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3)
鉴于在这之前,李书景的名号在江湖中无人不知,他的消失自然引起了众人的猜测,只是众说纷纭,最终也没有明确的定论。
唯独看过原书,清楚知道每个人结局的单茸知道,以上这些猜测统统都是未知全貌。
李书景确实险些殒命,也确实曾想过和心爱的女子归隐,可世事往往不遂人心意,李书景剖心挖肝的情意断送了他最后的善念。
他早年确实爱过一个女人,也有一起行侠仗义,摔碗过命的好兄弟,然而在这天下将乱的世道中,挚爱手足皆可抛,爱人有了更爱的人,兄弟想要过更安定的生活,二人在李书景看不见的地方联起手来,险些当真置他于死地。
李书景从天罗地网中杀出时,虽说保住了一条命,但一时半刻也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至巅峰。
重伤之下,他不得不选择最后和天道赌一次人心胜负,一头扎进了自己亲手救下的贫民之间,隐匿在此,以作疗养。
好在这一次,李书景赌赢了。
或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见到好人没有好报,那些受过李书景恩惠的人算得上是良善之辈,在看到李书景重伤后,纷纷自发地将他藏了起来,随后家家都从自己也不富裕的口粮中剩下一口,勉强算是吊住了李书景的命。
可惜书中他伤势大好之后,因着遭逢巨变,心中早已落下心结,很难再重回当初那个光风霁月的神盗了。
他不惧人,却从此以后很难再信人,直到拥缚礼如同伯乐相马一般选中了他,他才甘愿从贫民窟离开,成为拥缚礼帐下大将。
只是单茸并不明白,曾经惩恶扬善的李书景,为什么最终选择的是非正道出身、行事诡谲多变的拥缚礼,甘愿为虎作伥呢?
等到单茸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的时候,眼前的场景让她蹙起了眉。
在来这里之前,单茸的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测,但亲眼目睹的场景和想象中的残垣断壁比起来,冲击力还是有些大的。
只见眼前这些破败的房屋旧宅尽是些摇摇欲坠的砖瓦朽木,有些房梁已经塌了,寒风正从堂中穿过,落在单茸身上,她只感觉到寒冷。
每处还算得上牢固的围墙之下都铺着稻草,上面躺着人,不知是睡着还是死了,单茸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掠过,却又涌起了一阵无能为力。
难民们从各地州府涌来,却进不去城门,只能龟缩在这城郊的地界,每日靠着施粥度日,若是死了,就卷上草席,草草丢进乱葬岗埋了,日复一日,这里的人们早不知道什么叫希望。
身为一条在寺庙中长大的鱼,穿书后又是千金大小姐,单茸自然是没见过这样的阵仗的,她皱起了帷帽后的一张小脸,心中难免对李书景待着的地方有了几分成见。
有几个神智尚且清醒的人看见单茸和春华二人出现在巷口时,便能感受到二人身上不愁吃穿的贵气。按理来说,大人物是不会纡尊降贵来到这种地方的,可毕竟她们是两个女子,身边有没有带侍卫,因此几人对视了一眼,壮着胆子往单茸身边凑,嘴里嚷嚷着“贵人们赏点银两吧”。
一双双浑浊的双眼钉在了单茸身上,她吓得毛骨悚然,好在春华是个一心护主的,见着情势不对,直接亮出了手中的长剑,拦在单茸面前。
那些流民眼中依然闪烁着不甘心,左右饿死也是死,被一剑砍死也是死,倘若此刻孤注一掷,或许……
春华心中暗道不好,单茸眼疾手快,将春华手中提着的食篮拎到了自己手里,以便她能够更好地用长剑护身,争取不让自己做那个拖后腿的人。
挣脱了束缚之后,春华亦是一凛,长剑出鞘,眼中更是带上了几分杀气。
她从师时,学的便是如何保护小姐的、杀人的路子,眼下情况紧急,虽然春华不明白小姐为什么要来这里,但为着单茸的安全,就算杀几个有心拉扯的难民,也算是情理之中。
那几个人看着春华是个练家子,常年的饥饿让他们的身上没有几分与之相搏的力气,权衡之下,还是决定为自己留条后路,万一这位贵人能够助他们脱离苦海,看他们可怜,赏几口饭吃呢?
几人缩了缩脖子,退回了之前躺着的稻草上,保存着体力,不再动了。
春华同样松了口气,将长剑又收回了鞘中,从单茸手上接过了食篮。
-
经过方才发生的事,单茸觉得应该赶快找到一个可以问话的人,毕竟独身在此,多待上一会儿便多一分危险,今日的她是来找李书景的,自然不能把时间都花在和这些流民纠缠上。
她的目光从眼前这些或死或睡的人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在了一处墙角下同样在打量着她的老妇人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