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3 / 4)
柳家除去柳秋红外,有三个舅舅三个姨母和一位哥儿阿舅,这会儿他们都在,年轻一辈中有六七个陪媳妇回娘家了,又有好几位表姐帶着丈夫回来。
小孩更不用说,湊了堆,成了群。
宁归竹自诩记忆力出挑,跟着柳老太太认了一圈人下来,还是十个中有八个是对不上号的。
最后才是柳秋红的父亲。
老爷子看着老妻帶宁归竹过来,矜持地轻咳了声以作提醒。
柳老太太瞧了他一眼,笑着对宁归竹道:“这是你阿公,性子别扭了些,昨儿晚上还跟我念叨呢,希望你会跟秋红一起来家里坐坐。”
柳老爷子面上有些挂不住,微恼地唤了一声:“连英!”
老夫妻俩同姓,连英是她的名。
柳老太太樂得止不住笑,宁归竹怕老人家不高興,连忙唤人:“阿公好。”
“哎——”
柳老爷子顿时就高興起来了。
他这人好说话得很,得了宁归竹给的‘台阶’,便高高兴兴地招呼人去堂屋里坐,又吆喝儿女去準备茶水花生。
熊錦州见状,把帶来的礼往表亲们手里一塞,脱身跑到宁归竹身邊,陪他一起扶着柳老太太。
堂屋里外两邊都烧着火盆,高高的火焰带来烫人的暖意。
熊錦州给宁归竹解了大氅,顺手折了两下放在腿上,準备一会儿放回马车上去。
柳老太太牵着柳秋红,问道:“怎么就你们,老大一家子咋没来?”
“春华回娘家去了,晚点会来,到时候跟我们一道回去。”
王春华和柳秋红的娘家所在村子相隔不远,就是不顺路而已,只能晚饭后绕道来这邊走一遭,见一圈家里人再一起回去。
柳老太太闻言点了点头,“那也不错。”
都说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但当小一辈成长起来后,年长者就会讓渡出这一天。毕竟,他们这时已经成了‘娘家’,而家里也会有更年轻的,需要回‘娘家’的新妻或夫郎。
柳秋红已经很多年没在大年初二回来了。
不,準确地说,是家里的外嫁人很多年没在这天回娘家了。
想到这,柳老太太忍不住看向宁归竹,大家齐聚在这里,是为了看熊锦州的夫郎,也是为了抓住这个机会,给宁先生留下个好印象。
她笑着问道:“这些零嘴都合口吗?有没有喜欢的,我讓人多上点过来。”
宁归竹闻言,连忙咽下嘴里的花生,说道:“合口的,都很好吃。”
“喜欢就多吃点。”柳老太太道。
相较于有本事的熊锦州和宁归竹夫夫俩,老人家心中惦念更多的还是自家亲女儿,只招呼了宁归竹两句,便又拉着柳秋红说话去了,絮絮叨叨全是这一年内的琐事。
他们四个姑娘一个哥儿,嫁出去后就数最小的柳秋红受委屈最多,于是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便也最偏心这个孩子。
老一辈不招呼,但有柳家舅舅舅妈、姨母姨父,和阿舅、阿舅丈夫在,熊家其余三人也没有被冷落半分,全程都热热闹闹的,很难不讓人心情愉悦。
因着熊锦州第二天就要去县里上值,一家子不准备在柳家留宿,当天的晚餐就准备得早些,刚过午时没多久就开吃了。 ↑返回顶部↑
小孩更不用说,湊了堆,成了群。
宁归竹自诩记忆力出挑,跟着柳老太太认了一圈人下来,还是十个中有八个是对不上号的。
最后才是柳秋红的父亲。
老爷子看着老妻帶宁归竹过来,矜持地轻咳了声以作提醒。
柳老太太瞧了他一眼,笑着对宁归竹道:“这是你阿公,性子别扭了些,昨儿晚上还跟我念叨呢,希望你会跟秋红一起来家里坐坐。”
柳老爷子面上有些挂不住,微恼地唤了一声:“连英!”
老夫妻俩同姓,连英是她的名。
柳老太太樂得止不住笑,宁归竹怕老人家不高興,连忙唤人:“阿公好。”
“哎——”
柳老爷子顿时就高興起来了。
他这人好说话得很,得了宁归竹给的‘台阶’,便高高兴兴地招呼人去堂屋里坐,又吆喝儿女去準备茶水花生。
熊錦州见状,把帶来的礼往表亲们手里一塞,脱身跑到宁归竹身邊,陪他一起扶着柳老太太。
堂屋里外两邊都烧着火盆,高高的火焰带来烫人的暖意。
熊錦州给宁归竹解了大氅,顺手折了两下放在腿上,準备一会儿放回马车上去。
柳老太太牵着柳秋红,问道:“怎么就你们,老大一家子咋没来?”
“春华回娘家去了,晚点会来,到时候跟我们一道回去。”
王春华和柳秋红的娘家所在村子相隔不远,就是不顺路而已,只能晚饭后绕道来这邊走一遭,见一圈家里人再一起回去。
柳老太太闻言点了点头,“那也不错。”
都说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但当小一辈成长起来后,年长者就会讓渡出这一天。毕竟,他们这时已经成了‘娘家’,而家里也会有更年轻的,需要回‘娘家’的新妻或夫郎。
柳秋红已经很多年没在大年初二回来了。
不,準确地说,是家里的外嫁人很多年没在这天回娘家了。
想到这,柳老太太忍不住看向宁归竹,大家齐聚在这里,是为了看熊锦州的夫郎,也是为了抓住这个机会,给宁先生留下个好印象。
她笑着问道:“这些零嘴都合口吗?有没有喜欢的,我讓人多上点过来。”
宁归竹闻言,连忙咽下嘴里的花生,说道:“合口的,都很好吃。”
“喜欢就多吃点。”柳老太太道。
相较于有本事的熊锦州和宁归竹夫夫俩,老人家心中惦念更多的还是自家亲女儿,只招呼了宁归竹两句,便又拉着柳秋红说话去了,絮絮叨叨全是这一年内的琐事。
他们四个姑娘一个哥儿,嫁出去后就数最小的柳秋红受委屈最多,于是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便也最偏心这个孩子。
老一辈不招呼,但有柳家舅舅舅妈、姨母姨父,和阿舅、阿舅丈夫在,熊家其余三人也没有被冷落半分,全程都热热闹闹的,很难不讓人心情愉悦。
因着熊锦州第二天就要去县里上值,一家子不准备在柳家留宿,当天的晚餐就准备得早些,刚过午时没多久就开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