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子匆然而至,急于求见圣上,徐公公面色颇为为难。
  “陛下昨夜没睡踏实,这会儿还未醒,殿下可否晚些时候再来?”
  “此事关系重大,不容耽搁片刻,劳烦徐公公通传。若父皇有所怪罪,孤一力承担,绝不让公公受累。”
  “殿下言重了。”徐公公这方连忙躬身,“既是大事,老奴这就去请陛下。”
  黄金幔帐后,景仁帝睡得过沉,徐公公唤了好几声才使他迷糊睁眼,嘴里骂出一句:“你个老东西……”
  “陛下息怒。”徐公公细声细气地解释,“太子殿下这厢候在外边儿,说有大事要向陛下启奏,不容耽搁。”
  大事……
  景仁帝抬手揉了揉钝痛的额头,沉沉呼出一口气:“他最好是有大事。”
  半个时辰过去,宫人为默坐于外殿的太子新换上一壶茶。李承泰灌饱一肚水,曲着手指在腿上心浮气躁地敲击。
  他人虽安静地坐着,脑中却一直在反复琢磨晏启正那句:“辽王的谋划不止如此,他或许还有其他暗手。”
  李佑煦偷潜入京,定不会只为一个女人这么简单。
  可他的人一直在暗中监视方季恺,那厮自戚离缺全家被害过后称病在家,不见朝中任何人前去探望。
  若李佑煦真有其他谋划,说明他在朝中很可能还安插了其他帮手。
  这个人是谁?
  他们谋划的又是什么?
  李承泰半天摸不着头绪,但心中预感越发糟糕。就在他屏不住要起来踱步时,徐公公手扶景仁帝来到了殿内。
  “扰了父皇休息,儿臣知罪。”李承泰起身,撩开衣袍跪于地上。
  景仁帝就坐于上首,掀目瞧着他,定了一息缓缓张口:“起来近前说你的大事。”
  “是。”
  李承泰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起身上前两步,站定在御前,躬身双手奉上。
  “儿臣是来向父皇揭发辽王李佑煦,勾结前朝余孽,妄图弑兄夺储!”
  一句话铿锵落下,惊得帝王旁侧的徐公公手脚一哆嗦,差点打翻茶碗。他连忙跪地请罪,称要回避,景仁帝无所谓地让他留下。
  “你也是老人了,此种宫廷秘辛你听得还少?”说罢,景仁帝目光沉沉地重新看向他儿子:“折子先放一边,你继续说。”
  李承泰由樱花林行刺说起,至柳氏兄弟惨案、派人追杀柳氏。再至身为替罪羔羊的前刑部员外郎沈锥系沈门弟子,以及屠戮给事中戚离缺满门伪装未失火……
  “桩桩件件的来龙去脉、刑部考证全都在这本奏折上阐明清楚。李佑煦与前朝余孽沈门沆瀣一气,欲弑兄图谋不轨,请父皇下令责办。”
  景仁帝全程静默,越听到后面,凌然的脸上越凝重。
  “你可还有其他证据?”
  “父皇可识得此物?”太子从怀中取出一物,徐公公例行上前接过,捧在手心颤巍巍地转呈陛下。
  景仁帝一瞬不瞬地盯着掌上之物,默了几息才缓缓抬手拿过来。
  玉佩的穗子早已破败,然而绿松石面光泽透亮,上头一个隶书篆刻的“谨”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