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3 / 3)
和傅权霄向镇民打听的一样,沿着山路走,果然看到了一个岩石坡,再走一阵子,半山腰处的树林边,也看到了一个凹谷。
不过,岩石坡和凹谷都没有找到建兰,反而在凹谷边的树林背阴处,他们幸运地发现了一丛长在树根边的建兰。
兰香幽微,沁人心脾,很有野趣。
谢钰元欣赏了好一会儿,拍了好几张照片,却不采挖,开始在周围寻找起来。
傅权霄见他很有兴致,也跟着心情好,帮着他在四周寻找。
“老板,不挖吗?”负责背工具的许熠已经从背包里把花锄拿出来了,奇怪地问道。
“先找一找这附近还有没有别的建兰,”谢钰元有意在节目中科普保护兰花的知识,解释道,“兰花是地域性很强的物种,这丛兰花不是弱苗、单苗,但如果方圆几十米内只有这一丛兰花,就是独行苗,不能挖,还要保护起来。”
许熠半懂地点点头,放下花锄,几人一起寻找了一会儿,一无所获,以这丛建兰为中心,方圆一百多米都没有其他建兰,是独行苗无疑了。
谢钰元也不失望,对他来说,“挖”兰花本身其实不在于把兰花挖回家,而在于寻访、探访野生兰花过程中的乐趣。
他从许熠那儿拿过花锄,小心地给那丛独行建兰分苗。
傅权霄在旁边帮忙,见其他人有些疑惑,介绍道:“这是在分苗,是对独行苗的一种保护措施。”
谢钰元补充道:“分苗后,一小丛建兰等过了两三年,就能变成一大丛建兰,时间久了,这一片区域慢慢就能恢复兰花生态了。”
这丛建兰一共八苗,谢钰元小心地把它分成了四株,两苗一株,让员工们也过来帮忙,从原苗在的位置开始,按照一定距离分栽在这一片区域。
导演组也跟着涨知识了,决心把这一段做成一个保护兰花的科普小专题。
分栽完成,时间已经不早了,能找到这一丛建兰已经是幸运,想再找到一丛不太现实,几人继续往山顶去。
南山山顶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农庄,他们此行的目标之一板栗林就是这家农庄的产业。
农庄也是农家乐的一种,他们在这家农庄吃了午饭,还在农庄老板的带领下参观了一番,也算是享受了一次其他农家乐的服务。
农庄的板栗林就在附近,板栗树很高,上面结着的板栗蒲就像一个个毛刺团,需要拿棍子把板栗蒲从树上“打”下来,所以叫打板栗。
许熠和乔晨安在地上找了根长树棍,兴致勃勃地往树枝上用力够着打,树枝晃了晃,掉下零星的几个板栗蒲,林苏苏连忙戴上手套,去地上把几个板栗蒲捡起来。
平常大家见到的生板栗都长在像毛刺团的板栗蒲里,为免扎手伤人,他们准备了手套和剪刀。 ↑返回顶部↑
不过,岩石坡和凹谷都没有找到建兰,反而在凹谷边的树林背阴处,他们幸运地发现了一丛长在树根边的建兰。
兰香幽微,沁人心脾,很有野趣。
谢钰元欣赏了好一会儿,拍了好几张照片,却不采挖,开始在周围寻找起来。
傅权霄见他很有兴致,也跟着心情好,帮着他在四周寻找。
“老板,不挖吗?”负责背工具的许熠已经从背包里把花锄拿出来了,奇怪地问道。
“先找一找这附近还有没有别的建兰,”谢钰元有意在节目中科普保护兰花的知识,解释道,“兰花是地域性很强的物种,这丛兰花不是弱苗、单苗,但如果方圆几十米内只有这一丛兰花,就是独行苗,不能挖,还要保护起来。”
许熠半懂地点点头,放下花锄,几人一起寻找了一会儿,一无所获,以这丛建兰为中心,方圆一百多米都没有其他建兰,是独行苗无疑了。
谢钰元也不失望,对他来说,“挖”兰花本身其实不在于把兰花挖回家,而在于寻访、探访野生兰花过程中的乐趣。
他从许熠那儿拿过花锄,小心地给那丛独行建兰分苗。
傅权霄在旁边帮忙,见其他人有些疑惑,介绍道:“这是在分苗,是对独行苗的一种保护措施。”
谢钰元补充道:“分苗后,一小丛建兰等过了两三年,就能变成一大丛建兰,时间久了,这一片区域慢慢就能恢复兰花生态了。”
这丛建兰一共八苗,谢钰元小心地把它分成了四株,两苗一株,让员工们也过来帮忙,从原苗在的位置开始,按照一定距离分栽在这一片区域。
导演组也跟着涨知识了,决心把这一段做成一个保护兰花的科普小专题。
分栽完成,时间已经不早了,能找到这一丛建兰已经是幸运,想再找到一丛不太现实,几人继续往山顶去。
南山山顶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农庄,他们此行的目标之一板栗林就是这家农庄的产业。
农庄也是农家乐的一种,他们在这家农庄吃了午饭,还在农庄老板的带领下参观了一番,也算是享受了一次其他农家乐的服务。
农庄的板栗林就在附近,板栗树很高,上面结着的板栗蒲就像一个个毛刺团,需要拿棍子把板栗蒲从树上“打”下来,所以叫打板栗。
许熠和乔晨安在地上找了根长树棍,兴致勃勃地往树枝上用力够着打,树枝晃了晃,掉下零星的几个板栗蒲,林苏苏连忙戴上手套,去地上把几个板栗蒲捡起来。
平常大家见到的生板栗都长在像毛刺团的板栗蒲里,为免扎手伤人,他们准备了手套和剪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