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今天有些麻烦你了。”简一道。
“多双筷子的事。”盛放摆了摆手,“倒是你,我的日记本帮我找了吗?”
简一脚步一顿,迷茫地看过来,脸上写满了‘完全不记得’。
盛放无奈地笑起来:“明白了,下次再说。”
简一有些不好意思的抠了抠头:“我下次一定记得,其实……我还有个事情想要麻烦你。”
简一此刻颇为佩服自己蹬鼻子上脸的本事,但不知道是因为盛放认识沈世航,还是因为盛放的爷爷对他的照顾,他现在足够信任对方。李静雯的事情他方才又想了一下,决定让盛放帮忙。自己也好,方圆也罢,其实都不是最靠近此刻李静雯心理的人。他刚才被当做聋人对待的时候突然就想明白了,或许盛放应该可以更加明白李静雯受到的伤害,接受盛放的帮助一定比接受自己的要来得轻松。
简一约了盛放第二天在李静雯的舞蹈教室楼下碰面。盛放来得比他早,远远地就朝他招了招手。她还是穿着她简单的运动套装,中短发收拾得很利索,没有耳钉没有项链,干干净净。城市里有许多热爱打扮的年轻男女,时时刻刻都向外面散发着自己的个性色彩。但也有一种人穿着简单随便,乍看并不起眼,然而一见到对方就知道他们生命积攒的能量是向内流淌的,他们必定经历过一些精彩的事情。盛放就是这样一种人。
“我原本不打算来的,但有些事情我还是觉得当面说比较好。”
盛放考虑了一晚,没有答应简一的请求。
盛放走后,简一站在楼下,有些出神地看着李静雯工作室的招牌。脑海里还在仔细回想着盛放的话。
“静雯的事情我想了想,还是觉得没有必要再劝她。”盛放说得很温柔,“简警官,她是你的一位案件当事人,是我朋友的委托,我们都是李静雯生命里过路的行人而已。但是人生有许多事情是靠一个人走不出去的。我们都无法知道她的亲人是否会支持她,也就无法为她承担她伸张正义的风险。你说她的生活很平静,不想要打破,这就是她为什么不想这么做的原因。”
之前简一没有站在这样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关于生存环境的理论,他莫名想到了自己。那些有资格长时间陪伴李静雯的人是否接受这样突然的风波呢?这样一件在现在许多人眼中都还算是丑闻的旧事是不是能够被她新的家人们接受?
简一不能保证这样的事情,他抬头看着那个招牌,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
那次之后简一不再去找过李静雯,也没有再见过盛放。
其实简一同盛放打过这两次交道之后,他心里有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关于沈世航的事情,盛放或许还有事情没有告诉自己。否则沈世航不过一个萍水相逢的警察,就算帮过她的忙,也不至于叫她对他的同事也这样热情。但简一没有再急着找上去,只因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很会懂得讨女生欢心的人,害怕自己问得就跟套话一样。从前的他性子虽然比现在稍微急躁一些,但打交道的还是一些五大三粗的同事或者立场天壤之别的犯罪嫌疑人。就算有时候需要一些跟女生交流的时刻,也总是有沈世航一起,沈世航心思细,又会讲话,任何人与他交谈都不会有压力。他有时会想,如果沈世航还在,自己是不是会好过一点。
简一想了想就觉得可笑,如果沈世航还在,那这一切都不必发生。
沈世航的家里还和之前一样,他的家人自从带着他的骨灰离开这里之后就没有回来过。
虽然里面到处都积了灰,但简一还是在玄关换了拖鞋。房子是个简单的二室一厅户型,一个卧室,一个书房,书房的桌子是活动的,简一曾经把桌子推开在这个房间打过地铺。如今书房里久不通风,空气都有些浑浊,简一的鼻子在这里几乎要憋过气去。
他拉开了窗帘将窗户打开,一边开始就想要找些线索。沈世航在去年七月的时候同盛放在市中心相遇过,而在同一个月,他前往了仓平镇宋文文的学校。也就是说找到沈世航在那一个月里发生了什么至关重要,不仅能知道他去世的真相,或许还能知道关于宋洁一案的事情。沈世航当时来这里是否调查出了什么?
书房桌面的两层书架上一排是专业书籍,下一排堆着一些杂志和报纸。沈世航没有订报纸的习惯,局里每天都有报纸他不必要在家里订报,所以这里积攒的一些报纸日期都不连贯,都是些他随手带回来的。但沈世航有订杂志的习惯,他最喜欢的一本期刊叫《动物地理》,是一本不太厚的月刊,沈世航很宝贝它们。这个简一记得很清楚,因为他拿它垫过桌子腿,沈世航气得要死扬言他再来他家只准吃狗粮。
沈世航当然也不养狗,但是他书房的角落里,至今还放着一袋未开封的狗粮,已经过期很久了。那个时候邓局告诉沈世航要给他找个搭档,又卖了个关子说是一只很灵的警犬。结果沈世航真以为是狗,去宠物用品批发市场买了个狗窝,又精挑细选了一大袋进口的狗粮,美滋滋想着要给自己以后的排挡来点好的。于是两人初次见面时,他瞪着简一,简一瞪着进口狗粮。
两人熟络之后简一提议把狗粮送给局里的他那些狗兄狗弟,沈世航没同意,说这东西就是送给他的,于是就放到了现在。
↑返回顶部↑
“多双筷子的事。”盛放摆了摆手,“倒是你,我的日记本帮我找了吗?”
