么秘密,宁归竹去的时候,正好遇着人家在制麻线,他就跟人家家里的老人聊了聊,得知正在用的麻是去年秋日里便收了回来,日复一日的晒淋后才得的。
因是陈县令带着他来的,老人倒也热情,还带着宁归竹去瞧了瞧他们去年冬做好的麻线。
很多。
但那是一整个冬天里,家里老老少少十几口人手不停歇制出来的。
正看着,听见五福在外面哇哇大哭的动静。
奶娘抱着孩子,身边是更加拘束的小女孩,老人下意识训斥了孩子两句,贴着笑对宁归竹和陈县令道:“不好意思,家里孩子调皮,可能是没注意着力道,真不是有意的。”
宁归竹忙安抚,“小孩子玩闹哪有那么多事情,您也别说孩子,回头该委屈了。”
他上前,从奶娘手里接过五福,看见他手背上被划出深深的红痕,顿了下,轻声对小女孩道:“能给我看看你的手吗?”
小女孩抿着唇,下意识去看爷爷。
老人又习惯性训了两句,让她赶紧把手给人家看。
宁归竹不好说人家的教育方法,握着小女孩的手瞧了瞧,心下叹了口气,从竹篓里给孩子单独拿了个糖角,温声道:“阿叔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别难过,爷爷训斥也只是担心你。”
这当官的人,天生就压在了老百姓身上。
他随陈县令而来,老人也是怕小孩会因着弄哭五福这事,惹了丧命的祸患。
被安慰,小女孩扁了嘴,委屈巴巴地说好。
宁归竹揉揉她的脑袋,与陈县令和奶娘离开这户人家。
等出了门,心里那口气便从面上叹了出来,有些难受地道:“我从未见过孩子手上生那么厚的茧。”
孩子天生皮肉嫩,起茧困难,但那个孩子手上的茧子,却瞧着与四五十岁的老人差不多。 ↑返回顶部↑
安和县县衙公信力足够,只要陈县令明确表态,百姓也不会太过抗拒。
陈县令很是心动,不过还是按捺住了,“我再考虑考虑。”
朝廷限制荒地开垦并非只是出于民生,更多的是考虑到这背后的利益纠缠,若是开放荒地开垦,先不说他只能保证他活着时的安定,朝堂上肯定会多不少与他相关的弹劾,总不能指望皇帝对他无脑信任。
宁归竹不懂这背后的纠缠,不过陈县令这么说,他便没再说下去,而是转而跟人聊起五福。
小孩着实可爱,再冷硬的心都会软化。
陈县令高高兴兴地逗了会儿孩子,跟宁归竹说好时间,便先回了陈府。
奶娘是第二天来的。
因着宁归竹和熊锦州不爱家里进外人,她只是白天过来帮忙带带孩子,晚上便回了不远处的院落休息。
那个院落还是宁归竹孕后期时,吕天骄派过来照顾他的人住的。
工学堂里没有纺线的工具。
宁归竹暂时不用去学堂教学,闲来无事,便与陈县令沟通过后,去瞧了瞧本朝拥有的纺机。
相较于织机,脚踏纺车算得上小巧,宁归竹借用人家的试了试,又去瞧麻线制作需要的工具。
麻线制作的技术虽然复杂,但并不算是什么秘密,宁归竹去的时候,正好遇着人家在制麻线,他就跟人家家里的老人聊了聊,得知正在用的麻是去年秋日里便收了回来,日复一日的晒淋后才得的。
因是陈县令带着他来的,老人倒也热情,还带着宁归竹去瞧了瞧他们去年冬做好的麻线。
很多。
但那是一整个冬天里,家里老老少少十几口人手不停歇制出来的。
正看着,听见五福在外面哇哇大哭的动静。
奶娘抱着孩子,身边是更加拘束的小女孩,老人下意识训斥了孩子两句,贴着笑对宁归竹和陈县令道:“不好意思,家里孩子调皮,可能是没注意着力道,真不是有意的。”
宁归竹忙安抚,“小孩子玩闹哪有那么多事情,您也别说孩子,回头该委屈了。”
他上前,从奶娘手里接过五福,看见他手背上被划出深深的红痕,顿了下,轻声对小女孩道:“能给我看看你的手吗?”
小女孩抿着唇,下意识去看爷爷。
老人又习惯性训了两句,让她赶紧把手给人家看。
宁归竹不好说人家的教育方法,握着小女孩的手瞧了瞧,心下叹了口气,从竹篓里给孩子单独拿了个糖角,温声道:“阿叔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别难过,爷爷训斥也只是担心你。”
这当官的人,天生就压在了老百姓身上。
他随陈县令而来,老人也是怕小孩会因着弄哭五福这事,惹了丧命的祸患。
被安慰,小女孩扁了嘴,委屈巴巴地说好。
宁归竹揉揉她的脑袋,与陈县令和奶娘离开这户人家。
等出了门,心里那口气便从面上叹了出来,有些难受地道:“我从未见过孩子手上生那么厚的茧。”
孩子天生皮肉嫩,起茧困难,但那个孩子手上的茧子,却瞧着与四五十岁的老人差不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