简一脚步一顿,迷茫地看过来,脸上写满了‘完全不记得’。
盛放无奈地笑起来:“明白了,下次再说。”
简一有些不好意思的抠了抠头:“我下次一定记得,其实……我还有个事情想要麻烦你。”
简一此刻颇为佩服自己蹬鼻子上脸的本事,但不知道是因为盛放认识沈世航,还是因为盛放的爷爷对他的照顾,他现在足够信任对方。李静雯的事情他方才又想了一下,决定让盛放帮忙。自己也好,方圆也罢,其实都不是最靠近此刻李静雯心理的人。他刚才被当做聋人对待的时候突然就想明白了,或许盛放应该可以更加明白李静雯受到的伤害,接受盛放的帮助一定比接受自己的要来得轻松。
简一约了盛放第二天在李静雯的舞蹈教室楼下碰面。盛放来得比他早,远远地就朝他招了招手。她还是穿着她简单的运动套装,中短发收拾得很利索,没有耳钉没有项链,干干净净。城市里有许多热爱打扮的年轻男女,时时刻刻都向外面散发着自己的个性色彩。但也有一种人穿着简单随便,乍看并不起眼,然而一见到对方就知道他们生命积攒的能量是向内流淌的,他们必定经历过一些精彩的事情。盛放就是这样一种人。
“我原本不打算来的,但有些事情我还是觉得当面说比较好。”
盛放考虑了一晚,没有答应简一的请求。
盛放走后,简一站在楼下,有些出神地看着李静雯工作室的招牌。脑海里还在仔细回想着盛放的话。
“静雯的事情我想了想,还是觉得没有必要再劝她。”盛放说得很温柔,“简警官,她是你的一位案件当事人,是我朋友的委托,我们都是李静雯生命里过路的行人而已。但是人生有许多事情是靠一个人走不出去的。我们都无法知道她的亲人是否会支持她,也就无法为她承担她伸张正义的风险。你说她的生活很平静,不想要打破,这就是她为什么不想这么做的原因。”
之前简一没有站在这样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关于生存环境的理论,他莫名想到了自己。那些有资格长时间陪伴李静雯的人是否接受这样突然的风波呢?这样一件在现在许多人眼中都还算是丑闻的旧事是不是能够被她新的家人们接受?
简一不能保证这样的事情,他抬头看着那个招牌,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
那次之后简一不再去找过李静雯,也没有再见过盛放。
其实简一同盛放打过这两次交道之后,他心里有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关于沈世航的事情,盛放或许还有事情没有告诉自己。否则沈世航不过一个萍水相逢的警察,就算帮过她的忙,也不至于叫她对他的同事也这样热情。但简一没有再急着找上去,只因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很会懂得讨女生欢心的人,害怕自己问得就跟套话一样。从前的他性子虽然比现在稍微急躁一些,但打交道的还是一些五大三粗的同事或者立场天壤之别的犯罪嫌疑人。就算有时候需要一些跟女生交流的时刻,也总是有沈世航一起,沈世航心思细,又会讲话,任何人与他交谈都不会有压力。他有时会想,如果沈世航还在,自己是不是会好过一点。
简一想了想就觉得可笑,如果沈世航还在,那这一切都不必发生。
沈世航的家里还和之前一样,他的家人自从带着他的骨灰离开这里之后就没有回来过。
虽然里面到处都积了灰,但简一还是在玄关换了拖鞋。房子是个简单的二室一厅户型,一个卧室,一个书房,书房的桌子是活动的,简一曾经把桌子推开在这个房间打过地铺。如今书房里久不通风,空气都有些浑浊,简一的鼻子在这里几乎要憋过气去。
他拉开了窗帘将窗户打开,一边开始就想要找些线索。沈世航在去年七月的时候同盛放在市中心相遇过,而在同一个月,他前往了仓平镇宋文文的学校。也就是说找到沈世航在那一个月里发生了什么至关重要,不仅能知道他去世的真相,或许还能知道关于宋洁一案的事情。沈世航当时来这里是否调查出了什么?
书房桌面的两层书架上一排是专业书籍,下一排堆着一些杂志和报纸。沈世航没有订报纸的习惯,局里每天都有报纸他不必要在家里订报,所以这里积攒的一些报纸日期都不连贯,都是些他随手带回来的。但沈世航有订杂志的习惯,他最喜欢的一本期刊叫《动物地理》,是一本不太厚的月刊,沈世航很宝贝它们。这个简一记得很清楚,因为他拿它垫过桌子腿,沈世航气得要死扬言他再来他家只准吃狗粮。
沈世航当然也不养狗,但是他书房的角落里,至今还放着一袋未开封的狗粮,已经过期很久了。那个时候邓局告诉沈世航要给他找个搭档,又卖了个关子说是一只很灵的警犬。结果沈世航真以为是狗,去宠物用品批发市场买了个狗窝,又精挑细选了一大袋进口的狗粮,美滋滋想着要给自己以后的排挡来点好的。于是两人初次见面时,他瞪着简一,简一瞪着进口狗粮。
两人熟络之后简一提议把狗粮送给局里的他那些狗兄狗弟,沈世航没同意,说这东西就是送给他的,于是就放到了现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